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撒網,緊拉繩,煙霧里辛苦等魚蹤。魚兒捕船租重,捕魚人兒世世窮……”曾經,《漁光曲》唱的是舊社會窮苦漁民的艱辛生活。如今,博羅縣湖鎮鎮和睦村改寫了舊貌,唱響了新的《漁光曲》,引領村民增收致富。
在和睦村,一片片魚塘多了一番新景象,一根根水泥樁正拔地而起。不久后,這里將會建成一個光伏發電基地,實現“塘上發電,塘中養魚”的雙效益,引領村民走上“光明”致富之路。據悉,湖鎮鎮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主抓手,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因村制宜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讓村集體經濟“多點開花”,今年將助推全鎮所有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讓鄉村發展走上快車道。
湖鎮鎮和睦村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和睦村
光伏變“光扶”,村集體增收15萬元
“今年我們村新引進了一個光伏項目,主要是在1700畝魚塘上方鋪設光伏發電板,發展光伏發電。”和睦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建鋒介紹,該項目引進后,可為村集體帶來15萬元的收入,預計之后每年還將持續增加。此外,簽訂租賃合同的村民可以獲得每年1500元/畝的租金,今后每5年租金將在原基礎上增值10%,“既強了村集體經濟,又富了村民。”
張建鋒告訴記者,過去兩年,和睦村村集體收入在湖鎮鎮各村中排名靠后,主要靠房租、山地出租等。如何增加村集體收入成了許多村民的心結。去年,張建鋒外出參觀學習找到了答案。“我們村魚塘面積大,如果把它們利用起來,引進光伏項目,這不是一舉兩得?”于是,他主動找到廣東能源集團,商量合作開發光伏發電項目。
如今,該項目正有序施工中,預計今年10月可進入并網階段。接下來,和睦村還將聚焦發展觀光旅游,充分利用環庫碧道途經和睦村的優勢,為村集體增收更多個“15萬元”。
水心圍村
引入“源頭活水”,村集體增收10萬元
與和睦村一樣,在湖鎮鎮南邊,水心圍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呈現了新氣象。
“2021年,我們首次踏入‘10萬+’行列。”水心圍村“第一書記”盧偉奇說。原來,之前由于沒有產業,單薄的村集體經濟一直被村民“詬病”。這種窘迫的局面在2021年迎來轉機:水心圍村被列為博羅縣扶持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之一,獲得50萬元啟動資金。有了這個“源頭活水”,該村通過探索村企增收新模式,實現了村集體收入從起步時的低收入到2021年全年收入“10萬+”的蝶變新生。
“今年,我們還盤活了10畝用地,以土地入股,一家鄉賢企業建廠房,每年從中分紅獲利。”盧偉奇介紹,該企業主要是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發展勢頭良好,投產后預計每年可以分紅10萬元。另外,水心圍村依托外出鄉賢企業,逐步盤活1000多畝的山地用于中草藥種植,激發內生動能的同時,也將為村民提供更多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盧偉奇說,眼下的探索只是起步。水心圍村擁有100多畝連片池塘,目前該村正計劃完善周邊配套設施,走農旅融合路線。“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我們水心圍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新作塘村
加快盤活土地資源發展蔬菜產業
離開水心圍村,記者驅車大約15分鐘,來到了湖鎮鎮新作塘村。村里成片的豆角、苦瓜等蔬菜長勢喜人,村民穿梭在田間地頭忙著采摘,豐收的喜悅洋溢臉上。“可別小看這些蔬菜,這可是我們村接下來發展的重頭戲。”該村村委會副主任林健輝說。
林健輝介紹,2021年,新作塘村村集體收入為105萬元,連續兩年突破百萬元,“其中光大項目占近60萬元。”2011年,光大項目落戶該村。隨著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提高。2020年,加上村里部分土地以及大棚出租,村集體收入突破百萬元,并在2021年基本保持持平。
新作塘村并沒有滿足于眼前的成功,他們又把目光瞄準了蔬菜產業。林健輝介紹,該村共有水田1000多畝,其他耕地2000多畝,擁有良好的種植基礎。2020年該村獲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蔬菜),為他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注入了“強心劑”。接下來,新作塘村將緊抓鄉村振興機遇,加快盤活土地資源,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同時,依托廣東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生態旅游,進一步壯大村集體收入。
精準施策
將探索實施集體經濟“10萬+”激勵機制
在湖鎮鎮,各村都在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該鎮通過不斷強化黨建引領,著力構建以黨建為統領的組織帶動,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有力促進了一批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行穩致遠。
今年,該鎮還將探索實施集體經濟“10萬+”激勵機制,破解村級組織“干好干壞一個樣”難題,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助力鄉村振興。同時,結合兩條“黃金旅游線路”布局,在保護好耕地和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因情制宜、因地制宜,落實“一村一策”,為建設美麗富強高質量發展新湖鎮努力奮斗。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侯婉怡 賀小山 通訊員周素婷 曾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