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老戰士念著的文體樓終于建起來了

      原標題:

      半個世紀,老戰士念著的文體樓終于建起來了
      陳橋頓夫婦捐資二百六十多萬元建成河背村文體樓

        最近,仲愷高新區瀝林鎮泮瀝村河背村民小組迎來了一件大喜事——村里,蓋起了一棟文體樓。

        河背村文體樓高三層,建筑面積470平方米。功能上,文體樓集辦公、集會、娛樂和科普等于一身,可謂“五臟俱全”;外觀上,大玻璃窗配上高檔的花崗巖,很是氣派……

        關于河背村文體樓,大家都知道的是,這棟樓是由村里的鄉賢、“中國好人”廣東省橋勝集團董事長陳橋頓及其夫人朱素蕓共同捐資260多萬元建成。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棟樓建成的背后,是幾名老戰士心心念念的期盼,以及陳橋頓跨越半個世紀對這份期盼的回應。

        跨越半個世紀的心愿

        鐵皮房變成了高標準文體樓

        河背村以前沒有文體樓,承擔相應功能的只有一間簡易鐵皮房。河背村民小組共有70戶173名村民,平日里村里選舉投票、重大決策都在簡易鐵皮房里進行。而建一間文體室,則是村民們一直以來的期盼。

        “1993年,在進行村莊規劃時,現在文體樓所在的位置就是特地留出來蓋文體室的。”河背村民小組長溫凱航說。但是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最終只是蓋上了一間鐵皮房。剛開始也能湊合用,但時間長了,鐵皮腐蝕生銹、墻體漏水,于是“想要一間文體室”的念頭在村民心中愈發強烈。

      文體樓圖書室。

        作為鄉賢,每年重大節日,陳橋頓夫婦都會宴請村中老人,倡導孝老愛親之風。2020年,夫婦二人宴請村中老人時注意到了鐵皮房的“窘迫”,在向村民小組了解情況后,決定為村民們蓋上一間文體室。

        對于文體室的建設,陳橋頓毫不吝嗇。

        從最開始只建一間文體室到敲定三層規模的文體樓、從最開始預算的150多萬元到后期不斷追加到260余萬元……設計方案改了又改。最終,河背村文體樓于2022年8月3日開工建設,并于2023年8月9日竣工。

        誰也不知道,建好這棟樓,還是陳橋頓年少時的一個心愿。

        “那是1970年,當年的我17歲。”陳橋頓說。那時,村里“流行跳舞”。好幾次,大家“跳舞”的時候,突遇大雨,東江縱隊老戰士溫家輝,抗美援朝老兵張東年、邱石穩,民兵排長陳石桂、溫月德等一批人跑到屋檐下躲雨。大家一邊擦著頭上身上的雨水,一邊感嘆:“要是村里能有一間文化室就好了,可遮太陽又能避雨還能擋風避寒。橋頓,我們這代人就沒能力做這件事了,以后就靠你們這代人了。”

        在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老戰士們無意中說出的這句話,陳橋頓卻聽在耳里記在心中:“以后我有能力了,一定要給村里蓋一間文化室。”

        一句內心的承諾,跨越半個世紀終于實現——河背村文體樓終于建起來了。

        傳承紅色精神

        用一棟樓講述河背村紅色故事

        硬件建起來后,如何對村民進行精神上的引導,陳橋頓也沒少花心思。

        “我們河背村是一個革命老區,但是以前的紅色故事沒有人去梳理、去傳承,現在的孩子們不是很清楚,這讓人十分痛心。”陳橋頓講了一個故事。早些年,他去村里的小學,問孩子們“什么是犧牲”,天真的孩子們講不清楚,只回答說“死去的人就是犧牲了”。這樣的情景,讓他深深反思——“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還不夠,遠遠不夠”。

      4米高的黃蠟石擺在河背村村口,上書“革命老區河背村”。

        實際上,河背村是有很多紅色故事的,小時候陳橋頓經常能夠從父輩口中得知。“故事發生在1942年,那一年日軍抓壯丁,拿著槍脅迫不少民眾擔任運輸員,從大亞灣挑鹽巴、糧食送到廣州。”陳橋頓說。當時,侵華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東江下游各縣相繼淪陷。惠州軍民同仇敵愾,和日軍英勇抗戰。陳橋頓的父親陳石桂和溫家輝、張東年、邱石穩一起,在運輸隊伍途經河背村時,趁日軍押送人員睡覺的工夫,將日軍的槍偷藏在水田里,隨后偷偷溜走,解救了不少運輸人員。醒來后的日軍怒不可遏,派來飛機對河背村進行了轟炸。

        “文體樓后面有塊地,直接被炸成了一個水塘,上個世紀90年代,還挖出來不少彈片。”陳橋頓說,這些紅色故事,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能夠讓后輩汲取精神力量的。為了讓村民重視紅色教育,陳橋頓在蓋好文體樓后,花錢買來了一塊4米高的黃蠟石擺在河背村村口,上書“革命老區河背村”。

        “傳揚紅色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傳承紅色文化 振興革命老區”……走進河背村文體樓,一股紅色文化的氣息便撲面而來。“我是一名退伍軍人,看到這些畫像和字特別親切,這對宣揚我們革命老區也是有幫助的。”村民溫碧冬告訴記者,他的女兒年僅3歲,每次走進文體樓都會纏著他,要他講抗戰的故事。

        河背村的文體樓建起來后,陳橋頓想要舉辦一個簡單的啟用儀式。“我想告訴更多的人,河背村是一個革命老區,希望大家能夠重視紅色文化的挖掘,講好我們河背的紅色故事。”

        助力“百千萬工程”

        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在一樓的茶臺處,河背村的老少聚在一起,飲茶聊天共話村里發展;旁邊的圖書室內,孩子們正聚精會神看書;二樓的會議室也沒閑著,被寫作業的娃們“征用”了;三樓的乒乓球室,正在你來我往激烈“決斗”中……

        雖然建成僅僅幾個月,河背村文體樓卻已然成為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每天吃過晚飯,附近的村民都會到這里來運動、打球、看書,或者只是放松身心坐下來嘮嘮嗑,全村老少,都能在這里找到樂趣。

        村民張運桂喜歡散步,在文體樓建設過程中他便沒事就過來看看,關心一下工程進度。建好了之后,他更是這里的常客。“平時我們都聚在別人家聊天,有時候也怕打擾別人。蓋了文體樓后,我想幾點來就幾點來。”張運桂告訴記者,現在的文體樓,就是大家的“情感交流所”,有事沒事大家都默契地往這里走。“一個村民小組能有這么大棟文體樓,那么寬那么漂亮,心里很有幸福感。”

      村民在文體樓打乒乓球。

        文體樓的建成也改變了村民溫碧冬的生活習慣。“我以前不愛運動,因為村里沒有運動場所,要跑去別的村,又覺得有些麻煩。”溫碧冬說,現在村里一下“冒”出了很多乒乓球高手,只要有空,他都會到文體樓玩上幾局,日子像是多了一個“寄托”,“文體樓讓村里更有生活氣息了。”

        “河背村文體樓很高大上,村民小組有這么氣派的一棟樓,在整個仲愷都是很少見的。”瀝林鎮泮瀝村婦聯副主席鄧細清說。文體樓的建成,不僅讓村民茶余飯后有了好去處,“辦好事”有了好地方,更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讓整個村民小組更有凝聚力,為“百千萬工程”助力。她透露,目前,泮瀝村正在和瀝林鎮文化站對接,希望能夠爭取到鎮的支持,進一步充實河背村文體樓的圖書室。

        河背村文體樓成為了村里的“打卡點”,捐贈人陳橋頓的名字自然最常掛在了村民的嘴邊。

        “陳橋頓自己過得好,也沒有忘記村里,他是我們村民學習的榜樣。”張運桂告訴記者,作為本村村民,他對陳橋頓十分了解。陳橋頓不僅擁軍優屬、扶貧濟困,還情系家鄉,支持泮瀝村的新農村建設。

        積極回饋社會

        30多年累計捐贈3000多萬元

        記者了解到,改革開放給陳橋頓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大舞臺,他于1985年開始創業,于1993年組建廣東省橋勝集團有限公司。在他的帶領下,橋勝集團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年提升,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財富就像肥料,播撒出去才更有意義。”自己富裕了,陳橋頓就開始積極回饋社會。30多年來,他累計向社會捐款3000多萬元。對于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瀝林鎮的建設,陳橋頓更是不遺余力。

        1988年,陳橋頓就出資將破舊的瀝林鎮泮瀝小學修繕一新。每年重大節日,陳橋頓還會到瀝林鎮敬老院慰問老人,為院里60多位老人每人每月送上水果費。同年,陳橋頓出資在家鄉瀝林鎮泮瀝村舉辦了農民運動會,豐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前,一到了農閑時分,村民就顯得無所事事,因為醉酒而引發的打架斗毆事件時有發生。”陳橋頓說,為了引導村民健康生活,村里不定時舉辦籃球賽、乒乓球賽,沒事就一起打打球。時間久了,村里喝酒打架的現象少了,一些村民之間的矛盾也在球場上化解于無形,當地民風悄然發生了變化。從1988年開始,村民運動會在陳橋頓的支持下連續舉辦了32屆。

        “當初我就承諾,只要我的企業能辦下去,水果費我就會一直給下去,運動會我會一直辦下去。”陳橋頓說。35年過去了,20元的水果費變成30元、50元,敬老院里的老人們一直享受著這樣的照顧。

        80年代末,陳橋頓聽聞村里的泮瀝小學辦學存在困難,孩子沒錢上學,老師工資也低。那時他的生意才剛起步,手里的錢也不多,卻在1988年毅然設立“橋勝獎教助學基金”,幫助困難師生。“只要企業不倒閉,我就會一直資助下去。”至今,陳橋頓連續35年為泮瀝小學資助教助學金。多年來,他還在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內蒙古、四川、河南等地資助了100多名學子,并在廣西柳城捐資修建小學,捐資給惠州各地學校,捐款修橋筑路,捐贈物資到全國各地災區等。

        在關心家鄉建設的同時,陳橋頓還高度重視擁軍優屬工作。1993年,陳橋頓的企業正式成為軍民共建單位。每年的建軍節、國慶節、春節,陳橋頓都組織人員到駐軍部隊慰問、聯歡,并出資400多萬元幫助部隊解決了許多訓練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

        2004年初,他更是通過瀝林鎮政府向全鎮民營企業主發出倡議,號召有實力的民營企業主自愿與軍烈屬結成“擁軍優屬聯系戶”,采取“一幫一”“多幫一”“一幫多”等形式,助力幫扶的軍烈屬脫貧致富。

      文體樓建成前是一間鐵皮房。

      建成投用的文體樓。

        村民張俊杰說,河背村文體樓蓋起來了,河背村的革命精神也將一代代傳承下去,陳橋頓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引導和激勵村里的年輕人,“我們都會向他學習。”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朱金贊 黃鑫威

      編輯:洪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