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大家伙”出力 花生增產五成

      原標題: 

       羅陽街道承糧陂村全流程機械化種植的花生收獲了

        “大家伙”出力 花生增產五成

        日前,羅陽街道承糧陂村的110畝花生迎來收獲季。作為該縣花生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試點之一,這片花生地在耕地、播種、植保與收獲等重點環節引入了各類農機開展機械化作業,著力提升花生單產效益。經現場測產,該片花生地的濕花生畝產達343.75公斤。

        機械化種植助生產成本降低60%

        “收花生嘍!”伴隨陣陣轟鳴,花生聯合收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一串串飽滿的花生破土而出,經過摘果和清選,傳送進集果斗里。與此同時,農戶們手持工具,將農機收集過程中遺落的花生進一步整理、收集,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花生聯合收獲機正在田間作業。

        除了洋溢著幸福笑容的農戶,還有一抹“志愿紅”活躍在農田上。來自羅陽街道的農技服務“輕騎兵”有序分工,分別進行測量株高和行距株距、檢查清點莢果、查看莢果飽滿度、實收測產等。

        “如果能避免播種期多雨天氣的負面影響,相信產量還能更高。”博羅縣榮嘉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紹榮介紹,與一個月前預計的200公斤畝產量相比,此次測產的數據提高了約50%。“產量的提高離不開這些‘大家伙’的功勞。”他指著正在農田里作業的農機說。

        2023年以來,在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的指導與支持下,張紹榮接連引進了“粵油43”等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同時在耕、種、收等環節引入起壟播種一體化機、植保無人機、花生聯合收獲機等開展作業,推動花生提質增產,還有效降低作業成本。

        “經過此前的試驗數據與初步測算,花生機械化播種可實現均勻密植,產量比人工播種高50%,生產成本可節省約60%。”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林力夫介紹,“本造花生種植的作業細節還有提升空間,如果按照標準的技術模式開展,至少還能提高30%的產量。”據了解,該中心在花生品種的選育、播種、管理、飛防以及收獲等重點環節及時介入,通過良種、良機、良法的全方位支持,助力花生種植提質增產。

        農民種植積極性提高,“小田”并“大田”

        “有了這臺收獲機就方便多了,收花生不再像以前那么費腰。”在測產現場,承糧陂村村民黃水娣笑著說。

        據了解,以往花生的種植與收獲等重點生產環節主要靠人工,播種慢、采收難、用工多、勞動強度大、成本高。“以前花生機械化種植技術尚不成熟,很多農戶種花生都是‘自給自足’式的小面積種植。”林力夫介紹,由于耕種收等種植流程中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致使全縣花生種植產業存在種植面積較零散、規模化種植較少等問題。作為傳統的油料作物與經濟作物,花生種植的提質擴產能進一步推動糧油安全建設,助推農戶增收,“這也是我們推廣花生機械化種植技術的初心。”

        隨著便捷、高效、成本低等機械化種植優勢轉化為可見可觸的豐收景象,農戶種植花生的信心也得以增強。“產量的提升吸引了許多村民前來咨詢,目前已經有11戶農戶參與種植。”張紹榮介紹,為進一步提升農戶的積極性,以合作社為單位統籌對接種子、肥料、農機等資源,為農戶提供更便捷的選擇。隨著花生種植隊伍的壯大,村內越來越多“小田”合并為“大田”,為機械化種植提供了更多“一展拳腳”的空間以及更低的啟動成本。

        “土地連片化是進一步推廣種植機械化、實現產業規模化的重要基礎。”張紹榮說,后續將帶動更多村民開展花生種植,將花生打造為承糧陂村的特色產業。

        與此同時,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將持續收集各類農機在花生耕種收等環節中的問題與反饋,及時研究、提供相應解決方案,推動花生機械化種植技術落地見效。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編輯:鄭國瑞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