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大亞灣區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文明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并匯報了近期“隨手拍”督查跟進機制的工作情況。
記者在會上獲悉,在各街道、各部門合力攻堅下,全區文明城市形象發生了新變化,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問題得到有效破解,諸多頑疾正在有條不紊推進解決,如新劃停車位,加快破解“停車難”問題;背街小巷整治、市場秩序規范取得一定成效;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全社會文明素質加快提升……
大亞灣一角。惠州日報記者黃旭新 攝
探索建立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
目前,大亞灣區已進入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在重大項目帶動下,經濟加速發展,城市“硬設施”加快完善,但在城市“軟環境”方面,發展還略顯滯后,伴隨著人口集聚,城市文化建設無法滿足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明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動態的系統工程。有些問題經過整治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回潮,是各街道、各部門在開展文明城市常態化治理中遇到的普遍難題。“比如農貿市場垃圾清運不及時、場地保潔不到位,整治過后往往會重復出現,關鍵是缺乏長效機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圍擋的材質、高度標準是什么?”“圍擋的裝飾以及商業廣告內容、字體大小和位置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形成統一的圍擋規范要求是落實整改的前提,才能推動圍擋規范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在背街小巷,車輛亂停亂放、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垃圾桶(箱)垃圾未及時清運的情況時有發生,澳頭街道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關,常態不夠,少數部位、個別時段存在失管現象,困擾群眾的環境衛生、市容市貌、電動車管理等重點難點問題亟待解決。”
形成“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落實“隨手拍”
針對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各街道、各部門形成了“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機制,落實“隨手拍”則是該聯動機制的生動體現。
“西區街道上楊三路保潔不到位,存在衛生死角,請立即處理”“收到,馬上處理”……在大亞灣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督查群里,區督查辦、區文明辦每天都會發布類似消息,形成當天的“問題清單”,區領導在群里督辦提醒,各街道、各部門迅速落實整改。截至4月20日,通過“隨手拍”機制,全區共發現不文明問題1308個,已上報整改1303個,剩余5個問題正在整改中,整體整改率為99%。
為了鞏固整治成果,大亞灣區按照“給出路、定規矩、嚴監管”思路,加快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制定農貿市場、公共停車、交通秩序、泥頭車、背街小巷、流動商販、自建房施工七大領域常態管理專項整治方案,讓各街道、各部門在開展文明城市常態化治理中有例可循、有據可依。
各部門根據七大領域常態管理專項整治方案,落實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在實踐中不斷細化整治規范。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立了科學完備的衛生管理制度、誠信管理制度、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等,并上墻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工作。
與此同時,各街道辦充分擔起屬地管理責任,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每周對農貿市場開展集中整治,同時將整治臺賬報區文明辦、督查辦。區住建局也對圍擋材質、高度、裝飾及商業廣告內容、字體大小和位置、公益廣告內容和間距等要求作出了明確解讀,每周開展常態化巡查。該單位擬出臺市政工程圍擋設置標準,進一步規范市政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不僅如此,各街道、各部門文明城市常態化治理成效還被納入督辦考核,將發現問題的總數、響應速度以及整改落實情況作為年度差異化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由第三方每月對各街道“農貿市場”“夜市”“背街小巷”“自建房建筑工地”四個領域開展一次暗訪測評,每月對暗訪測評得分、排名進行全區通報,對連續兩次測評排最后一名的街道,區分管領導將約談該街道主要領導,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