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強區活鎮興村! 建設現代化一流中心區

        

      橫瀝鎮墨園村鄉村游火爆。這是游客在墨園村乘坐稻田小火車開心游玩。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劉紅蘭 攝

        蘆洲鎮舉辦李子節,打響農旅融合品牌。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特約通訊員廖詠琳 攝

        通過抓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帶動縣域經濟整體提升;各典型鎮村和重點提升鎮村大力開展環境整治、風貌提升、打造亮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鄉賢等社會力量大力支持,綠美惠城建設持續推進,一片片“桑梓林”“青年林”“巾幗林”等主題林生機勃勃挺立在惠城大地……

        今年以來,惠城區將“百千萬工程”作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把建設“四個惠城”、現代化一流中心區的任務要求與“百千萬工程”有機融合,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動全區“百千萬工程”再加力再提速。惠城區接續和鞏固去年在機制運行、縣域經濟、圩鎮建設、農污治理、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推進強區活鎮興村,各項工作在新一年開局中取得新成效。今年第一季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

        硬核支撐

        加速園區發展做強縣域經濟

        發展是第一要務,實施“百千萬工程”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上,惠城區堅持把園區作為帶動產業提質增效、做強縣域經濟的“硬核支撐”,走集群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帶動縣域經濟整體提升。

        在抓產業發展方面,今年1~2月,山寶、精工2宗項目完成供地摘牌,推動宏天、創鋒2宗項目開工建設,山頓電子、恒燊科技等73家企業簽約入駐工業平臺,搏浪高新復合材料、力王高科電子等9宗項目入庫納統;在抓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計劃投資28億元大力實施鹿崗片區、水口民營工業園、中韓(惠州)產業園馬安南園等37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抓公共配套方面,加快推動東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江灣文體中心、下良產業配套服務基地等建設;在交通建設方面,為推動惠城高新區加快構建“外聯內通”的交通路網,著力打通園區道路網絡,全面提升產業園內外交通發展環境,讓產業園快速融入全市交通發展軸,實現中心區、重要景區、產業園區和北部山區之間速聯、速通、速達。

        惠城高新區現已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主攻手,為惠城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回望過去,惠城高新區發展交出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2023年在惠州市千億級園區評價中榮獲總分第一名,獲評省五星級服務園區、省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2024年賡續奮斗,一季度,全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74億元,同比增長76.35%。喜訊頻傳,今年3月,惠城高新區獲評粵港澳大灣區“最佳經濟功能區”。

        錨定目標不放松,狠抓落實不松勁。今年,惠城高新區堅持“項目為王”,加強與區投促中心溝通協調,進一步大招商、招大商、招優商,加快引進一批極具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同時,依托龍頭企業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招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園區,強鏈補鏈,提升園區產業質量。圍繞鞏固擦亮“省五星級服務園區”金字招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益企服務”,構建“15分鐘服務圈”,實現“便捷辦”“就近辦”。作為近年來新成立的園區,惠城高新區以強勁的新生力量,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園區面貌日新月異。

        對標找差

        力爭所有鎮村邁進典型行列

        自被列入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以來,汝湖鎮緊緊圍繞上級部署,以“七仙汝湖、玉米飄香”為定位,發揮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謀劃實施多個項目,做好圩鎮建設、特色優勢產業融合、黨群共謀發展文章,全力推進典型鎮培育工作。該鎮東亞村作為全區首批7個省級典型村之一,通過實施舊村改造引進文旅項目,帶旺人氣,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

        惠城區按照“抓兩頭、促中間”促進鎮村建設工作思路,對6個鎮(街)和35個村進行全面提升。該區持續鞏固汝湖鎮省級典型鎮培育成果,進一步優化項目庫建設,推進連接市區的東江漫道、體育公園、新農貿市場等項目加緊施工;加快推進馬安、三棟、小金口、水口、河南岸等鎮(街)提級換貌,圍繞“七個一”建設要求實施美麗圩鎮建設,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加強圩鎮環境衛生常態化巡查和管控。同時,堅決抓好“馬路經濟”整治,重點開展惠大高速沿線廣告牌、垃圾清理整治,加強和完善監管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市容美觀度,讓道路更安全、生活更方便。

        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百千萬工程”的一個重要抓手。今年一季度,全區組織開展以村為單位的整治行動1399場次,發動群眾25571人次,清理亂堆亂放、亂倒亂排2.5萬余處,整改提升公廁管護40座,清拆亂搭建317處,拆除危廢棄泥磚房157處、10453平方米。與此同時,全面開展新一輪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做好農房外立面、屋頂“小披檐”改造,形成連線成片示范帶動效應。截至目前,全區共完成農房風貌管控提升689棟,完工率54.1%。

        人居環境的“細梳妝”,換來村莊不斷刷新的“顏值”。基礎設施建好了,環境變美了,鄉村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如橫瀝墨園村、汝湖東亞村、江南七聯村、三棟鹿頸村、馬安新樓村等,近年來這些美麗鄉村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帶旺了村里的農產品銷售、農家樂等,促進了村民增收,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接下來,惠城區將以首批(1+7)典型鎮村培育經驗為參照,對標找差、補齊短板,促進全區鎮村實現整體提升,推動后進變先進,力爭所有鎮村都邁進典型行列。

        綠美惠城

        評選10個“最美植綠集體”100名“最美植綠人”

        開春以來,惠城區掀起綠美生態建設熱潮,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參與,鄉賢和志愿者等積極認捐認種,在鄉野、荒地、村道邊種下一片片“黨建林”“青年林”“巾幗林”等主題林,一抹抹動人的綠色將惠城大地裝扮得更加生機盎然。

        綠美生態建設是“百千萬工程”的一項重點任務。為進一步推動全區綠起來、美起來,營造全民植綠、護綠、愛綠氛圍,共建綠美惠城,圍繞“科學植綠、見縫插綠、應綠盡綠”要求,惠城區積極指導鎮村科學制訂綠美時間表和施工圖,確保綠美工作有序推進。

        該區強化資金保障和技術指導,為每個鎮(街)配備1名專業林業技術員,開展鄉村綠美規劃、苗木選種工作。推動各鎮村建立常態化綠化管護機制,結合現有鎮、村、組三級組織體系,組建黨員先鋒隊、綠化管護隊等管護隊伍,如汝湖鎮聯合惠州學院探索成立“專家+技術員+黨員+大學生”服務團隊,定期開展宣傳入戶、技術培訓、現場教學等巡回指導。在植綠的同時突出由“綠”到“美”的提升,對缺乏管理的托管地、閑置的村集體土地、城市口袋公園等地塊開展綠化美化提升,如水口街道的湖濱公園經過美化提升后,從一個破舊的村級公園變成環境優美的生態公園。

        此外,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組織各鎮村召開鄉賢座談會、返鄉大學生座談會,發出綠美倡議,動員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綠美惠城建設工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題林。同時,推動黨員群眾主動認領認養苗木,認領“黨員責任區”,形成綠美惠城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據悉,今年一季度,全區共種植苗木97706株(其中喬木39647株、灌木58059株),草皮51187平方米,合計綠化面積約781畝;7個省級典型村于春節前全部完成1000株植綠任務;完成12公里綠美通道品質提升工作,建設綠美古樹鄉村1個。

        接下來,惠城區將夯實鞏固綠美工作成果,常態化推動植綠增綠,落實“領導干部包抓、黨員群眾包干”區域管護責任,建立健全網格化管護機制,對新種苗木存活率進行考核,將綠化管護資金以考核后獎補的形式下撥至各村(社區)。該區將評選10個“最美植綠集體”和100名“最美植綠人”,聯合慈善總會發動“我為惠城添新綠”認捐等活動,積極營造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氛圍。

        改革創新

        美麗鄉村走上專業化運營富強新路

        觀賞古建筑群、小館“圍爐煮茶”、果園采摘蔬果、親子農耕體驗、相聚咖啡營地、坐上稻田小火車、休憩在古樹農莊、品嘗客家菜……經過改造后的橫瀝鎮墨園村,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藝術氣息于一體,讓眾多游客流連忘返。

        在實施“百千萬工程”中,惠城區聚焦縣域產業發展、鎮村建設、民生實事項目,謀劃實施新一輪“集成式”改革,不斷激發鎮村發展活力。

        該區以汝湖鎮和墨園村分別作為鎮級、村級試點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結合生態修復、風貌提升、文化保護等,高標準開展規劃設計,探索特色發展路徑,目前已編制形成實施方案。同時,大力推動社會企業、金融資源下沉鎮村,探索建立“百千萬工程”鎮村幫扶信息平臺,以數字信息化方式搭建一個開放式要素流通平臺,打通鎮村與企業、金融機構溝通對接的渠道,目前平臺已完成系統搭建與前期測試工作。

        此外,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鼓勵強村公司與社會企業開展多形式合作。3月20日,惠城區“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推進會暨鄉村運營動員大會在墨園村舉行,旨在總結首批典型鎮村培育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加快推動“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更好為“百千萬工程”探索惠城路徑、提供惠城示范。當天,墨園強村合伙人計劃正式發布,墨園強村文旅公司與8家強村合伙人企業集中簽約,共同運營村文旅項目,開發稻田小火車、稻田咖啡等鄉村游項目。這意味著,惠城將有更多美麗鄉村走上鄉村專業化運營的富強新路。據介紹,春節期間,墨園村接待游客20萬人次,帶動村集體增收20萬元、村民增收約200萬元;“五一”期間接待了大批周邊游客,展現了鄉村游新活力。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惠城將發揚典型村首創精神,向改革要動力,重點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等方面多出點子、多謀實招,進一步盤活村集體資源,進行連片統籌規劃建設管理,通過思想破冰、改革破題推動發展破局。推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助農體系

        全力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

        在橫瀝鎮蔗埔村和新榮村的惠州供銷(橫瀝)水稻農場里,1200多畝水稻長勢良好,放眼望去,綠油油一片。設在稻田邊上的橫瀝鎮供銷合作社農產品綜合服務站,不僅協同村集體整村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訂單農業,還為農戶提供種子種苗、生產托管、收購加工、產銷對接等服務,是密切聯結農戶生產生活的窗口,也是服務適度規模經營的前沿陣地。

        目前,通過依托供銷合作社系統和服務站開展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惠城區供銷合作聯社已開展水稻示范種植150畝,水稻全程托管3500畝,統防統治19000畝次,農機作業23850畝次,培訓農技人員1000人次,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去年以來,惠城區緊緊圍繞“三農”工作大局和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結合“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持續深化供銷綜合改革,著力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全力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切實推動供銷綜合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和保障糧食安全落地見效。

        當前,惠城區供銷合作聯社正在加強助農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電商服務平臺數字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時,積極參與推進廣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惠州市惠城區子平臺建設,優化渠道布局,盡可能地減少中間環節,最終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直供配送模式。“隨著‘數字供銷’試點建設加快推進,相信會更好地助力蔗埔村青檸等農產品的銷售。”橫瀝供銷合作社主任余永娟說。

        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區供銷社在蘆洲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設立扶貧專柜,集中推介、展示、銷售山區、困難家庭生產的特色農產品,累計銷售農特產品9.45萬元;設立惠城區供銷社消費扶貧展示館,在位于市區江北的惠州市禮里貿易有限公司設立了扶貧展示館,幫扶銷售貴州冊亨縣農產品62.79萬元。

        在打造村社融合示范點方面,今年在蘆洲鎮蘆村村建設蘆洲鎮供銷合作社農產品綜合服務站,緊緊圍繞“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工程,打造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相融合,涵蓋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的農產品綜合服務站,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打造村社聯合示范鎮。服務站將為小農戶提供公共型全產業鏈農業社會化服務,著力解決農戶的切實需求問題。

        本版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特約通訊員周文媚 通訊員肖游 李雪英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