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沱村開展蝦稻共作,一田實現“雙收”;樓下村,貝貝南瓜農業種植項目已初具規模;車村村,供銷農場項目每年為村集體、村民帶來分紅,還能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穿梭于泰美鎮每個鄉村,在迷戀鄉村顏值的同時,各鄉村產業展現的勃勃生機一樣讓人感動。為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泰美鎮結合“百千萬工程”,指導各村根據實際摸索符合自身村情的產業發展之路,穩步推進落實全鎮各村“20萬+”目標。
供銷農場聯農帶農,打造“供銷小鎮”
來到車村村,只見田野里一片綠意蔥蔥,村民正在地里勞作,忙著給苦瓜苗牽藤。村干部車共平告訴記者,在土地流轉之前,這一片苦瓜地基本都是撂荒地,有些長期撂荒,有些早造撂荒、晚造才耕作。在供銷農場項目落戶之后,村里流轉了這連片300畝的土地,讓土地有了新生命,帶來了新效益。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李嘉銘說,在連片流轉土地后,他們對土壤進行了相應改良,按照規劃種上各類瓜果。目前,這里已收獲了一季瓜果。望著曾經撂荒的土地收獲滿滿,村民心里都樂呵呵的。供銷農場閑時一般需要村里20個勞動力,忙碌時需要40個甚至更多,村民因此有了工作崗位,也有了一份新收入。車阿姨就是其中一個。“年紀大了,在外面也不好找工作。”她說,在這里勞作,每天約有150元收入,而且還能照顧家里,感覺蠻不錯的。
車村村村民正在地里給苦瓜苗牽藤。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車村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車碧鋒說,通過供銷合作農場的運營,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至少15萬元。同時,鼓勵中小農戶以土地使用價值或保底租金等多種形式入股合作社,以實現聯農帶農。
在樓下村,供銷農場則更早運行,目前效益進一步凸顯。樓下村供銷合作農場由樓下村供銷蔬菜專業合作社運營,通過土地流轉、撂荒地復耕等方式,盤活了近290畝土地,其中50畝作為農文旅農場,進行大棚種植,其余240畝主要種植水稻、甜玉米、辣椒、冬瓜等蔬菜和糧食作物。在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的同時,也同樣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以及農業科技支持。
接下來,泰美鎮還通過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將車村村供銷蔬菜合作社和樓下村供銷蔬菜專業合作社打造成為規模示范農場、功能型專業合作社,依托各企業社員優勢統籌農村資源,帶動土地入股、生產托管、訂單收購等聯農帶農模式,發展“企業+供銷社+村集體+農戶”的聯結方式,通過技術服務、產品收購、吸納就業等模式,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帶動農民共享發展成果。值得關注的還有,該鎮還將積極爭取各方政策支持,盤活農村閑置土地,推動供銷農場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打造“供銷小鎮”。
多渠道挖掘,各村找到增收之路
產業強,鄉村興。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實施為契機,泰美鎮摸準各村的實際情況,指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從而實現村集體增收,村民逐步致富。
盤沱村毗鄰東江,水資源和農田資源豐富,發展現代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把資源優勢變現成為關鍵。盤沱村以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進集體農田發包,引進蝦稻共作項目202畝,實現“一田雙收,一水兩用”的現代化農業優勢,推動聯農帶農,提高經濟效益,鞏固糧食生產安全。
日前,記者來到盤沱村,只見綠油油的禾苗下面不時會冒出一個個不停蠕動的紅點。該村黨支部書記張秀旺介紹,這相連成片的202畝稻田里,放養了約1.3萬斤小龍蝦,“蝦稻共作不僅互不影響,還能相互促進。目前,小龍蝦和水稻的長勢良好,預計收成都不錯。”
在全面摸清各村集體經濟收益現狀的情況下,泰美鎮穩步推進落實全鎮各村“20萬+”目標。其中,廣東供銷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運營有限公司的禽蛋初加工項目總投資約1100萬元,將開展禽蛋的分選、儲存及初級加工,助力車村村做大村級產業規模,帶動村民就業,實現增產增收;購買農機項目已完成結項,每年可為羅村村集體經濟創收4.3萬元;貝貝南瓜農業種植項目順利結項驗收,并設立新的試點貝貝南瓜種植補助項目,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提升產業聯農帶農成效,實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民持續增收;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達成合作,成立水產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設備入股方式,預計每年可為7個村集體經濟合計增收約75萬元。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泰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