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鎮開始探索公共空間的更多表現形式。如果把公園理解為一種空間形式,那么“公園式社區”“公園式商業”“公園式廣場”開始讓城鎮擁有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半城半鄉的馬安鎮,是市區的“東大門”。在“百千萬工程”的東風吹拂下,今年來,隨著第二批省級典型鎮培育工作的展開,我們總能在轉角處“遇見”美好綠意,如鎮政府門口占地1.2萬平方米的綠美生態小公園,惠州大道入馬安地界的地標口袋公園,新樓、龍塘、水貝等典型村里也紛紛“冒”出了入村小公園、濕地小公園……
據了解,這兩年,馬安鎮積極引導建筑業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特別是今年來緊抓重點建筑業央企助力鎮村建設契機,通過“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下稱“建管用”模式),推動“央企+國企+地企”各方資源聯動,有效引入社會資本共建共管綠美公園,既解決了項目資金難題,又盤活了城鎮鄉村閑置地塊資源,著力打造出門見綠、沿線有景的宜居城鎮、美麗鄉村,讓群眾更便利地享受更好更完善的公園文體生活。
“建管用”并重,馬安首個綜合文體場館即將啟用
透過公園,我們總能見人見城鎮見生活。
馬安新湖、群樂社區是城鄉人流密集區域,新建住宅小區較多,城鎮人口持續增長,周邊社區常住人口近3萬人;群眾文體運動氛圍濃厚。但因是新興區域,公園建設和文體配套還不能滿足群眾需求。而在馬安鎮政府前,就有塊1.2萬平方米大的空置地,雜草叢生、荒廢多年。
在閑置的荒地上建個公園,這就跟群眾的需求完美匹配上了。公園結合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要求,融合全民健身、綠美生態概念,其中綠美公園約7700平方米(含小公園、小廣場、小球場),打造為“活力馬安的綠色門廳”。
其中,將建成馬安首個綜合性文體場館,為室內鋼結構運動館,場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共兩層,總建筑面積約6600平方米。
場館一層設羽毛球場15個,標準籃球場2個,健身及康復中心1個,乒乓球臺數張,并計劃預留鄉村振興展銷展示區域。第二層設置舞蹈、瑜伽及辦公功能場地等。
但公園怎能一建了之,建公園的錢從哪里來?后續管護又該如何持續?
建好公園,更要用好管好公園。為此,馬安鎮通過“公益+商業”模式,與建筑業企業開展鎮企合作,由企業建設運營運動場館,并負責公共休閑綠地、戶外運動區域的提升建設及后期維護管養,實現“投建營”一體化。
“場館就在惠州大道邊上,通達市區中心區。周邊的城市住宅區、鄉村的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籃球、羽毛球運動需求旺盛,附近有在校近2萬名初高中、大專院校學生。建在公園里的文體場館,可以滿足大家全天候的運動需求。”公園承建方有關負責人鐘國鋒介紹說。
在運營方面,建設、運營方有關負責人鄧玉強介紹說,場館計劃年底開始運營,下來,可以通過文體培訓、文體賽事、文體拓展等,延伸發展馬安文體產業。將體現全年齡友好,讓少年兒童、中青年、老年人群均能在此處參與體育活動、進行體育消費,積極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未來,體育場館結合“公益+商業”運營模式,在正常市場化運營滿足周邊社區人群需求外,積極承接市、區專業體育賽事,開設體育俱樂部、青年夜校、職工團課等。結合“百千萬工程”實施,還將發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深入開展鄉村青少年公益體育賽事,舉辦公益性鄉村兒童冬夏令營、工業區職工子女興趣班等,激活體育事業產業一池春水。
現在,馬安鎮政府前,原本雜草叢生的空置地已基本建成戶外小廣場、籃球場、健身設施場地、休閑綠地和人行路徑,兒童友好公園設施已安裝完畢。預計12月,綜合性運動場館試運營后,將形成內外結合的全年齡友好型功能場地。屆時,“活力馬安的綠色門廳”將更好回應周邊社區居民對更高水平公共文體設施的需求,提供一個綠美宜人的休閑好去處。
口袋公園點亮入鎮第一印象,激發更多鄉村綠美流量經濟
越來越多的綠美,在馬安街頭巷尾、鄉村田園中呈現,綠樹鮮花錯落有致的口袋公園,不僅讓市民游客的視野極度舒適,也不斷開發出綠美的文旅流量。
在車流最為密集的惠州大道與新樂路十字路口一側住宅小區臨街,是馬安美麗鄉鎮入口通道。
馬安利用小區臨街空置地,在原規劃綠色廊道基礎上(總面積約6000平米),由政府負責其中一角的提升建設(含鎮標、人行路徑、綠化亮化建設等),由該小區負責綠廊其余建設和后續管養。由此,點亮“智造高地、活力馬安”的入鎮第一印象,又能以小投入撬動大變化、實現入口通道形象整體提質升級。
“目前,我們正在惠州東互通橋下、圩鎮主街泰安路西段入口打造新的口袋公園,讓更多綠美點綴馬安城鎮發展。”
再走入鄉村,看綠美新變化。
在三面環水的水貝村,西枝江、淡水河圍繞,如一座“半島”深入馬安腹地,自然風光極佳。
作為惠城區馬安鎮“都市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節點之一的水貝露營公園,臨靠西枝江,位于水貝頂嶺位置,臨江視野開闊,土地平整,目前公園完成露營地、停車場等建設,完善水電雙通、綠化等建設,正在開展招商工作。屆時,將形成惠城區都市近郊又一個鄉村網紅打卡點,滿足周邊區域以附近市區的踏青游玩需求,引入新一輪的鄉村流量,預計可產生村集體經濟收入約30萬元/年。
“光露營產業還不夠,與露營公園一堤(永良圍)之隔,我們已引入了水貝踏青馬術俱樂部項目。”水貝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馬術俱樂部依托水貝村500畝草原灘涂,提供近在咫尺的灣區“小阿勒泰”體驗,并開設專業馬術課程。試營業以來吸引了大量灣區專業馬術愛好者以及向往自然和戶外運動的游客。“現在,俱樂部正計劃建設更完備的游客服務中心、休閑活動場地,并增加馬匹,以此提升接待能力和游客體驗。”
目前,永良圍也已全面完成堤圍路“白改黑”,水貝村計劃充分用好天然的綠美資源,打造集馬術、露營、騎行、釣魚、燒烤、采摘為一體的戶外游玩區,并進一步開發鄉食鄉宿配套,讓其為典型村建設發展“靚顏增值”。
惠報全媒體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龍明洪 通訊員陸宇瓊 黃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