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飼料和有機肥!大亞灣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85%

      原標題

      全區廚余垃圾日均處理量約120噸
      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85%

        就餐高峰期,也是廚余垃圾產生的高峰期。大亞灣的廚余垃圾是如何收集的?資源化利用率是多少?最終又去了哪里?記者近日隨廚余垃圾收運車走訪了收運點和位于澳頭的新橋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見證廚余垃圾的“變身記”。

       

      收運人員每天按時收運清理各單位廚余垃圾;葜萑請笥浾呖锵娑 攝

        廚余垃圾最終變成飼料和有機肥

        11月16日上午9時40分,一輛廚余垃圾收運車?吭诖髞啚巢┭排辔膶嶒瀸W校食堂后門口,這里擺放了一排綠色的廚余垃圾桶,食堂工作人員正將幾筐廚余垃圾倒入桶中。垃圾收運員將帶來的干凈廚余垃圾桶卸下車,再將一個個裝滿廚余垃圾的垃圾桶推到收運車上。完成收運后,垃圾收運員將現場打掃、沖洗干凈后開車離開。

        一輛廚余垃圾收運車裝滿后,便送往新橋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卸貨”。在處理站,廚余垃圾通過預處理工藝流程實現“變身”:廚余垃圾先被倒入接料斗進行人工分揀,工人將其中的塑料、包裝袋等其他垃圾分揀出來。隨后,分揀出來的純廚余垃圾通過傳輸帶進入原始料提升系統進行破碎、貯存,再通過生物菌制成漿品。

        “與一般生活垃圾相比,廚余垃圾內含有水分、油脂,還有其他垃圾,因此分揀程序復雜!毙聵驈N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負責人介紹,分揀出來的純廚余垃圾被制成漿品后,每天及時送往該公司設在惠東的昆蟲養殖基地。該基地采用黑水虻蟲肥一體化轉化技術,施放昆蟲(黑水虻)種蟲,通過昆蟲取食消納及微生物發酵,將廚余垃圾剩余物中的營養成分轉化成優質昆蟲蛋白飼料和有機肥。

        此外,處理站產生的廢氣直接通過廢氣塔收集處理達標后排放,廢水由本地環保公司處理,最終實現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5%,真正做到廚余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

        建成3座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據了解,目前大亞灣區共建成3座廚余垃圾處理設施,處理能力達130噸/日,滿足全區廚余垃圾處理需求。其中,位于澳頭街道的新橋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于2020年4月投入使用,位于霞涌街道的家寶廚余垃圾處理站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位于西區街道的上楊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于2021年8月投入使用。每天,一輛輛廚余垃圾收運車在大亞灣穿梭,為學校、幼兒園、餐飲企業、單位飯堂等單位收運廚余垃圾。

        “新橋和上楊兩個站點共有8條收運路線,我們共投入了12輛收運車輛、20名收運人員負責廚余垃圾收運工作。”新橋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站負責人說,收運人員每天早上8點開始到各個單位及收集點收運,一輛車一般要來回收運3趟,收運的廚余垃圾送到處理站后及時處理,做到日產日清。他說,近年來在大亞灣區委、區管委會的高度重視及區環衛局、各街道辦的大力推進下,人們對廚余垃圾的收運處理意識明顯提高,也越來越支持廚余垃圾的資源化處理工作。

        走進位于澳頭金沙世紀城的愛飯飯店,只見后廚打掃干凈,廚具擺放整潔,地上擺放著一個廚余垃圾桶,員工們在忙碌的勞作中自覺將廚余垃圾倒入桶中!暗昀镞M行了垃圾分類培訓,不管是后廚還是樓面,大家都能嚴格做好垃圾分類,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歸置。”該店店長介紹,飯店每天都會按時將廚余垃圾桶送往定點投放點,再由廚余垃圾收運車收走,環保又衛生,“店里的廚余垃圾處理好了,店面的環境衛生和整體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據了解,大亞灣區于2020年開始實施廚余垃圾處理項目,該項目是“大分流、小分類”分類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區共有1890多家單位飯堂、中小學校及幼兒園、企業、餐飲企業(個體戶)等單位納入廚余垃圾收運處理服務范圍。截至今年10月,全區廚余垃圾日均處理量約120噸,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5%。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實習生楊睿通訊員廖斯樂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