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建筑糾紛聯調工作機制

      原標題

      馬安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建筑糾紛聯調工作機制
      建筑工地矛盾糾紛聯調中心成立

        “本來以為還要再等一段時間,真沒想到現在就拿到了工錢。”日前,在馬安鎮建筑工地矛盾糾紛聯調中心的調解下,16位農民工終于領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資,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馬安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建筑工地矛盾糾紛聯調中心(以下簡稱“聯調中心”),并以聯調中心為依托,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上積極探索,建立流動黨員管理、民意收集、矛盾化解3項機制,及時化解建筑領域出現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探索具有馬安特色的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模式。

      聯調中心為群眾服務。

        陣地前移,最快5分鐘抵達糾紛現場

        近年來,隨著金山新城和東江灣產業園等市、區戰略疊加實施和輻射帶動,馬安鎮吸引了一大批房地產項目投資落戶。工程建設領域不僅是農民工欠薪易發多發行業,其存在的違法轉包、分包行為模糊了勞動關系,增加了農民工工資被拖欠風險。

        今年年初,馬安某房地產工程因管理問題,農民工工資大于進度款,導致承包商無法支付農民工工資,數十名農民工聚集該房地產項目銷售大廳門口,多次索要無果。

        為解決這一問題,7月,馬安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建筑糾紛聯調工作機制,從相關職能部門挑選多名黨員和業務骨干,深入工地一線,組建建筑工地矛盾糾紛聯調中心。中心成立后,深入了解事情經過,并立刻聯合區信訪、住建、人社等部門,采取實名登記等一系列舉措,最后在調解員的不懈努力下,承包商共支付了工人工資3600余萬元,有效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消除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我們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工作的陣地設在工地一線,就是為了實現解決群眾訴求無縫對接,最快5分鐘抵達糾紛現場。”聯調中心臨時黨支部書記黃伯興介紹,團隊身在基層,可最快捕捉矛盾糾紛“信號”并及時處理。

        據悉,聯調中心建設面積200平方米,接待大廳、聯調辦公區及黨員活動室、調解室、宣傳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為到訪群眾提供糾紛調解、法律援助、勞動維權一站式服務。目前,馬安鎮綜治辦、應急管理辦、綜合執法隊等相關職能部門業務骨干均充實到聯調中心,與區有關部門及專業機構聯席辦公,貼近群眾當好信息收集員、政策宣傳員、糾紛調解員。

        成立臨時黨支部,群眾有訴求黨員有響應

        聯調中心的成立,讓建筑工地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由“單兵作戰”變成“協同作戰”,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馬安鎮黨委相關負責人強調,聯調中心同時成立臨時黨支部,牢牢把握黨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話語權,并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采用長期駐點、靈活調度等形式,實現風險隱患第一時間化解、第一時間處置。

        據了解,該臨時黨支部由分管政法工作的鎮黨委副書記擔任黨支部書記,相關職能部門中層干部擔任支部委員,將轄區18個在建工地項目的流動黨員全部納入統一管理,以黨組織、黨員為紐帶打通服務建筑工地的“最后一米”。

        “臨時黨支部成立后,在建工地的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能更好地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黃伯興說,一旦出現矛盾糾紛,有黨員的建筑工地,黨員會帶頭了解情況并協助解決;沒有黨員的建筑工地,由掛點聯系工地的黨員協調解決群眾訴求。

        這種“群眾有訴求、黨員有響應、黨組織有落實”的良性循環機制,切實發揮黨組織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推進聯調中心建設和黨組織建設“雙同步”,形成工地上攻堅克難、創優工程、服務大局的強大合力。

        發揮三個優勢,高效調處群眾糾紛

        化解矛盾的關鍵在基層。如何將建筑工地矛盾糾紛聯調中心打造成為實實在在的糾紛化解陣地,真正服務建筑工地黨員和群眾?黃伯興表示,將通過建立矛盾調解機制,發揮專業優勢、聯合優勢、制度優勢“三個優勢”高效調處群眾糾紛問題。

        針對難案件快解決,聯調中心將引入法律援助機構、勞動糾紛調解機構等專業力量進駐值守,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精通法律的專業優勢、中立客觀的職業優勢和熟悉社情民意的實踐優勢,為建筑工地復雜疑難矛盾糾紛化解提供法律支持。

        同時,發揮聯合優勢,明確聯調中心制度、處置工作指引、各部門工作職責,將“協同作戰”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對于一般的矛盾糾紛,該中心就地引導,提供當場簽訂調解協議等法律服務,力爭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對于復雜的矛盾糾紛,相關職能部門黨員骨干聯動處置,并主動對接區直有關部門全程組織調解,避免工人為處理糾紛在部門間不停流轉引發新的維穩問題。

        而對一時無法完全解決但暫時得到穩控的問題,聯調中心將通過定期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聯席會議,逐一研究、穩妥解決,形成嚴密的工作閉環和責任閉環。

        接下來,馬安將繼續深化建筑領域智慧化治理理念,進一步完善民意收集、流動黨員管理以及調解處置3項機制,推動全鎮建筑工地領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經驗,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馬安樣板。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周文媚 陳智釗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