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開發區高標準推動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土地整備

      原標題:

      區自然資源分局著力在“優規劃、強保障、美生態”方面下功夫助力港產城融合發展

      高標準推動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土地整備

        日前,大亞灣開發區自然資源分局召開2024年自然資源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加快編制《典型村優化提升專項規劃》,抓緊開展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土地整備工作,持續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新的一年,該局將全面對標對表區工作會議明確的任務和上級的工作部署,深入踐行大自然資源觀、國土空間規劃觀、生態文明觀,著力在“優規劃、強保障、美生態”方面下功夫,助力大亞灣開發區深入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國內一流開發區。

        優規劃

        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濱海城市

        2023年,區自然資源分局結合“百千萬工程”建設,在全市率先編制城鄉融合發展規劃,提出“興、聚、游、活、美”五大融合策略,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和風貌提升等規劃編制工作,選定了4個典型村培育,重點推進打造“一村一景”的優美新鄉村風貌。今年該局將以“百千萬工程”為統攬,切實發揮好規劃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各層級規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大亞灣城鄉面貌顏值,高標準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濱海城市。

        以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為指引,加快完成城鎮開發邊界內控規評估工作,組織開展專項規劃評估和補缺,進一步提高規劃執行的實用性;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按照“宜居、興業、強村”的思路,系統性編制城鄉融合發展規劃。

        宜居方面,聚焦城市重點片區,做好澳頭中心片區“雙十工程”(十公里岸線、十平方公里腹地);加快完成澳頭片區“一河兩岸城市新中心”的規劃編制工作,打造霞涌國際化社區、國內一流度假區;加快推進區綜合文化創意園項目(包含圖書館、文化館及商業設施三部分)規劃審批,以“一園一場”整體化設計理念,高標準、高水平推動大亞灣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大亞灣區室內體育館-籃球館-游泳館項目和城市斷頭路、塘橫片區市政道路等完成項目規劃審批。

        興業方面,加快推進荃灣片區、塘橫二期控規編制及塘橫起步區、石化產業拓展區控規調整。高標準推動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的土地資源開發整備和專項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危化品停車場及周邊區域控規報批,積極推進社會停車場、道路及后退紅線空間利用等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提升規劃研究工作。

        強村方面,加快編制《典型村優化提升專項規劃》,推進澳頭衙前村(含金門塘村)、霞涌新村村(含霞新村)及西區樟浦村、塘尾村4個典型村培育,重點打造“一村一景”的優美新鄉村風貌,實現城鄉融合的目標。同時加強海島發展政策課題研究成果運用,有效解決東升、三門等有居民海島在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方面的制度瓶頸問題。

        強保障

        破解村集體留用地低效利用問題

        2023年,區自然資源分局圍繞“資源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工作原則,建立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和重大決策項目跟蹤服務保障制度,實現資源要素高效配給。今年,該局將以土地優化整備為依托,重點通過村莊搬遷、合作開發、土地整備等多元化手段破解城市發展空間不足、土地利用低效化問題。

        該局將全力配合做好塘橫片區整體搬遷工作,為千億產業園建設和城市發展騰挪空間。選取用地范圍相對集中、土地挖潛空間大的西區樟浦村作為創新示范點,按照“政府主導、國企實施、村民獲益”的指導原則,設立新興產業園北區(樟浦)“百千萬工程”項目。通過優化調整規劃、土地置換、收儲再出讓、完善市政配套設施等各種方式,推動村集體和國企合作開發園區,通過建設、運營、返租等模式破解村集體留用地低效利用問題;高標準、高起點、高規格開展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土地整備工作,探索大片區存量用地統籌開發管理機制,搭建科技創新要素集聚發展的功能格局,為打造臨深片區極具競爭力的科技產業發展走廊和創新產業高地提供充足的用地儲備,切實提高低效用地集約利用效率。

        同時,結合產業項目引進,有序做好批、征、供、盤、儲等工作,切實保障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和城市發展資金。積極推進澳頭漁港碼頭、霞涌漁港碼頭、區公務碼頭等項目用海報批,加快推進項目開工建設。

        美生態

        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今年,區自然資源分局將結合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要求做好生態修復工作。高標準編制《大亞灣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并抓好組織實施;啟動華瀛石場生態修復的前期工作;持續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加快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做好用海項目海岸線占補的岸線修復,做好海洋生態修復。

        區自然資源分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推行“開門接訪察民情、主動約訪排民憂、帶案下訪解民難、上門回訪暖民心”的四訪制度,著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出色的工作表現獲自然資源部發文通報表揚。

        該局將始終厚植為民情懷,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增加下基層調查研究的深度與頻率,主動將工作“會場”搬到項目“現場”、把“辦事窗口”搬到“百姓門口”,做到“問題發現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以實際行動推動各項工作見實效;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依法妥善解決基層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事項。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曹志勇 劉曉紅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