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7個鎮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6月底前建成投用

      原標題

      惠城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重點打造“8助”養老服務

      各鎮街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惠城區常住人口約155.88萬人,其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5.9萬人,占比10.2%。也就是說,每10個人里面就有一個老年人。提供更有品質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不僅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更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打造幸福惠城的題中之義。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惠城區民政局實施惠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目前,全區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支點,向社區站點輻射,已建成33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長者服務站、長者之家、長者飯堂等),引入社會化運營服務,在滿足公益性服務需求的基礎上,重點提供助餐、助醫、助樂等“8助”養老服務,拓展家庭照護培訓、醫療康復護理照料等低償服務,促進養老服務供給精準化,將專業服務延伸到老年人床邊、身邊、周邊。

      服務站點建起來,老年人生活樂起來。

        建設

        6個鎮街已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一直以來,區民政局積極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經過充分調研,制定出臺了《惠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未來3年惠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何不同?

        據了解,按照“一中心多站點”原則,惠城區將在每個鎮(街)建設1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在有條件的村(社區)建設長者服務站、長者之家、長者飯堂等。目前,橋東、橋西、江南、河南岸、水口和馬安等6個鎮(街)已完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龍豐、江北、小金口、三棟、汝湖、橫瀝、蘆洲等7個鎮(街)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重新選址建設,計劃在6月底前建成使用。”惠城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新選址建設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由區財政給予補助資金30萬元/家,要求為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布點合理的公有用房。

        鎮(街)有中心,村(居)有服務站。“從今年起,我們會在有條件的村(社區)建設長者服務站,并逐步提高覆蓋率。”該負責人說。

        運營

        分3個片區統籌運營分片治理因地施策

        建設是第一步,運營是關鍵。據介紹,區民政局打破原有分散運營的模式,將統籌管理全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結合各鎮(街)實際情況,按照區域連片服務原則,考慮片區老年人口分布數和站點服務承載力等因素劃分為3個片區,其中第一片區為江北、水口、汝湖、橫瀝、蘆洲;第二片區為橋西、龍豐、江南、小金口;第三片區為橋東、河南岸、三棟、馬安等。

        在統一運營管理中,由區民政局集中采購,委托專業、優質的社會養老服務企業或社會組織進駐運營。每個養老機構或社會組織承接運營一個片區內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村(居)服務站點,運營期間分別給予運營補助經費。

        服務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十類養老服務

        根據《方案》,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可提供十類養老服務內容,包括托養服務、上門服務,以及重點提供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行、助樂、助為、助急等“8助”養老服務。每個中心年服務量應不低于5000人次,具備協調指導村(居)服務站點的功能。村(居)服務站點應提供不少于5項助老服務內容,每個站點年服務量應不低于2000人次。

        運營機構將配備與服務項目相匹配的從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老護理員、社工和其他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老護理員、社工、后勤保障、膳食服務等人員都要求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我們將按照全覆蓋的原則,讓養老服務逐步覆蓋轄區內所有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該負責人說,同時為分散供養特困、低保、高齡“空巢”老年人等困難對象提供無償服務。為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老年人開展“收費合理、保障質量”的低償服務。

        記者走訪

      河南岸:養老服務探索一村(居)一做法

        “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珊瑚樹紅春常在,風波浪里把花開……”日前,記者走進河南岸街道金山城小區,就聽到小區長者之家傳來陣陣歌聲,七八個老人歡聚一堂,這是他們每天快樂的“K歌晨會”。

        “長者之家好啊!我們需要什么康樂活動,這里就舉辦什么,是貼心的‘菜單式’服務。”小區居民溫愛棠今年70歲,是小區有名的“歌王”,能拉二胡愛好唱歌的他,召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一起,開展“K歌晨會”、唱歌教學活動,老有所樂、其樂融融,還吸引了不少其他小區的老人加入其中。

        根據有關調研,“養老不離家”是惠城區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供需是否契合,直接關系到十分之一的惠城區人口。

        “河南岸有城有鄉,常住人口多,為此我們的養老服務探索‘一村(居)一做法’,真正把養老服務供給和老年人需求對接上。”河南岸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主任張惠梅說。

        張惠梅介紹,“一村(居)一做法”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比方說,金山城小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建設長者之家,小區內老人康樂需求高,主打“樂”品牌;石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點低齡退休老人多,組成銀齡志愿服務隊,主打“為”品牌;螺仔湖社區長者服務站就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樓且靠近街道衛生院,結合老人治未病、就醫需求,設立日間照料床位,主打“康”品牌;馬莊村長者需求集中在午間飯堂,探索建設長者飯堂,與村委合作設立“積分制飯卡”,以家風文明作為積分降低老年人就餐費用,推動鄉風文明,主打“惠”品牌。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公建民營’模式運作起來,直接降低了老人的剛性服務費用。比方說,失能老人‘助浴’專業護理,我們就從市場價一次300元降低到130元。”惠州市順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第三片區養老設施運營,其運營總監吳維進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服務的14個養老站點以公益運營為主,主要提供“8助”養老服務。

        據了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公建民營”開展以來,讓更多老人享受到了專業養老服務,如金山城小區就有40個家庭根據需求私人訂制了居家上門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為“銀發經濟”打開了市場。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藍潔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