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共惠城區委八屆十二次全會提出搶抓新機遇改革再提速
以新的趕考姿態加快建設 宜居宜業宜游中心區
8月24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惠城區第八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惠城區委書記劉光濱代表區委常委會,作題為《搶抓新機遇,改革再提速,以新的趕考姿態加快宜居宜業宜游中心區建設》的報告,區委副書記、區長翟樹宇結合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今年,惠城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經濟發展態勢向好,鄉村振興成效初顯,百姓生活更加殷實,改革增效持續深化。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8.21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在全市前三的有11個;招商準入項目質量和數量實現雙提升,準入項目35宗,增長106%,其中工業項目27宗,占比77%,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接下來,惠城區將主動對接服務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加快提升城市首位度,建設宜居宜業宜游中心區。
會議現場。
改革增效
實行“小特區”機制,為專班賦權賦能
“把中心城區作為市區一體施展才華的舞臺,作為全市改革創新試點的排頭兵,作為國內一流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實現‘市區一體、共贏未來’,在惠州支持服務兩個合作區建設中展現‘長子’擔當。”劉光濱為全區的“改革創新”工作劃重點。
全會提出,要堅持先行先試,全方面、高格局推動改革增效。學習兩個合作區敢于打破天花板的精神,在東江灣產業園建設、惠州西湖及周邊區域更新優化等任務重、難度大的工作中實行“小特區”機制,將項目統籌、資金預算、建設調度、績效考核等職能下放專班,為專班賦權賦能,營造突破創新敢闖敢試的“大氛圍”。
先做“加法”,深化新一輪區鎮事權改革,把社會管理權放到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同步匹配財力、物力下移基層一線,解決鎮(街)“人大衫小”的問題。再做“減法”,將原來下放的專業技術強、需要區級統籌、鎮(街道)承接效果不好的事項,重新優化調整,收歸區屬部門,給鎮(街道)減負,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學習借鑒“雙區”和兩個合作區的先進經驗做法,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優化和鋪開項目聯絡專員制度,為重點項目提供“管家式”服務。
工業項目發展加速。
比學趕超
招商瞄準“鏈主”企業和成長性好項目
全會提出,要全面對標南京市溧水區,掀起比學趕超的熱潮,做強做優縣域經濟。“要繼續聚焦‘強平臺、抓項目、提質效’經濟工作主軸,以此帶動資源聚集,做大做強產業,加快補齊工業短板,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高城區經濟實力。”翟樹宇說,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抓項目上,財政投資要更加聚焦園區、城建和農村。
園區平臺建設將以國企優勢撬動更多資金資源。年內完成土地收儲不低于1萬畝,完成水口民營工業園、馬安下良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中小微企業集聚區,推動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
招商瞄準“鏈主”企業和成長性好、投資額為5億~10億元的項目。全會提出要發揮好惠城駐深圳前海招商聯絡處作用,讓更多優質項目落戶惠城。將項目納入全鏈條信息化管理系統,推動天安、信利康、高盛等重點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區域消費中心建設的前進步伐會更為緊湊。科學制定商圈規劃,大力發展高端商貿服務業,鼓勵更多首店進入惠城;打造水東街、祝屋巷、33號青年公路街區等新“夜”態。
社會力量加入鄉村振興。
城鄉建設
城市打造“視覺廊道”,鄉村建設綜合示范帶
作為市區城鄉面貌的“顏值擔當”,惠城堅持市區一體,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鄉村振興。
城市面貌有了“施工圖”。構建“內暢外聯”交通格局。加快推進西湖及周邊區域更新優化,加快水東街三期、祝屋巷二期優化提升,高標準實施濱江西路、惠新西街、新民街及新民后街改造,活化利用府城、歸善縣城歷史文化資源,形成回望西湖自然風光、近看古城歷史風貌、遠眺江北現代都市的“視覺廊道”。繼續實施118個老舊小區“惠民空間”微改造。以“繡花”功夫實施中心城區品質升級工程,精心打造城市軸線、城市天際線和建筑輪廓線,積極推進“一閣兩江三湖四岸”等區域美化綠化亮化工程。
鄉村振興有了“新藍圖”。因地制宜打造好10個美麗宜居特色精品村和10個培育村,重點打造“七仙汝湖·詩畫田園”和“翰墨梅香·湯泉竹徑”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橫瀝)工作,爭創省級鄉村風貌示范區。
新學校即將投入使用。
學史力行
新增1.9萬個優質學位,加強醫院硬件品牌建設
學史力行,讓惠民福祉更為厚實。持續開展“學史力行情暖萬家”“行走惠城為民服務”“百姓出題書記答卷”等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教育醫療事業再提速。新增1.9萬個以上各類優質學位,持續提升“教育惠”質量和水平。加快市區緊密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加大醫院硬件和品牌建設力度,加速推進市三院橫瀝分院和市第二婦幼新院建設。
以碳達峰、碳中和牽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力推進碧道工程建設。重點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非法養殖清理和飲用水源保護區整改等工作,徹底殲滅黑臭水體,讓老百姓享有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鄧惠婷 通訊員惠城融媒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