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湖邊晨練,失足墜湖溺水,兩位路過的熱心市民先后跳入水中施救,最后化險為夷。這是日前發生在市區南湖驚險而感人的一幕。
事發后,記者先后找到兩名施救的熱心市民,還原事件經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名施救者鄧偉明是一位67歲的老人,幼兒園退休教職工。在溺水者和第一名施救者都發生險情的危急時刻,熟悉水性的鄧偉明果斷進行了科學施救。
兩位晨跑人施救墜湖女
4月28日早上6時30分許,家住市區南湖公園附近的一名中年婦女在南湖邊晨練,后退時,因湖邊欄桿較低,不慎跌入湖中。該婦女在水中掙扎呼救,經常在湖邊跑步晨練的市民琚先生,發現有人落水,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施救。
“救人是第一反應,我跳下水的那一刻,才知道力不從心。”琚先生說,自己水性不好,沒能一下子將落水者救起,對方抓住他的時候,他緊張得無法動彈,還嗆了幾口水。
就在這時,晨跑的鄧偉明撲通跳入湖中,先快速游向中年婦女后背,將她托起,然后往岸邊方向推。中年婦女抓住琚先生的肩膀,琚先生抓住岸邊附著物,一條“人體救援索道”緊急成功搭建。
其他晨練或路過的市民,也伸出了援手,在岸邊拉人上岸。溺水的中年婦女首先得救,琚先生和鄧偉明先后上岸。整個救援過程十多分鐘,溺水婦女在岸邊休整后,身體并無大礙。岸邊的群眾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幫忙聯系親友。見溺水者得救,全身濕漉漉的琚先生、鄧偉明先后低調離開現場。
“遇到這種情況誰都會施救”
“我離開現場后,走了一陣子,又回到現場!编噦ッ髡f,他不放心溺水婦女的情況,回現場看到她沒事才放心回家,也沒向其他人提起救人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67歲的鄧偉明是惠州市機關幼兒園退休教職工,家住南湖公園附近。雖然年過六旬,但身體硬朗,經常在南湖邊晨跑鍛煉,水性極好。他對記者說,“遇到這樣的情況,誰都會施救的”。
心有余悸的琚先生表示,在回家的路上,他和鄧偉明曾簡單交流,因手機浸水,他沒有留下鄧偉明的聯系方式。后來他發朋友圈尋找鄧偉明,是為了致敬和傳播正能量。整個事件中,雖然他第一個施救,但后面施救的老人鄧偉明果斷出手才是關鍵。
南湖邊的護欄普遍較低,游玩鍛煉的市民容易發生失足溺水事故,琚先生希望相關部門盡快提升護欄高度,或沿護欄兩邊加設防落水網。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短評
愛的力量護佑生活之美
事故往往令人猝不及防,正能量的及時發揮能把傷痛降到最低。墜湖溺水者被路人及時救起,展現了惠州這座大愛之城強大的道德暖流。
有愛的舉動,令人心存感激。熱心人士挺身而出、市民合力施救墜湖溺水者,不僅成功避免悲劇發生,也印證了人心之貴和道德的力量。
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是精神風采。有愛之人,令人由衷敬佩。有愛之城,令人心向往之。今天,眾人合力抬車救人等故事廣為人知,“雷鋒哥”“攔截哥”“輔警哥”的故事成為美談,惠州美好城市精神品格正以不同方式精彩呈現,為共同追逐更加美好明天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生活之美,來自心靈之美。我們為善行義舉點贊,以道德力量護佑生活之美,未來一定更加美好。
(凌?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