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南國之珍果。進入夏季,惠州大地的荔枝開始掛果。巧合的是,惠州中心區——惠城區范圍內最古老的一級古樹是一棵荔枝樹,位于水口街道蓬陵村大陵崗村民小組,已經有670多年歷史。
近日,記者到現場走訪發現,這棵古荔枝樹也已經掛果,準備迎來收成時節。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棵承載著豐富歷史信息的古荔枝樹,已經成為鄉村文化景點。
該古樹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開基祖種下荔枝樹始名“荔果樹下”
水口蓬陵村大陵崗鐘氏祠堂后山,名為“鳳嶺”,巍峨矗立,南麓有一株荔枝樹,軀干挺立,亭亭如蓋。本地人稱之為“禾枝”,為惠州土產。時維初夏,蔥郁的枝頭掛滿綠色小果,再過一個月,荔枝果泛紅,這棵古荔枝樹將迎來又一年豐收。
古荔枝樹依然枝葉依然茂盛,枝頭掛滿果實。
古荔枝樹用圍欄保護,樹身上掛著一塊惠城區人民政府2022年10月印制的“國家古樹保護級別一級”標識牌,上書樹齡“670年”。
從2011年開始,惠城區在全市率先給古樹進行GPS定位。人們通過“廣東古樹名木平臺”可以查看古樹名木,也可以“搜索”樹種或地名,點開地圖上的古樹名木圖標,看到該古樹名木的詳細信息和高清照片。據了解,大陵崗古荔枝樹是惠城范圍內最古老的一級古樹。
由于保護得當,現在還能品嘗到古荔枝的味道。
古樹資源不僅是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也對傳承歷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風情的重要載體。這棵古荔枝樹,記錄著大陵崗鐘氏家族的歷史傳承和延續。
根據村民口述和諜譜記載,這棵荔枝樹由大陵崗村開基祖鐘子良栽種。據2010年編修的《惠陽籍鐘氏“五齡公”脈系源流志》(二)遐齡卷記載,鐘子良原籍紫金南嶺,于元朝、約公元1350年與長兄子高、二兄子智,以鐵匠為業,從紫金南嶺往惠州方向一路南下,沿途逢村開爐,遇廟而居,餐風飲露,含辛茹苦,到了歸善(惠陽)縣境。沿東江河邊來到橫瀝鎮,在老米街租鋪開市,打鐵為業。初時還算紅火,不久便每況愈下,生意暗淡,難以維生。兄弟商量后,為了生計,只好各奔前程。長兄子高遷回紫金南嶺慎田務農,二兄子智在橫瀝舊村丫搭寮養鴨。鐘子良到了水口大陵崗,也以養鴨為生。他在鴨場附近種下了一棵荔枝樹,以祈今后能在此生根、開發結果,并把這個地方命名為“荔果樹下”。隨著時的推移、兒孫的繁茂,此地改稱“大陵崗村”。
古荔枝樹引來不少游客打卡觀賞。
為保護好這棵開基祖栽種的荔枝樹,大陵崗村歷代鐘姓子孫不遺余力。1944年出生的村民鐘永成介紹,1962年旱災,荔枝樹的樹根裸露在外,營養不良,村民將祠堂前風水塘的淤泥挖起,運至后山,為荔枝樹培土施肥。2015年,大陵崗村村民以及周邊的鄉村的鐘子良后裔,紛紛捐款修建荔枝樹圍墻,鞏固山坡和樹根。
在歷代村民的呵護珍視下,這棵古荔枝樹至今仍枝繁葉茂,每年開花結果。因為這棵古樹的“坐鎮”,也常有游客到大陵崗尋幽訪古,叩問古荔枝故事,或樹下乘涼,遐想萬千。
見證惠州悠久的荔枝種植歷史和文化
這棵古荔枝樹,長于東江之畔,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吸收著靈動的氣息,也作證著珍果與文化聯姻。一棵小小的荔枝果,除自身美味,還有什么東西使得它的魅力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中國第一部地區性物產專志、東漢番禺人楊孚撰寫的《異物志》介紹眾多了嶺南風土物產,對荔枝、楊桃、橄欖、龍眼等果樹的形狀、用途和采收方法均有扼要的記載,“荔支為異,多汁,味甘絕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飽食,不可使厭。生時大如雞子,其膚光澤,皮中食;干則焦小,則肌核不如生時奇。四月始熟也。”從楊孚對荔枝的記述可以看出,荔枝作為美味的異果,在嶺南常見,鮮果為佳,且在農歷四月開始成熟。
自此后,歷代文人多有關于荔枝的描述,都不吝溢美之詞,唐段公路《北戶錄》稱,“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支”,劉恂《嶺表錄異》有“荔枝,南中之珍果也”之句,宋人托名晉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狀》也稱“荔枝,甘美多汁,極益人也。”
古樹是一段歷史的忠實見證也是文化的生動記載。
嶺南荔枝中,惠州荔枝也較為出名。1400多年前的南朝,《齊民要術》收錄的竺法真《登羅浮山疏》記述,“荔枝,冬青,夏至日子始熟,六七月可食,甘酸宜人,其細核者謂之焦核,荔枝之最珍者也。”有論者指出,這可能是關于羅浮山乃至惠州荔枝最早的記載。 唐代殷堯藩《送劉禹錫侍卿出刺連州》云“梅花清入羅浮夢,荔子分紅廣海程。”黃滔《寄羅浮山道者》“誰到月明朝禮處,翠巖深鎖荔枝煙。”漫山遍野的荔枝,已經不僅是令人垂涎的水果,還是引人神往的勝景。
北宋紹圣年間,蘇東坡寓惠兩年八個月,經歷了兩個荔枝成熟季。紹圣二年(1095),蘇東坡寫下《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熱情稱贊惠州荔枝“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 第二年夏天,又是荔枝成熟季。紹圣三年(1096)四月,蘇東坡品嘗惠州梌山太守東堂將軍荔,寫下千古名篇《食荔支》:“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他將食荔支的感悟提升至人生志趣,胸次格局之寬廣無人能及,關后世品荔之口。得益于蘇東坡的生花妙筆,嶺南荔枝特別是惠州荔枝,名滿天下。
670歲古荔枝樹今年掛果,即將迎來成熟。
傳承千年的惠州荔枝,成為富民興村、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特色產業。當前,惠州荔枝種植總面積超40萬畝,約占全市水果面積的35%、全省荔枝面積的1/10,以惠陽鎮隆,博羅環羅浮山、公莊,惠東多祝、稔山五處最為集中,具體到惠城區,種植荔枝面積約1.78萬畝,荔枝主要分布在橫瀝、三棟、水口、蘆洲、汝湖、馬安等地。
盛夏降至,不吃惠州荔枝,不要說自己是惠州人,也不要說自己到過嶺南。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吃一顆水口大陵崗村古荔枝樹的荔枝,因為,這極有可能是當年蘇東坡在惠州食荔枝的同款品種。
文圖 惠報全媒體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