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寨瀑布。
編者按
為展現惠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舉措及新時代新農村的嶄新面貌、獨特魅力,今日起,《惠州日報·惠東視點》開設“鄉村映像”專欄,推出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惠東縣多祝鎮永和村位于該鎮南面,距離圩鎮約5公里,全村人口有520戶2400多人,面積44平方公里,下轄白水、六聯、橫嶺、何坑等10個村民小組,村民以農業種植為主。
永和村風光優美。
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多祝圩鎮驅車進入永和村,一路上村道迂回,穿山過坳,一段路程過后,驟見山峰疊嶂,疑為窮途,待再走一段,竟見炊煙裊裊,阡陌交通,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記述,竟與記者踏入永和村的感受如出一轍。
永和村呈現原始混交林狀態,風光秀麗。村周圍樹木婆娑,綠茵遍布,與村中的果樹、水稻和屋舍巧妙融合,如詩如畫。該村有一處瀑布謂白水寨瀑布,瀑布周圍山上古樹參天,怪石嶙峋,瀑布從山頂飛流直下,水石相激,或為霧狀,或為點狀,十分壯觀。瀑布在經過一番壯美“表演”后,匯聚到山底下,形成清澈見底的水潭。從高處看,水潭好似一面明鏡,再近點看,可見水底下怪石重疊,魚蝦嬉戲。
永和村古樹眾多,遮天蔽日。其中有兩棵古榕樹,樹齡有300多年,兩樹緊緊抱在一起,猶如兩個熱戀的情人,村民因此稱之為鴛鴦樹。
永和村樹木婆娑,滿眼綠色。
革命時期捐糧捐物
永和村還是一個革命老區。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利用該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一度在此隱秘進行革命活動,當地村民極力支持擁護革命隊伍,紛紛提供番薯、芋頭等糧食,許多村民還積極加入革命隊伍,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據當地村民回憶,1946年5月,東江縱隊的鄧金和黃秉在該村簽署發出“公函”,發動群眾捐糧、捐物,作為部隊北撤的糧餉。村民林觀發看到“公函”后,毫不猶豫將全家節儉下來的75公斤大米借給了部隊,家里只留下一些雜糧。東江縱隊領導贊揚林觀發的愛國精神,在與林觀發握別時,還開具了一張借糧收據(150斤),并叮囑他保存好收據。這張借糧收據林家一直保存著。2007年2月,惠東縣委組織部、黨史研究室及民政等部門領導專程到林家慰問,并送上慰問金。
山多且高是永和村的真實寫照,村中高山有牛皮嶂、泥尖筆山及禾鐮石山等,海拔均約1300米,大山嶂撫育了一代代村民,并留下寶貴的財富。在禾鐮石山一帶,生長著年份久遠的仙人茶,仙人茶物以稀為貴,當地村民便利用當地特有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仙人茶產業,許多村民通過種植仙人茶逐漸走上奔康致富的道路。
除此之外,永和村利用當地瀑布等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并在有關企業支持下建起民宿,目前36套民宿已經建好,近期可投入使用,屆時,可容納200名游客入住。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黃少卿 通訊員葉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