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邱舒婷 魏怡蘭 通訊員李明霞)風吹稻浪,稻谷飄香,又到一年收獲季。7月23~25日,在仲愷高新區潼湖鎮崗里村,阡陌交錯的金色稻田與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村落相映成趣,一臺臺稻谷收割機在稻田里穿梭忙碌,一茬茬水稻順利完成割稻、脫粒、揚場、入袋等采收環節,呈現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潼湖鎮崗里村阡陌交錯的稻田。 惠州日報記者邱舒婷 通訊員李明霞 攝
“從收割情況來看,大豐收了。我們早稻種了近300畝,用收割機來收,3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成。”望著一片片“低著頭”金燦燦的稻子,惠州市萬聚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喜笑顏開。她介紹,該合作社水稻耕作已全面實現機械化,耕種全程使用無人機噴藥,機器種植、收割水稻,不僅節約了時間成本,還實現增產增收。據悉,潼湖鎮早稻種植面積1850畝,目前已收割1150畝,平均畝產800斤。
記者了解到,為調動農民種植水稻糧食作物的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潼湖鎮出臺了糧食生產獎補方案,對水稻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種植戶,每畝獎補400元。同時,加快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力度,在發放補貼過程中,要求享受補貼的對象確保耕地不撂荒,確保地力不降低。截至目前,潼湖鎮已發放糧食生產補貼35.092萬元、2022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06.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