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東街二期改造后成為惠州文旅新地標 游玩居住更舒心

      [報料熱線] 2831000

         市民體驗官

        頗具民國風貌的傳統騎樓,充滿歷史滄桑感的石板路面,凸顯水東歷史的互動式墻繪,獨具特色的小吃餐飲、潮流酒吧、匠藝體驗、文創商店……隨著二期項目改造完工,水東街煥發新活力,成為惠州文旅新地標,吸引一撥撥人流。

        惠城區橋東街道水東街是一條極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騎樓街,始筑于北宋元豐年間,明清時期成為東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國時期商業發展達到鼎盛。隨著城市發展變遷,歷經滄桑的水東街熱鬧依舊,但亦難掩頹敗之跡。

        2014年4月,惠州開展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整治工作,水東街借此東風重現“舊容”。水東街一期項目按原規劃完成改造,近年來吸引數十家文旅主題商店入駐。去年,政府投入8000萬元實施水東街二期項目改造,以“繡花”功夫保留原有街道及建筑肌理,以豐富體驗業態打造歷史風情商業步行街,以厚植文化內涵展現千年古城的歷史文脈。顏值和內涵實現雙提升的水東街給當地居民帶來怎樣的新體驗?讓市民體驗官來和大家分享吧。

      體驗場景1

      現在的水東街像大家閨秀

        體驗官:市民劉萬龍

        體驗地點:市區橋東濱江東路

        時間:10月19日下午3∶30

        我是90后,在水東街長大,2014年從中山大學畢業后,因為鐘愛園林園藝,在朋友的資助下在惠州開了一家綠植盆栽園藝店,2017年租了親戚家在濱江東路的一間老房子,把店從市區河南岸搬到水東街。

        那時,水東街二期項目改造還沒有開始,有的房子很破舊,我租的房子除了可以看臨江風景,好像也沒啥特別的。很多人都好奇,問我為什么會選擇回到水東街。

      劉萬龍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打理盆景。

        畢竟我在這里長大,對水東街還是很有感情的。小時候,我覺得水東街很有生活氣息;我上中學時,很多人搬離了水東街,有點空心化了,一些老房子因為沒人住,又缺乏維護,變得愈發破舊。我大學畢業回到惠州這幾年,得益于政府的重視和投入,水東街又重新煥發生機。

        在我選擇回到水東街的時候,水東街一期項目已基本完工。我認為,水東街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又在東江邊,交通便利,最難能可貴的是至今還保留著百年前的風格面貌,我想盡自己的能力為水東街文化發展作貢獻。

        我重新裝修改造老房子,將園林園藝店升級為文房綠植工作室,在澆花養草、經營園藝盆栽之余,融入書法、篆刻等文化元素,漸漸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花友、文友、書友。

        去年以來,水東街實施二期項目改造,我店門前的濱江東路發生了巨大變化,道路拓寬了,房子外立面重新設計規劃,江邊園林綠化也重新設計,沿江視線更加開闊了……現在的濱江東路,不僅環境變美了,整個街區看起來更加清爽、舒適。現在的水東街像個大家閨秀了。

        最近,水東街入選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我也有了新的計劃。我正在裝修店鋪,以更好地融入水東街的整體風貌。除了保留原來的園林園藝,我還會增加書畫篆刻、琴簫古樂、文房陳設、茗茶雅座等內容,打造人文空間,為水東街增添文化內涵。 

      濱江東路改造后煥然一新。

        ◆畫外音

        建設寬8米濱江步行帶

        惠城區橋東街道水東街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水東街二期項目改造中,對濱江東路的建筑外立面、景觀設計、燈光照明、文化表現等進行了整體提升。如重新設計濱江東路道路斷面,建設寬8米的濱江步行帶,與行車道幾乎齊平,方便舉辦各種大型活動,也為將來形成濱江整體步行區埋下伏筆。綠化方面,遷移了濱江東路原有的喬木,拓展濱江路沿江視線,營造開闊的視覺效果。同時,在濱江路沿線選取立面較完整的高層建筑,設置以水東街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多媒體燈光表演秀,投影面積達3000平方米,利用三維立體投影技術,在創作并表達街區歷史價值、文化內涵的同時打造沿江亮化節點。

      體驗場景2

      想不到水東街變得如此漂亮

        體驗官:市民劉細綠

        體驗地點:市區橋東水東東路

        時間:10月19日下午4∶30

        我今年50歲了,老家在汕尾,1992年來到水東街經營百貨店。我已在惠州安家立業,現在店鋪主要由兒子兒媳打理。半退休狀態的我正好趕上水東街升級改造,多了個休閑好去處。現在走在干凈漂亮的石板路上,看著古色古香的水東街騎樓,幸福感滿滿。 

      改造后的水東街充滿民國韻味騎樓又回來了,瀝青路變成了石板路。

        30年前,我到水東街創業的時候,這里好像一個批發市場,很多人都來這里進貨,人多、車多,非常熱鬧。我的店開在水東街,自己也住在水東街,鄰里友善,大家互相照應,忙不過來時只要說一聲,鄰居都會幫忙帶帶小孩。

        后來,隨著城市發展,很多人搬走了。我們也在十多年前搬到一個小區去住了,但店還一直開著。30年來,水東街依舊熱鬧,但一些基礎設施和房子缺乏維修維護,漸漸變得有些破舊。特別是水東東路,只有兩車道,兩邊又是商鋪,經常有貨車卸貨上貨,很容易堵車,尤其是過年過節,人多嘈雜,有時真是寸步難行。

        現在,改造后的水東街完全變了樣,充滿韻味的騎樓又回來了。瀝青路變成了石板路,歷史感有了;原來破舊的房屋外立面被粉刷一新,有的門窗還進行了修補裝飾,看起來干凈整潔又不失年代感;原來比較凌亂的各種電線不見了,視野空間開闊多了。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水東東路的內街小巷也一并改造了,同樣的石板路,有的還因地制宜繪制了墻繪,充滿藝術氣息……

        水東東路還被規劃設置為步行街,現在街上全天禁止機動車進入,對于附近的居民來說,又多了一個休閑散步的好去處。空閑時,我也愛來這里走走,和街坊鄰里聊聊天。我還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用嬰兒車推著寶寶散步呢,真想不到水東街會變得如此漂亮。 

      水東街是一條極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騎樓街。

        ◆畫外音

        設計改造163棟建筑外立面

        惠城區橋東街道水東街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水東街二期項目改造中,除了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外,還對水東東路兩側約163棟建筑的外立面進行了設計和改造更新。在改造中,以規劃、歷史、現狀為主要依據,對建筑外立面進行以風貌協調為基準的微改造。圍繞結構、布局、風貌,針對大部分已改建的建筑采取立面粉飾、墻面清除、門窗修補、調整外觀色彩等措施;對建筑風貌較好、有典型年代特征的建筑進行局部維修,體現其歷史價值,強化年代特征;對建筑風貌一般、質量比較好、有保留價值的建筑,則分情況進行改造,使之與風貌協調。

        ●計劃

        有序改造 完善“一街挑兩城”格局

        水東街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也是惠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惠城區橋東街道水東街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區涵蓋水東街(水東東路)、濱江東路、上塘街、新民前街、后街及惠新西街等,其中水東街、濱江東路屬于二期改造項目。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區規劃范圍約7.1公頃,現有建筑物約7萬平方米,其中風貌與肌理較好的騎樓與院落民居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二期改造項目累計總投資8000萬元,去年10月13日進場施工,主要改造內容包括對水東東路兩側建筑外立面(約163棟)、濱江東路建筑外立面和巷道進行改造更新,同時在景觀設計、燈光照明、文化表現、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整體完善提升。

        記者獲悉,在二期項目改造完成后,政府將按照全局謀劃、整體推進的思路,有序推進水東街周邊區域更新優化。上述負責人介紹,將依托歸善古城的人文價值地位、互聯網和跨境電商的產業優勢,結合惠州山水格局和橋東的區位優勢,重新梳理橋東半島的規劃和設計。以歷史為骨、策劃為翼,完善水東街“一街挑兩城”的歷史格局:以歸善古城為文旅引擎,以水東片區為商業爆點,以濱江水帶為休閑體驗抓手,以宜業創意園區為觸點,打造豐富多元、精彩紛呈的惠州生活首島。在整體設計方面,主要打造城墻環線、濱江活力環線、水東商業環線三條環線,業態維度上著重分為古城旅游區、水東商業區、濱江商業區、新民創意園辦公區。

      改造后的水東街。

        ●市民體驗官建議

        打造有品位有內涵的歷史文化街區

        “經過升級改造和綜合整治,水東街成為惠州網紅街,許多年輕人經常前去打卡,各種小吃店、酒吧和餐飲店也陸續進駐,人流量越來越大,商業氣息越來越旺。”劉萬龍認為,水東街作為千年古商埠,昔日粵東著名的商貿集散地,承載著惠州的歷史人文和市井文化記憶,建議在后期運營中,以水東街為場景展現惠州人獨有的生活氣息,打造有品位有內涵的歷史文化街區,而不僅僅是一個網紅打卡地。

        本組文字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李向英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分享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