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橫山頭村許雪珍回鄉創業:種植小青棗鋪就甜蜜路

      [報料熱線] 2831000

        春日里,惠城區汝湖鎮仍圖橫山頭村家達果園里,10多名工人正忙著砍掉碧綠的青棗樹枝,“最后一批果子摘完了,我們要抓緊時間砍枝才能不耽誤它的成長。”該果園負責人許雪珍說,青棗不同于其它果樹,每年青棗成熟被采摘下來后都要把整棵樹砍掉,只留下粗樹樁,不僅不影響它的生長,還會讓它長得更強壯。許雪珍在這里種植了百余畝青棗,經過十多年摸索實踐,她不僅走上“甜蜜路”,還示范帶動村民,蹚出了一條致富路。

        

      種植青棗10多年,許雪珍帶著村民走上致富路。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回鄉創業飽嘗艱辛,雙腳跑出市場

        青棗上市時間為每年一月前后,去年初受疫情影響,許雪珍的百余畝青棗滯銷,幸得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降價銷售了部分,才沒讓果子爛在地里。今年初,因霜凍影響,果園大幅減產,靠延遲上市的新品種才賺到一點錢。“蓋大棚是必要的,去年底的一場霜凍直接影響了掛果,惠東一些青棗種植農戶虧本了,還好我蓋了大棚。”許雪珍向記者介紹她這十多年來摸索出的經驗,“今年我還要給二三十畝青棗掛燈,利用人工光源增加光照時長,預計果子可提前一個月上市,希望能早花高產,賣出好價格。”她的果園種植了幾個青棗品種,每個品種的上市期均不同,供應期可長達三四個月。

        2009年前,許雪珍和愛人一直在市里經營小生意,看到國家出臺系列扶持“三農”的相關政策,她和愛人商量后回到老家橫山頭村租賃了30畝地種植青棗。從沒下過地的她扛起鋤頭和愛人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摸黑地翻地、育苗、嫁接、灌溉、撒藥、施肥,飽嘗了種植的艱辛,雙手磨起繭子。然而,摸著石頭過河,種植技術不過關,當年僅收獲幾千斤果實,虧損四五萬元。“種任何一種作物,都要了解它的品性,靈活把握理論和實際情況,才能把它們種植好。”許雪珍說,有了第一年的經驗,第二年她和愛人便前往周邊種植青棗的臺商那里學習,參加市區舉辦的培訓班,終于摸清種植的門路。“跟養孩子一樣,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不同問題有不同的方法,不能完全照搬。”第二年,她掙了八九萬元。

        銷路一直是農戶最頭疼的問題,許雪珍和愛人用勤快的雙腳跑出了市場。“第一年,我們下午把青棗采摘好,半人工半機器分揀,往往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并趕在第二天凌晨四點半前運到批發市場,一天只睡幾個小時。”帶著樣品一次次跑周邊地區的批發市場,銷路就這樣慢慢打開。

      種植青棗10多年,許雪珍帶著村民走上致富路。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鼓足干勁擴大規模,有虧損更有堅持

        有了銷路,更有了干勁。2011年,30畝青棗地迎來豐收,許雪珍足足賺了20多萬元。很多村民以為這兩口子會建幢樓房改善一下生活,可是許雪珍和愛人一商量,決定把血汗錢繼續投資果園。她向親戚朋友借款,加上賺的錢,湊足100多萬元,租下橫山頭村110畝地,建立家達果園,“我們的果子不愁賣,青棗有大市場。”

        一切似乎在朝著許雪珍憧憬的美好未來奔去。然而,2013年的“天兔”臺風讓她的希望落空了,那一年她虧損了30萬元。錢打了水漂,村里人以為她會就此停手,沒想到夫妻倆默默堅持了下來,“沒辦法,農業還是要靠天吃飯,但我們會盡力去做。”

        蓋網防霜防蟲、拉水管灌溉、掛果套袋、種植差異化品種、錯開銷售高峰、延長銷售周期等等,在市場、自然的不斷歷練下,許雪珍的技術和心態越來越成熟穩健,種植、銷售也都走上平穩的道路。2017年,她終于開始建設自己的小院子,次年8月搬進新房,“我住了29年瓦房,終于住進樓房了。”

        幫助周邊村民解決技術和銷路問題

        小小青棗不僅讓許雪珍蹚出了致富路,也給村民創造了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機會。“每天工作8個小時,空閑的時間自由支配。”正在家達果園忙碌的村民表示,每月收入四千元左右。目前,許雪珍的果園雇用了10多名周邊村莊的村民,直接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看到許雪珍的青棗種植頗有起色,不少村民也蠢蠢欲動,上門來討教種植技術。村民陳友輝以前種玉米、養豬,2017年在許雪珍和她愛人的鼓勵下也開始種植青棗。“我們祖輩種玉米,以前從沒種過青棗,他們教我種植、幫我銷售。”陳友輝滿足地說。除了陳友輝,許雪珍還指導帶動了周邊4家農戶種植青棗,指導他們選苗、種植、施肥、搭棚、嫁接。特別是青棗嫁接技術,經過多次試驗,許雪珍取得初步成功,嫁接出的新品種“金桃”青棗,每畝產量高達5000多斤,果脆香甜,深受客商喜愛。許雪珍還幫助果農把青棗、百香果銷售到東莞、深圳等地,大大提高了農戶的收入。

        許雪珍的家達果園還獲評2018年度惠州市巾幗創業示范基地,“接下來,我將多邀請農技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提高青棗的品質;在銷路上,我希望得到有關部門、行業專家的支持,開拓網上銷售渠道,與村民一齊奔小康。”今年剛好跨入知天命之年的她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朱美娟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