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東升村漁民歡慶大王爺節

      原標題:

      抬肥豬唱大戲,慶祝團圓祈愿美好生活
      東升村漁民歡慶大王爺節

        3月14日農歷二月初五,是大亞灣開發區澳頭街道東升村一年一度的大王爺節,村里舉行隆重的慶祝大王爺節活動,請神、祭拜、巡游、唱戲……熱鬧賽過年。一大早,村里鑼鼓聲聲、彩旗飄揚,村民們盛裝打扮,挑著豐富的祭品,按照嚴格的儀式,依次到村里的戲臺祭拜。

      大王爺節上的祭拜隊伍。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2018年,大王爺節列入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這一民俗文化活動不僅是東升村的傳統漁家習俗,更是家家戶戶慶祝團圓、祈愿美好生活的盛大節日。

        各隊伍敲鑼打鼓巡游進場祈福

        上午8時許,記者一行從澳頭前進村碼頭坐快艇前往東升村。走進村中,只見防護堤及村道旁旌旗獵獵、鑼鼓聲聲,整個村子都沉浸在一派歡樂的氛圍里。

        此時,村里祭拜隊伍已按序巡游、祭拜。這一邊,村里的戲臺上,一個家族正在祭拜、表演;那一邊的村前碼頭廣場上,另一個家族的祭拜隊伍已排隊等候。等上一支隊伍完成祭拜從戲臺退出來,等候的隊伍敲鑼打鼓接續巡游進場祭拜。

      參加巡游的小“漁女”。

        祭拜隊伍里,男的扛著旌旗、抬著肥豬、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女的身著統一的漁家服裝、梳著漂亮的“仙姑頭”、插著金銀頭飾,個個搖曳生姿。她們有的表演劃旱船、舞扇,有的用一根細竹片挑著水果、包點等祭品,浩浩蕩蕩地穿過中心村道,朝村中心的戲臺走去。每個祭拜隊伍的婦女所穿服裝都不一樣,或紅、或綠、或黃,相互爭芳斗艷。

        村民田小芬13年前從惠東嫁到東升村,為了村里的大王爺節,婆婆一大早便為她盤好“仙姑髻”,插上特制的金釵銀鏈,走起路來熠熠生輝。以往要盤“仙姑髻”需要長長的頭發,現在大家普遍使用的是手工做的假發髻,也有村民將自己長發剪下以后保存下來做成發髻,“我現在用的發髻是當年結婚時剪下的長發做成的,很有紀念意義。”

        在巡游隊伍里,一位挑著花籃的小“漁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5歲的蘇曉璇第一次跟著家人參加大王爺節,她穿著新做的漁家服飾,扎著兩個小發髻,跟在隊伍后面,肩上的花籃上下晃動,很是可愛。“讓她從小就接觸我們的傳統民俗文化,對于她來說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曉璇的爸爸蘇征兵說。

        祭拜結束后,祭拜隊伍帶來的舞龍舞獅、舞蹈隊乘興表演,漁婦們還會表演對歌,惹得觀眾們叫好不停。戲臺上,戲班子咿咿呀呀唱著古老的白字戲,十分熱鬧。

        外地親友外嫁女紛紛回村過節

        “大王爺節是村里一年一度的大型民俗活動,我們祭拜大王爺祈求風調雨順、港澳臺僑大團結。”東升村村委會副主任蘇海強介紹,大王爺節從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四到初九,前后持續6天。按照傳統,農歷二月初四,村民載歌載舞開船到對岸小島,從大王爺廟里將大王爺“請”到村里,二月初五則開始祭拜、唱大戲。村里共有徐、蘇、李三大姓,分成10組抽簽確定祭拜順序。今年,大王爺節闊別4年重新舉辦,村民們都很期待,從半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各種祭品。

        對于東升村的村民而言,大王爺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的外地親友和外嫁女都會回到村里過大王爺節,讓節日增添了更多團聚和傳承的意味。

      漁家婦女表演劃旱船、舞扇。

        “很開心、很激動,今年的大王爺節比過去更隆重了。”從東升村嫁到香港的外嫁女蘇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出嫁的妹妹都是當天回到東升村娘家參加大王爺節祭拜的,感受節日氛圍,也享受難得的全家團聚時光。

        村民徐紅妹一家早年移居香港,當天特意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回來參加大王爺節。“大王爺節是我們漁民最重要的節日,比過年還隆重,今天她們都是第一次參加,希望讓她們記住我們家鄉的文化。”

      戲班子唱著古老的白字戲。 本組圖片(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攝

        大王爺節吸引了許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他們將節慶上身著盛裝的漁家女、原汁原味的漁家歌舞表演以及傳統的祭拜場景等,一一定格成鏡頭里精彩的畫面。“這是我們第4次組團來東升島參加大王爺節采風創作,每次來都收獲滿滿,非常精彩!”惠州市惠城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劉寶山說,當天他們組織了近50名攝影愛好者一起上島采風。大王爺節作為傳統漁家民俗活動,內容很豐富,從巡游到表演、祭拜,各個環節都很出彩。

      知多點

        大王爺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五是大亞灣開發區澳頭東升村一年一度的大王爺節。大王爺節是潮汕地區一個傳統而重要的節日,東升村祖輩口口相傳,島上最早的居民200多年前從潮州南遷而來,世代以捕魚為生。漁民為紀念“大王爺”,每年都會在農歷二月初五為大王爺“做壽”,即大王爺節。大王爺節前后6天,漁民都不出海打魚,一起歡慶節日。

        上世紀60年代之前,東升島尚是無人居住的小島。當時,漁民起居飲食、婚嫁、節慶全部在漁船上,祭拜“大王爺”也是在漁船上,因生活艱難,祭品也很簡單。直至1965年,經當地政府大力宣傳,漁民們漸漸搬上了東升島。1983年,全村人集資在東升島對面的小島上建了一座大王爺廟,舉行了第一屆大王爺節。此后,東升村一年一度的大王爺節慶祝活動就固定下來,且一年比一年熱鬧、隆重。每年的大王爺節,前進村、金門塘村都會派隊伍到東升村一同參加慶祝活動。

        2018年,大王爺節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大王爺節主要包括請神、祭拜、巡游、唱戲4項主要活動。如今,大王爺節已不僅僅是東升漁村的祈福活動,還演變為家家戶戶慶祝團圓、祈愿美好生活的盛大節日。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曾靜妍 通訊員陳世祝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