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區民政局實施“三項改革”“六大行動”
年內完成500戶特困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日前,惠城區民政局召開2024年全區民政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2023年全區民政工作,分析形勢,部署2024年民政重點任務。記者從會議獲悉,今年,惠城將切實抓好鄉村地名服務示范鎮建設、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試點建設、創新型養老社區試點建設等3項改革試點任務,提供可復制、可推廣、惠民生、促發展的“惠城經驗”。
優質的社區養老服務提升家門口的幸福感。這是金山城小區長者之家老人開展康樂活動。
成績
“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全國推廣宣傳
2023年,全區民政系統緊扣中心大局、扎實履職盡責、積極擔當作為,黨的全面領導更加有力,民生兜底保障更加堅實,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有效,基本社會服務更加優質,事業發展屏障更加鞏固,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惠城成功舉辦騰訊公益數字人才開放計劃“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大會,獲得中華慈善總會、省、市、區高度認可。
其中,“惠城經驗”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分享、推廣宣傳。惠城被列入中華慈善總會、廣東省慈善總會“幸福家園”工程“雙區”示范區,制定了區域慈善“八有”標準和村社落地“六個一”標準,共建示范村社20個、共建社會組織10個、共建愛心企業30個。
同時,聚焦“慈善+互聯網”。參與“首屆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幸福家園專場暨“99騰訊公益日”活動,籌集善款140多萬元,設立了未成年人保護、消防救援、中西部協作等18個慈善子基金,從“傳統慈善”向“數字慈善”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聚焦惠民有感,交出了可感可及的“民生新答卷”。共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兩殘補貼”、老年人福利等各類補貼補助1.6億元。2.56萬名城鄉低保、特困對象、孤困兒童、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在江南街道祝屋巷、馬安鎮新樓村、蘆洲鎮蘆村村打造“一站式”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示范點,兜住群眾“家門口”的幸福。
積極開拓進取,交出了爭先進位的“發展新答卷”。創新“1334”黨建品牌,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圍繞“百千萬工程”“百團千企工程”“鵲橋工程”三大工程,依托紅色講堂、研學基地、坤悅讀享會三個陣地,實現學習提升、人才提升、服務提升、發展提升,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計劃
開展“幸福頤養”“惠享樂齡”等六大行動
會議強調,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民政機構改革的特殊之年,要奮力譜寫惠城民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會議明確,以“1365”工作思路謀新篇開新局。即堅持“一條主線”,把黨的建設貫穿民政工作全過程;守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安全生產底線、意識形態風險領域底線等“三條底線”;開展“六大行動”;抓好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服務能力建設、民政法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等“五項強化”建設。
其中,值得“劃重點”的是開展“六大行動”:
開展“幸福頤養”行動。開展創新型養老社區示范點和示范性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強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場地保障,推動鎮(街)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不低于80%;完成500戶特困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推進適老化產品普及。全面實現鎮(街)幸福食堂(長者飯堂)全覆蓋。推進區綜合福利院三期建設,提升惠城兜底保障養老機構服務品質。
開展“惠享樂齡”行動。以養老服務業“一業帶百業”促進銀發經濟發展,推動“幸福家園惠享樂齡——公益普惠型居家社區智慧養老”民生品牌項目,開展城鄉融合村社互助、百團聯百村行動,助推“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共建幸福家園。
開展“惠好少年”行動。以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為陣地,以“守護花蕾·惠好少年”公益慈善項目為依托,以“惠城區未成年人保護專項基金”為平臺,助力未成年人保護公益事業高質量發展。
開展“共建共治”行動。聚焦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推動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提質升級。不斷推動“雙百工程”和慈善事業、志愿服務協同發展,提升“雙百工程”品牌質量,培育13個標桿社工站。推動“一站式”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示范點建設,優化城鄉社區居民公共服務供給。
開展“慈善空間”行動。推進慈善超市示范點建設,不斷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增強慈善組織透明度和社會公信力。探索“慈善+”模式,將“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打造成為惠城助力鄉村振興慈善品牌。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村(社區)建設1~2個社區基金。
開展“精康融合”行動。持續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不斷滿足精神障礙康復患者及家庭多層次、多樣化社區康復服務需求,完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服務示范點建設。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藍潔 黃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