惠東今年擬投7億促進林業生態提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3月11日上午,惠東多祝鎮在永和村開展“為多祝添綠為黨旗增輝”義務植樹主題黨日活動。當天,多祝鎮黨員掄鋤挖坑、揮鍬培土、踩土定植……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辛勤勞動,600多棵紅花風鈴木、藍花楹、鳳凰木等小樹苗在永和村的山坡“安家”。

        黨員干部植樹造林只是惠東縣各界共同守護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來到惠東白盆珠安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流連在蓮花山保護區;中華穿山甲更是烏禽嶂的“常住居民”……近年來,惠東縣全面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尤其是林業方面。惠東縣已形成布局合理、類型齊全、功能完備、生態效益顯著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效地保護了該縣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

        2022年,惠東計劃投入7億元專項債券項目申請資金,促進惠東縣林業生態提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主要涉及范和港、考洲洋、稔平半島、西枝江流域的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以及中華穿山甲、海龜、欖李(紅樹林)等生物多樣性保護。

        全縣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4種脊椎動物315種

        惠東蓮花山白盆珠省級自然保護區水庫灣畔,4只中華秋沙鴨正在水中嬉戲,頭頂上的一縷“黑發”十分顯眼。它們時而潛入水中捕食,時而揮舞翅膀,姿態各異。

      中華秋沙鴨來到白盆珠安家。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留下來的古老物種,也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十分挑剔。

        近年來,隨著該保護區不斷加大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到這里棲息的珍稀瀕危動物也越來越多。據了解,近期,蓮花山保護區管理處野生動物監測數據顯示,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明顯上升,如持續發現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和黑鸛。

        蓮花山生態環境的提升,是惠東縣保護生態環境工作的具體體現。據了解,惠東縣原有自然保護地經整合優化后上報給國家林業局的共有14個,包括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古田保護區、蓮花山白盆珠自然保護區等。

        通過多年的保護建設,惠東縣成為自然保護地類別齊全、保護價值較高的地區之一。森林和濕地類自然保護區得到了較好的封育管護,植被明顯恢復,動植物生存環境不斷改善,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4種、脊椎動物315種,屬國家珍稀保護動物38種。近年又在保護區內新發現了國家Ⅰ級和Ⅱ級保護植物紫紋兜蘭、兔耳蘭、深圳擬蘭和全唇孟蘭等5種。

        接下來,惠東縣將繼續加大投入,一方面通過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強管護。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好招樓濕地公園、黑排角自然地質公園、雙月灣風景名勝區申報建立自然保護地工作,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2022年計劃投入7億元專項債券項目申請資金,促進惠東縣林業生態提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中華穿山甲已成烏禽嶂的“常住居民”。

        稔平半島之心打造萬畝紅樹林

        海洋生態也因為一個林的存在得到了有效改善,比如說紅樹林。

        惠東縣作為廣東省六大海洋大縣之一,海岸線長218.3公里,占我市海岸線總長的77.5%,沿海灘涂面積4萬畝。惠東縣一直高度重視考洲洋和范和港的生態保護修復,于本世紀初建立了紅樹林市級保護區,制訂了《惠東縣考洲洋紅樹林保護和發展規劃》。規劃出臺后,惠東縣政府和各相關部門不斷通過項目建設,推進紅樹林保護發展規劃實施。

        未來,惠東將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財政部、國家林業局《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財辦資環〔2021〕64號),強化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統籌好招樓濕地公園建設、考洲洋萬畝紅樹林打造、“紅樹林原生樹種欖李保育工程”等建設,在稔平半島之心打造萬畝紅樹林,計劃新增紅樹林種植2500畝(主要是退塘還林),修復紅樹林1200畝,保護和修復紅樹林稀有品種欖李1000畝,并加快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建設,完善基礎設施,使紅樹林管理工作走上軌道。

        同時,成立專門的濕地保護管理協調機構或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各部門溝通,協調各部門關系,做到科學合理開發濕地資源。大力開展退塘還林、退墉還濕,用于種植紅樹林。不斷總結紅樹林造林經驗,提高紅樹林造林質量,同時,加強管護,鞏固紅樹林造林成果。加大執法和宣傳力度,嚴厲打擊破壞紅樹林的違法行為。通過紅樹林修復工程和加強管護,建立穩定的區域濕地生態安全網絡格局,改善水鳥等珍稀動物的生存環境,優化海洋生態環境。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通訊員黃文青 葉衍達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