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籠、掛燈籠是惠州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中秋之夜,天青如水,月色如鏡,一盞盞燈籠,鮮艷明亮,在街巷里流動,良辰美景,更添光彩。
在惠州市區橋東下塘街,69歲的林志武,堅持純手工制作傳統燈籠。他每年制作的約200個燈籠,總是被老街坊搶購一空。和現在炫目的電子燈籠相比,總有人更喜歡燭火搖曳的紙燈籠,因為不僅是童年的回憶,更是中秋的傳統味道。
每年做200個燈籠,節前幾天就能賣完
市區橋東下塘街12號一家小店門前,拉了幾 根繩子,二三十個色彩鮮艷的紙燈籠迎風擺動,這就是林志武臨時借來的賣燈籠的“檔口”。
手工燈籠頗受街坊歡迎。
“檔口”簡陋,生意卻絡繹不絕。記者采訪當天留意到,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林志武和妻子黃瑞芳就賣出了十多盞燈籠。對于買燈籠的客人,林志武總是主動多給幾根蠟燭,希望他們玩得更盡興些。
陳女士路過看到,一下子就買了3個。“現在很少見手工制作的燈籠了,這個和我小時候玩的一樣,滿滿的回憶。”陳女士說,“剛好看到,就買回去給孩子們玩一下,希望以后他們也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葉伯是林志武的老熟人,他也特意過來買了兩個給孫子們玩,“中秋傳統習俗嘛,肯定要一代代傳下去。”葉伯說,“小時候,阿公給我們做燈籠,現在我也做爺爺了,雖不會做燈籠,但給孫子們買幾個回去,也算是把這習俗傳下去了。”
林志武退休后開始制作燈籠售賣。
林志武做燈籠的技術,也是從老一輩那里學來的。1952年出生的林志武是土生土長的橋東人,退休前在橋東新建社區居委會工作。十三四歲時,他便開始學做燈籠。工作之后,他也一直挺喜歡制作燈籠,中秋節也會給小孩做燈籠玩。2012年退休后,林志武時間充裕了,中秋節就做了一些燈籠送給親戚朋友,有的街坊看到了,還專門追問哪里有的賣。
看到自己制作的燈籠得到大家的喜愛和贊揚,林志武很有成就感。2013年,他做了七八十個燈籠,嘗試到街上去賣,沒想到農歷八月十三就賣完了。2014年他加了把勁,做了100多個,也很快賣完了,此后他每年做200個左右,農歷八月初十左右出來擺攤,總能在中秋節前賣完。
如果有人愿意學,可以教他
200個燈籠,基本上要耗費林志武一年的時間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林志武售賣的燈籠有走馬燈、宮燈、轉運燈、五角星形燈等。每個燈籠都是用竹子做造型,外面用紙做裝飾,因造型不同,裝飾也不同。如六角形的宮燈,上下兩頭貼有祥云圖案,底部還掛有紙穗;中間六面是書法或各色圖畫,有“國泰民安”“歡度中秋”“花好月圓”這些傳統詞句,也有與時俱進的“敬業樂群”“富強民主”“好好學習”等。還有的燈籠,貼上了彩色小花,并畫上了花鳥……所有的這些裝飾,都是林志武自己構思的。
林志武和他做的燈籠。
燈籠看起來簡單,工序可復雜著呢。林志武一般是“批量生產”,一做就做100個。先把竹子削好,用火燒定型,再把竹子用紙繩綁成燈籠的骨架,僅僅是跟竹子打交道的這些工序,就要忙活兩個月。
做好骨架后,林志武開始準備燈籠的裝飾,包括剪紙、寫書法、畫水彩畫、折紙花、做紙穗等等。林志武說,單是剪紙,就要用到三四種剪刀,因為要剪出不同的造型。畫水彩畫和寫書法,也挺耗精力的。這些準備工作又得忙活兩個月。
記者留意到,林志武制作的燈籠,不少材料都是廢物利用,如蠟燭的底座是啤酒瓶蓋做的,燈籠掛的紙穗頭是用煙盒紙卷成的,走馬燈的國畫是舊日歷剪下來的。林志武認為,舊物利用,不僅節約成本,還低碳環保。
林志武制作的燈籠,看大小不同,每個價格從20元~60元不等,忙碌一年下來也只是賺幾千元。老伴黃瑞芳看他如此忙碌總是有些心疼,“2018年,他生病,切除了聲帶,無法發出聲音,我就希望他不要如此操勞了。”
但是,在林志武看來,他做燈籠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喜歡這項手藝,只要身體允許,他會一直堅持下去。林志武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學,可以教他,自己不想這門手藝失傳。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通訊員譚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