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多道瀑布流泉!羅浮山之“五絕”,你知道多少?

      [報料熱線] 2831000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羅浮山之春,群山霧氣繚繞,碧叢滿眼,飛瀑鳴泉,游客絡繹不絕。羅浮山上,道、釋、儒三家長期繁衍共存,寺廟林立,史跡眾多,從葛洪到黃野人,從蘇東坡到徐霞客……眾多方士名家“南睹羅浮春”,成就可圈可點的人文風景。

        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元代畫家王蒙平生杰構《葛稚川移居圖》,展現東晉道教丹鼎派創始人之一、醫藥學家葛洪攜子侄徙家羅浮山的情景。 這是公元327年的羅浮山,葛洪至羅浮山隱居,與妻子鮑姑在山中云深之處,遍嘗百草,施藥于民,活人無數,又研內外之丹,體抱樸歸一之理,將生命之長春與道德之修煉,個人之延年益壽與社會之和諧安泰結合起來,對道教進行改革,使之進入一個更高境界。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還啟發了后世的中醫科學家屠呦呦研發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從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羅浮山擁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流泉980多處,“山山瀑布,處處流泉”,繪就一幅綺麗圖景。 

      羅浮山風光。

        羅浮山有980多道瀑布流泉

        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植被豐富,水源眾多。

        羅浮山最大的水流為羅水與浮水。羅水源自佛子坳東丫髻山下,東南流4公里合桃子園水,又東南3公里合鹿角坑水,流1公里合分水坳東流諸水合石洞水,折西南流至瀾石圩,東過釣魚臺,東南至大田,合橫河,是為羅水。而浮水自佛子坳西茶山西流,合流云斜、白水門諸水過酥醪觀前至下陂出水口峽入增城縣界,曲折而西南復流入縣界,經道姑田至跳魚石,復西南流至歐陽洞,折東而西南分為二支:一南流至紅花地經石灣尾入東江,一南流過鐵場入里陂水合西沙河至石灣入東江——這支水流繞羅浮山北面而達羅浮山南面,清《一統志》所謂:浮水在縣西者,即此。

        山為水之魂,水為山之靈。山使得大地不再單調,而水使得山彰顯更多的活力,透露出無限靈氣。羅浮山由不透水的花崗巖地層組成,山體切割程度大,有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又有980多道瀑布流泉,形成“山山瀑布、處處流泉”勝景。

        在羅浮山,有五絕說,分別為“飛云”“峰巒”“泉瀑”“巖石”“碧叢”。“泉瀑”成為羅浮山一絕,當之無愧。

        羅浮山之美,首先在山水。當游人駐足于海拔1269米的羅浮絕頂——飛云頂,一時間仿若進入天庭,聽到的是悠悠然飄來的天籟之音,看到的是江畔景色,縱橫阡陌盡收眼底。鳥瞰腳下四百峰巒,眾山峰在云霧繚繞中忽隱忽現,令人心境豁然暢快。

        羅浮山有三大名泉

        羅浮山地下水豐富,從巖層深處噴涌而出的泉水如卓錫泉、長生井泉、釀泉、艮泉、通靈泉、酒泉、洗耳泉、交飛泉等,它們都是上乘的泉水,其中,卓錫泉、長生井泉、釀泉被稱為羅浮山三大名泉。

        羅浮山最著名的泉水當推卓錫泉。該泉原在羅浮山寶積寺、梁景泰禪師駐錫處伏虎巖(小石樓南的伏虎巖)下,在長方形的石盆中涌出,味極甘洌。卓錫泉“汲之隨涌,竭之隨注,積雨不盈,大旱不涸”。北宋紹圣元年(1094)九月,南貶惠州的蘇東坡登上羅浮山寶積寺,寫下《書卓錫泉》,稱:“余來嶺外,自揚子江始飲江水,及至南康,江益清、水益甘,則又知江南賢于江北也。逾嶺入清遠峽,水色如碧玉,味亦益勝。今日游羅浮,酌景泰禪師卓錫泉,則清遠水又在下矣!”蘇東坡還點出“嶺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虛出也。”此后,卓錫泉歷代均有名人品題,認為是嶺南第一泉。

        相比卓錫泉的高遠,位于沖虛觀內的長生井泉水則觸手可及。沖虛觀內有一口長生井,由康熙年間道士張妙升(云仙)所鑿,甘洌清甜,據稱能治百病,今人經反復進行化驗的結果說明:長生井泉水出露于羅浮山斷裂帶北側,屬含鋅重碳酸鈣型水的優質飲用天然礦泉水,不少港澳同胞和東南亞華僑參拜沖虛觀時,都以能帶回一點“神仙水”為幸事。

        釀泉位于酥醪觀朝斗臺下,山勢龜裂,水流出,名為釀泉。釀泉水所釀的酒,醇香味美,有關的神話傳說不少。最著名的傳說是釀泉為秦朝安期生與神女飲酒之處。“玄邱玄碧之香釀成甘露,為酥為醪之味散之味散于諸天”,“酥醪”之稱由此得名。自始不少騷人墨客到此飛觸醉月,留連忘返。傳說唐朝韓愈、宋朝蘇東坡亦慕名來此拜飲釀泉。

        羅浮飛濤霓裳

        泉流奔注為澗、為溪,匯流下瀉為瀑布。羅浮山瀑布,猶以白石漓、白水門、黃龍洞3處瀑布為著。

        白石漓瀑布是嶺南最奇麗壯觀的瀑布,這座瀑布深藏于桃子園大坑盡頭,五馬歸槽諸水流經于此。該處巨石壁立千百尺,兩岸夾峙,巨藤灌木叢生,遮天隔日,石氣森然。飛瀑從87米高的懸崖飛瀉而下,冒石落為三疊,一疊一噴,一噴一瀑;飛灑漂霄,如銀河落天,白虹飲澗。水花怒發,散為煙霏,空空蒙蒙,隱隱隆隆,百步之外,衣履欲濕。

        白水門瀑布則被稱為“廣東最大的瀑布”。羅浮山五馬歸槽、撥云寺北2.5公里為白水門,有石池寬20米,五馬歸槽水流匯于池,再從100米高的崖頂直瀉騰飛三級而下,《太平御覽》稱“羅浮山有石鍋,容千余斛,溢為瀑布。”遙望白水門瀑布,“飛泉直下三千尺,十里吹來毛骨寒”,頓覺天地之飄渺。仲夏酷暑,游人至此,猶如十月深秋,涼風習習,暑氣全消。

        黃龍洞的黃龍瀑布也極其壯觀。黃龍洞地勢高險,大石樓、獅子、孤青諸峰,連峰急下,東澗、西澗從洞后陡落數十米,交注于山足,從滌塵橋流過,在流杯池稍一停頓,隨即瓢潑撒灑,直下百尺斷崖,猶如從天而降,蔚為奇觀。

        與黃龍洞瀑布齊名的水簾,舊志稱其“布水闊十丈”,雖然地勢較平緩,水流沒有那么急促,但也是飛濤霓裳,讓人感受水的力量與靈動。

        釀泉釀出米酒

        有關羅浮水的故事和典故,枚不勝舉。

        古人云:“水乃酒之血,水乃酒之魂。”要釀出好酒,少不了當地好山好水,羅浮山當地人釀得一杯好酒,釀酒的泉水,尤其是以酥醪觀釀泉為著。

        酥醪觀釀泉是該觀一景,泉旁石上刻有“釀泉”二字。從石壁間留出的山泉匯入一個巨大的葫蘆型酒壺,再從壺口流出。景點詩意而形象,到酥醪觀的游客都會在此捧飲釀泉水。清代惠州知府吳騫在《惠陽山水紀勝》中記載:“酥醪村往時多賣酒家,與麻姑峰下酒田并為山中勝地。”清代詩人易順鼎有詩云:“北有酥醪觀,南有賣酒田,我疑羅浮君,乃是古酒仙。靈山能醉人,與酒同芳鮮。”時至今日,羅浮山下人家依然保留著釀酒的傳統。

        惠州民間有取“七夕水”的風俗,認為“七夕水”甘甜不腐。當羅浮山釀酒泉水遇上七夕,那就是一水難求。每年七夕前夜,到醪觀釀泉取水的人將取水點圍得水泄不通,除了本地村民,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的游客也常常加入了取水大軍,他們帶著大小容器,在七夕前一晚子時至卯時汲取釀泉。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分享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