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橋東“濃香餅屋”蛋散糖環(huán)制作技藝獲評區(qū)級非遺

      原標題:

      20多年堅持手工制作蛋散
      橋東街道“濃香餅屋”蛋散糖環(huán)制作技藝獲評區(qū)級非遺

        春節(jié)將至,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說起惠州人小時候的“年味”,必然少不了蛋散、糖環(huán)、角仔這一類傳統(tǒng)客家小吃。在惠城區(qū)橋東街道老街小巷里,有一家開了20多年的傳統(tǒng)餅屋“濃香餅屋”,他們家的蛋散、糖環(huán)制作技藝在2023年被列入惠城區(qū)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家餅屋的傳承人鄧慧玲堅持純手工制作蛋散,通過更換升級產品包裝,申請非遺保護,讓制作蛋散的工藝得以傳承。

      炸蛋散。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葉文青 攝

        昔日手藝為生計,今日守藝傳匠心

        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濃香餅屋”店面空間不大、裝潢簡單,除了手工坊位置,前臺就剩下一個玻璃展柜。很多老顧客來了幾包甚至幾十包地打包帶走。

        “蛋散”名字從何而起?“相傳以前,窮人家沒錢買餡料,就把面團壓扁,加鹽、糖、雞蛋,下油鍋炸成酥酥的小面片。新年招待親戚朋友,當被問起時,制作人就說有雞蛋,又酥脆得像散了架一樣,就叫蛋散吧。”鄧慧玲說。后來,人們改良了小面片,加了黑芝麻、南乳等配料,在中間切一刀,將面皮一邊穿過中間洞,再翻轉過來,做成蝴蝶結樣,寓意來年紅紅火火。

        下午一點開始,餅屋的手工坊便忙碌起來,鄧慧玲一家?guī)资耆缫蝗眨瑘猿质止ぶ谱鞯吧ⅰ?

        鄧慧玲介紹,她家的蛋散始創(chuàng)于1910年,起初由糕點師傅黃水銀自創(chuàng),師徒相傳第二代陳勝和第三代楊炳坤。后來,鄧慧玲的外婆何露妹(第四代傳承人)和媽媽葉惠濃(第五代傳承人)進入當時的糖果廠工作,跟隨師傅楊炳坤學習制作各種糖餅類制品。

        “上世紀90年代初,國營企業(yè)改革,糖果廠關閉。政府對下崗工人采取幫扶政策,鼓勵下崗工人創(chuàng)業(yè)或再就業(yè),我的母親和外婆重操舊業(yè),開了現(xiàn)在的濃香餅屋,還聘請了兩位原來廠里的師傅,一起制作蛋散、糖環(huán)、中秋手工月餅等傳統(tǒng)美食,把手工制作工藝延續(xù)至今。”

        前幾年,母親和老同事相繼退休,鄧慧玲接手這份手藝。現(xiàn)在,餅屋不僅春節(jié)前做糖環(huán)、蛋散、油角等,還開拓了更多零食品類,例如小桃酥、雞仔餅和傳統(tǒng)的婚嫁禮餅等。

        升級產品包裝,參加非遺展銷會

        隨著各種零食和西式糕點的出現(xiàn),如何將蛋散手工藝傳承、推廣,讓新生代了解惠州傳統(tǒng)小吃制作工藝,是鄧慧玲面臨的新“課題”。

        對此,鄧慧玲想到的第一個辦法便是升級產品包裝,打造自身品牌,針對新春佳節(jié),推出禮盒套裝,迎合消費者需求。“申報非遺是傳承保護蛋散制作工藝的關鍵一環(huán),并且還能提高蛋散小吃的知名度。”鄧慧玲說。

        鄧慧玲還積極參加各類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民俗活動展銷會,推介蛋散小吃。去年,她參加了“2023年惠州市非遺嘉年華”“荔枝·蟬鳴集市”等展會,讓蛋散從手工作坊里“走”到了年輕群體面前。蛋散受到了許多自媒體博主、傳統(tǒng)媒體的關注,進一步推廣了蛋散手工制作技藝。

        接下來,鄧慧玲將以“非遺進校園”或“惠州文化研學”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或讓孩子們親手體驗蛋散的制作技藝,讓新生代了解傳統(tǒng)客家小吃,延續(xù)蛋散制作工藝,傳承非遺文化。

        惠州日報記者葉文青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