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的稻田里還蓄著水,細看有一尾尾小龍蝦在泥水中鉆洞出沒,儼然一幅靈動和諧的生態畫卷。這種蝦稻共作種養模式,成為博羅縣泰美鎮盤沱村的特色農業項目,可實現反季節小龍蝦錯峰上市,為當地農戶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進一步豐富鄉村產業,推動“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一畝田可養出三四百斤小龍蝦,與大產區錯峰供應
近日,記者在盤沱村蝦稻共作種養基地看到,成片的水田中,大部分稻谷已經收割。與本地常見稻田不同的是,這種蝦稻共作的稻田,水位比普通稻田要高一些,清澈的水中,偶見一尾尾小龍蝦在水中嬉戲。
小龍蝦個頭大活力足。
“白天小龍蝦都鉆到了洞里,晚上才出來活動。”董新培是蝦田的技術人員,來自湖北潛江的他有十幾年的養蝦經驗。他提著一桶撈起的小龍蝦,記者看到,桶里一尾尾小龍蝦色澤鮮亮、活力十足。董新培說,今年7月投放的一萬多斤蝦苗,經過3個多月生長,長成了一尾尾個頭飽滿的小龍蝦,目前已達到了上市標準。從湖北遠道而來的小龍蝦,在盤沱村不僅長勢良好,育苗成功率也很高,“育苗率達到90%,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很適合小龍蝦的生長。”
據了解,這種蝦稻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是泰美鎮今年剛引進的特色項目,通過小龍蝦反季節種養,與小龍蝦大產區實行錯峰供應。“到了冬季,湖北、湖南、安徽、江蘇這些小龍蝦大產區,水中冰封沒有了蝦獲,小龍蝦供應量少了價格就會上漲,而我們的小龍蝦這時候上市,價格能賣到五六十元一斤。”董新培介紹,反季節供應大大提高了本地小龍蝦的競爭優勢,獲取更大經濟效益。在這里,一畝田可養出三四百斤小龍蝦,僅小龍蝦的收益就有上萬元。
立體生態種養結合模式實現一田雙收一水兩用
“這里生態環境良好,水源充足,水質上佳,發展蝦稻共作具有先天優勢。”董新培說,小龍蝦對生長環境很敏感,在投入蝦苗之前,他們對稻田進行了綜合治理,減少農田的農藥化肥殘留。在種養期間,他們采用無農藥化肥的種養模式,而蝦稻共作田里的灌溉用水來源東江,水質達到了二類標準,因此出產的小龍蝦和稻米品質都屬上乘。
目前,盤沱村的蝦稻共作基地面積約為206畝。蝦稻共作的模式,將稻田單一的農業種植模式提升為立體生態的種養結合模式,可以實現一田雙收、一水兩用,不僅提升了農田資源的利用率與農產品的產出率,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優勢,同時也是一種有機循環的種養模式。稻田中的雜草、各類小蟲及微生物,是小龍蝦的天然餌料,而蝦的排泄物則能作為有機肥促進水稻生長。
將發展小龍蝦深加工產業
盤沱村毗鄰東江,水資源和農田資源豐富,發展現代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盤沱村以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進集體農田發包,把資源優勢變現。尤其是今年,因地制宜引進蝦稻共作項目,將相連成片的稻田發展為蝦稻共作基地,推動聯農帶農,提高經濟效益。
盤沱村黨支部書記張秀旺介紹,蝦稻共作模式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接下來將通過公司+農戶、總部+基地的模式發展小龍蝦產業,聯農帶農走蝦稻綜合種養致富之路。
在蝦稻共作基地旁,記者看到一片新平整的土地正待開工。張秀旺說,這里將建一個小龍蝦廣場,融合旅游觀光、餐飲等服務,以“上膳泰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契機,并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和預制菜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小龍蝦的深加工產業。張秀旺透露,盤沱村計劃以“一村一品”打造小龍蝦特色產業,結合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和配套農文旅產業,進一步推動盤沱村三產融合發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桃 通訊員泰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