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飲水不再難了。”“是啊!閑時還可以在文化廣場跳舞、散步”……冬日暖陽下,惠東縣白花鎮南龍村燕門村民小組文化廣場內,村民們開心地嘮家常。
在南龍村黨總支部的努力下,該村9個村民小組都通了自來水,并打深水井安裝了自來水管,有效解決該村燕門片區的飲水難問題。鄉村要振興,產業要興旺。南龍村黨總支部活用該村現有資源,把村里零散的土地收歸集體,統一整合出租,引進特色農業,把培育發展特色種植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條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之路。去年以來,該村黨總支部還修建了兩個小公園,村民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幸福感穩步提升。
村民在燕門片文化廣場打籃球。
解民憂
尋找新水源解決村民飲水問題
據介紹,南龍村位于惠東縣白花鎮南部,離白花圩鎮20公里。村里坡地、林地面積多,共約15450畝,耕地面積少,只有1300畝。因此,長久以來,大多村民都選擇外出打工,僅少數村民在村里種植農產品、養殖家禽等。
如今,南龍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村集體經濟翻了一番。而這一切的改變,得益于該村黨總支部的帶領。南龍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溫文輝介紹,該村黨總支部下設2個黨支部,共有57名黨員。
溫文輝說,南龍村黨總支部對各項工作任務實行責任到人,每人負責相應區域的工作推進,對于工作遇到的重點問題,則“兩委”班子一起協商解決,做到“分工不分家”。同時,號召村“兩委”干部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老干部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形成合力共事的良好局面。
另外,村干部主動融入到群眾中去,和群眾打成一片。每周召開一次村“兩委”干部工作會議,要求每個村干部都要匯報自己主管的工作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于重點問題,“兩委”班子一起協商,逐一研判解決。
“我們一直把村民的事放在首位,多聽民意、多解民意。我們對收集的這些民生實事進行研判,努力讓村民想做的一些事落地。”溫文輝說,近年來,在該村黨總支部的努力下,在所有村道安裝了路燈,部分村道兩旁種植了綠化樹,村道的出入口安裝了視頻監控。此外,在段尾橋至燕門路口村道加裝了25盞路燈,消除群眾出行安全隱患。
過去,南龍村每逢旱季,人們都要發愁飲水問題。南龍村燕門片林屋、禾新、茶坪村民小組居住了約500人,一直以來村民們生產、生活用水皆來自于山泉水及地下水。去年以來持續干旱少雨,水井枯竭無水可用,造成村民飲水困難。南龍村黨總支部自收到群眾反饋以來,多次實地考察,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因地制宜尋找新的水源地,加裝水管,解決了燕門片3個村民小組的飲水難題。
柑橘園。
促發展
整合零散土地提高使用率
村民日子過得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村民的錢袋子。為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南龍村黨總支部利用該村土地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溫文輝介紹,該村黨總支部首先是把村里零散的土地收歸集體,統一整合出租。“這樣就避免了由于村民外出打工而土地丟荒沒有產出,或者只有老人在耕作產出不高的現狀。”村民小組統一管理、統一出租,然后再把這些租金分給村民,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
溫文輝介紹,在出租土地的基礎上,該村著力打造南龍村“一村一品”綠色生態富硒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目前,該村有3個柑橘園約4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50畝以及葡萄種植園等。
“前幾年過來考察,村里很歡迎我來投資,提供了很多便利。”葡萄種植園園主阮光健來自福建,前幾年,他來到南龍村考察,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靠近旅游區的地理優勢,讓他決定在這里扎根建種植基地,之后租下400畝土地培育發展特色種植業。
節假日,園內沉甸甸的葡萄吸引了不少周邊城市游客前來采摘游玩。此外,葡萄種植園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我經常來葡萄園或其他農業園幫忙,給家里增加收入。”南龍村村民黃阿姨開心地說。
溫文輝介紹,通過該村黨總支部的努力,還引進了惠州市金諾生命農業有限公司,在村里開發種植各種新、奇、特的生態富硒吊瓜、草莓、黃瓜、番茄等,并建成采摘區和產品展示廳,可供游客休閑娛樂及自由采摘。未來,該項目將往高端農業項目方向運作,并配合村里“一村一品”工程,把當地打造成花園式居住地。
燕門水庫。
辦實事
建成兩個文化廣場3個“四小園”
經過多年發展,困擾村民的一些困難問題、發展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在該基礎上,提升村民生活質量,也提上了該村黨總支部的日程。
溫文輝介紹,在上級各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該村多渠道籌集資金約150萬元,改造了村中3座橋梁。同時,建造了2個文化廣場、3個“四小園”,購置了一批健身器材及跳舞機,豐富了村民的娛樂生活。“通過這些民生實事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村黨總支部的團結力量,接下來將繼續扎實做好民生實事,把群眾冷暖系心間。”白花鎮南龍村婦女主任羅碧蟬說。
在村莊人居環境改善方面,南龍村黨總支部制定了村保潔工作制度,要求村干部包片、黨員包戶,黨員干部帶頭干,由保潔員每天對“六邊一區域”進行清掃保潔,村“兩委”干部堅持每周三動員群眾一起參與環境衛生清潔行動,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干部每季度開展“門前三包”管理示范戶星級評比。
“碰到有些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們都會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想盡辦法轉變其思想觀念,極大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溫文輝說。如今,全面完成了全村9個村民小組房前屋后衛生、家畜圈養、小菜園整治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藍斐菲 蔡偉健 通訊員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