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西區街道創新主干共享、四網融合模式破解“三線”整治難題
線纜穿管“住套房”居民告別“盤絲洞”
電力線、通信線、廣播電視線的線路遷改,是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必要舉措,同時也是打造和美鄉村、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自今年8月以來,大亞灣西區街道創新實施“主干共享、四網融合”整治模式,轄區新寮村“三線整治”工程完成進度超五分之一。
據介紹,“主干共享、四網融合”整治模式改變了以往不同運營商分別建設光交箱和鋪設線路的做法,通過全村規劃設置片區總箱、網格分箱和樓棟箱的形式,科學統籌電信、移動、聯通、廣電、電網五家的通信光纖,實現路由共享、光箱共享。
難點
缺乏統一規劃,村民意見不一
新寮村毗鄰深圳坪山,是惠州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周邊有洲明科技、東風本田等工業園區,整體呈現地小人多且人口流動性強等特點。
“不同的租客選擇不一樣的運營商,一旦更換運營商則要接入新的電線。”新寮村黨總支書記黃振忠介紹,由于過去大家沒有對線路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只能被動地根據經濟發展不斷接入新的線路。多年來,這一現象不斷加劇,進而出現了廢線未除而新線又接的局面。“亂接拉線路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強弱電纏繞搭掛還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黃振忠說。
整治前猶如“盤絲洞”。
既然存在安全隱患,為什么“三線”整治難以推進?“多年前我們就設想開展‘三線’整治,但由于接拉線路的問題涉及面較廣,不僅關系到多個管理部門和運營商,還涉及到資金來源和分配,再加上村民們對此事的意愿也不統一,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推進。”黃振忠介紹,不同的運營商投入到工程的資金比例問題、村民擔心施工給房屋帶來損壞問題以及施工噪聲等問題,需逐一解決。“事實上,我們在兩三年前挖路埋設燃氣管道時,就一并預埋了通信管道,這不僅避免了未來開展‘三線’工程重復施工,同時也為運營商主干線路的全面下地提供便利。”黃振忠說。
解題
路由和光箱共享,確保整治效果
今年3月,惠州市將新寮村納入“百千萬工程”重點提升村。西區街道以此為契機,聯合新寮村及相關部門多次開展現場勘查,并形成“問題清單”逐一解決。
如何改變過去各運營商分別建設造成光纖浪費和重復投資?西區街道與新寮村創新推行“主干共享、四網融合”整治模式,改變過去各家運營商分別建造自己的光交箱、分別拉設自己的線路的做法,在全村設立7個片區總箱、115個網格分箱、636個樓棟箱,電信、移動、聯通、廣電、電網五家的通信光纖按片區匯接到總箱中,分箱到樓棟箱的光纖由西區街道統一鋪設。
“根據我們和運營商的協商,我們最終決定樓棟路由線路由運營商負責改造。”黃振忠說,由四大運營商按比例分配光纖通道,實現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四網融合”的模式創新。通過規范布線、精準設箱、更換街碼、主線下地、次線掛墻、拆除廢棄線路等措施,共整治各類問題點位40余處,移除廢舊電線桿3條,清理光纜電線箱14個,有效清理“空中蜘蛛網”。
整治后“無線”美好。
在此基礎上,為避免過度開挖、節約投資,西區街道還創新推行“掛墻路由共享”模式,由供電部門將供電線路原來的四位街碼更換為六位街碼,其中四位掛設供電三相四線回路、一位掛設路燈線和治安視頻監控線、一位掛設通信線,實現了“供電、路燈、監控、通信”這四類線路全程并行、路由共享,改變了過去不同工種分別施工導致的交叉錯亂,而且全部通信線纜都穿管掛設,杜絕了后期私搭亂接的可能,確保整治效果的長久性。
“現在我家房屋周邊的電網已經清理好了,租客對此也十分滿意。”新寮村村民黃歡應說,“隨著整治工程的完工,我相信未來村里的租戶會越來越多。”
據了解,新寮村動員黨員帶頭支持“三線”整治工程,并組織村干部、黨員志愿者逐戶上門講解整治的益處,以短時間化解了群眾擔憂。“因為群眾信任我們,所以我們的工程開展至今沒有出現一起投訴。”黃振忠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謝敏 饒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