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71個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加入“圓夢大使”“幫扶大使”隊伍

      原標題:

      大亞灣71個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加入“圓夢大使”“幫扶大使”隊伍
      “山呼海應”點亮晴隆群眾夢想

        “留守兒童,居住環境差,缺乏獨立學習空間。”“想有一張書桌。”“12歲男孩需要御寒羽絨服。”“86歲孤寡老人需要棉被一張……”在大亞灣區—晴隆縣東西部協作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夢想互助平臺上,一個個晴隆縣群眾的需求與愿望大多數顯示著“已點亮”。

      上:滿足老人“微心愿”。 下:現場報名加入“圓夢大使”。

        山有呼聲,海應訴求。自2021年12月“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在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全面啟動以來,大亞灣本地及周邊愛心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夢想點亮計劃。截至2023年11月,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凝聚了71個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加入“圓夢大使”“幫扶大使”隊伍,募集社會愛心資金837.3萬元。

        幫助晴隆縣10類人群實現需求

        “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是大亞灣區—晴隆縣東西部協作黨群“山海同心”工程之一,將實施至2024年10月,目標是3年內為晴隆縣老百姓實現1000個以上夢想。

        “夢想點亮計劃依托晴隆縣相關單位,通過所建立的夢想底冊,打造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夢想互助平臺,設立‘圓夢大使’‘幫扶大使’榮譽評定機制,聯動愛心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以‘一對一精準資助’方式,幫助10類人群實現需求,點亮夢想。”惠州市掛職干部、晴隆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云峰介紹。

        “10類人群”指的是晴隆縣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障人士、單親特困家庭、“三支一扶”人員、在校學生、創業青年和就業困難人員;點亮的夢想包括學習生活用品、求學資助、教育指導、文化提升、自我價值實現、創業就業幫扶、心理疏導、精神慰藉、權益維護、技能提升和醫療救助等方面的需求和愿望。

        “如果您有夢想,可通過‘夢想互助平臺’告訴我們;如果您有余力,想幫助更多人,可通過‘夢想互助平臺’與我們一起為更多人帶去希望。”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夢想互助平臺上的這句話,一年多來在大亞灣開發區、晴隆縣兩地群團組織的共同協作中踐行著、實現著。

        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1萬元……企業、協會、個人,一筆筆愛心資金從大亞灣開發區匯集而來,成為點亮晴隆群眾夢想的“燃動力”。其中,燦邦集團與惠州市富康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捐贈了300萬元及100萬元的愛心資金。燦邦集團不僅在資金上給予幫助,還在大亞灣打造了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展示館。

        “圓夢大使”燦邦集團董事長陳江洪表示,將繼續利用燦邦集團資源和平臺,多形式幫助晴隆人民圓夢。“圓夢大使”惠州市富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惠航說:“在接下來的‘山海同心’工程中,富康集團將繼續貢獻更多企業力量,盡力去幫助追夢人實現夢想。”

        為晴隆39名困境兒童完成學習生活空間改造

        “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還實施了一項特別項目——困境兒童“學習生活空間改造”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4月啟動,按照“一床、一桌、一燈、一凳、一書柜、一衣柜、一床上用品、一窗簾、一頂燈”九個一標準實施,將晴隆縣低收入家庭少年兒童房間打造成為舒適明亮的“學習空間+生活空間”,幫助少年兒童解決學習成長居家難題。

        雪白的墻壁、淡藍色的窗簾、統一的上下木質床和書桌以及桌上精致的臺燈……晴隆縣東觀街道老營社區趙某家孩子們明亮整潔的生活學習空間令人眼前一亮,每個孩子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學習小天地。趙某家是首批列入學習生活空間改造的家庭之一,因為是重組家庭,孩子多,睡覺的地方臟亂一片,獨立的學習生活空間對孩子們來說曾經是一種奢望。

        據了解,截至目前,“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已為晴隆縣39名困境兒童完成了21間房間的改造,像趙某家這類困境兒童學習生活空間的改造與幫助還在繼續。這不僅是環境的改變,更是進一步推動晴隆縣青少年實現從“小屋換新”到“精神煥彩”的轉變。

        ◎知多點

        黨群“山海同心”工程

        大亞灣區—晴隆縣東西部協作黨群“山海同心”工程,是惠黔兩地聯手打造的東西部協作工作品牌,是惠州市首個“黨建引領、群團先行、部門協作、社會參與”深化東西部協作工作的創新舉措。

        黨群“山海同心”工程圍繞“上級要求、大亞灣所能、晴隆所需”,聚焦精準幫困、人才培育、“黔貨出山”等工作,創新實施“山呼海應”夢想點亮計劃、“山盟海誓”人才培育計劃、“山海相依”協同發展計劃,力爭實現“十百千萬”工作目標。當前,該工程已經成為黨群引領東西部協作的“強化劑”,加強粵黔兩地同心協作的“黏合劑”,社會廣泛參與東西部協作的“催化劑”。

        本組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單微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