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題:銘記光輝歷史 續寫強軍新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回望與思考
新華社記者李學勇、黎云、張汨汨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強軍征程一路向前。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這是一支中國共產黨親手締造的隊伍。這是一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武裝。
人民軍隊一路走來,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是保衛紅色江山、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柱石,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進入新時代,人民軍隊依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要求,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為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提供戰略支撐,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提供戰略支撐,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提供戰略支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站在新的起點上,回望偉大征程,感悟歷史啟示,人民軍隊必將續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壯美篇章。
黨指揮槍,固本強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拉開了我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奮起的力量。南昌起義連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許多地區的武裝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90多年歷經硝煙戰火,90多年一路披荊斬棘,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
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始建于清代的協盛和雜貨鋪,是一座前店后作坊的小商鋪,青瓦的屋面,木架的前檐。
1927年9月29日夜,就在這間雜貨鋪里,毛澤東提出了改造舊軍隊、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整編部隊、實行民主和支部建在連上,為黨領導軍隊提供了政治上、組織上的保證,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由三灣改編奠基,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艱苦探索得來的建軍治軍寶貴經驗。
南昌起義后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在這次后來被稱為“八七會議”的會議上,毛澤東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給正處于十字路口的中國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
1929年12月,紅四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會議的重要內容,是指出了“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這個軍隊必須服從于無產階級思想領導,是人民革命斗爭和根據地建設的工具。
抗戰時期,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
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明確宣示:“我們是偉大的人民解放軍,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
這是黨在領導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實踐中,形成和確立的結構縝密、內容豐富的根本制度。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就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都做過重要闡述,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不斷得到發展和升華。
2014年10月,還是在古田,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強調: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鑄牢軍魂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實現形式,在黨領導軍隊的一整套制度體系中處于最高層次、居于統領地位。必須堅決貫徹軍委主席負責中央軍委全面工作、領導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決定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的要求,落實到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各領域全過程。
全面重塑、重整行裝。今天的人民軍隊,思想上堅定追隨,政治上絕對忠誠,行動上緊緊跟上。廣大官兵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確保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確保人民軍隊永葆性質、宗旨、本色。
崢嶸歲月,無論軍隊建設內外環境怎么變化、軍隊組織形態怎么調整,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絕不動搖,人民軍隊始終沿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奮勇前行。
理論武裝,立根鑄魂——確保我軍始終在黨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海拔799.6米的朝鮮樸達峰,山高陡峭,林木茂密,一條公路從山腳東側穿過。
70年前的那個夏天,志愿軍班長柴云振在全班戰士犧牲之后,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孤守樸達峰陣地一天一夜,彈盡糧絕、身負重傷,昏死在陣地上。
是役,柴云振全班殲滅敵軍200余人,搗毀敵指揮所1處,不僅收復了3處陣地,還保衛了志愿軍前線指揮所和野戰醫院。
柴云振給來家中探望、即將啟程奔赴軍營的新兵們講述戰斗故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英雄并不是天生的,歷史告訴我們,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英雄輩出、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發展壯大,關鍵是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追求。
即便是在長征最艱難的時期,紅軍還堅持開辦流動紅軍大學,一邊行軍,一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官兵頭腦,把紅軍凝成了無堅不摧的鐵流隊伍。
有了科學理論的引領,一個個放牛娃、學徒工、童養媳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成長為優秀的革命戰士,同仇敵愾參加全民抗戰,百帆齊發橫渡長江。
這,就是思想的偉力。
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為我軍不斷發展壯大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始終堅持把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軍作為首要任務,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根本指導地位,引導官兵立根固本,真正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努力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
陸軍某部“大功三連”官兵利用訓練間隙組織理論學習(2016年9月21日攝)。新華社發(原俊敏攝)
40多年前,“大功三連”官兵在國防施工一線的坑道里,點著煤油燈學習黨的創新理論;40多年后,連隊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建連育人,深入系統學、結合實踐悟、融入工作用,鍛造“四鐵”過硬連隊,連隊建設全面過硬、保持先進,先后圓滿完成改制換裝、實兵演習、搶險救災、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重大任務。
“確保我軍始終在黨的旗幟下勝利前進。”一個先進連隊的成長軌跡,是全軍部隊深化理論武裝、鑄牢軍魂、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的生動縮影。
奮斗新時代,人民軍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向著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闊步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堅強的戰略支撐。
備戰打仗,矢志打贏——要扭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
2021年4月,習主席來到湘江之畔。
回望那場中國革命史上的悲壯一戰,他指出:“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攻堅克難,豈獨湘江血戰。從南昌城頭的槍聲,到井岡山、鄂豫皖的星星之火,從打擊日本侵略者到推翻蔣家王朝,從“跨過鴨綠江”到建設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光輝歷程,亦是一路頑強拼搏、迎難而上的奮斗歷程。
血與火的考驗,錘煉出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氣質品格;血與火的考驗,也錘煉出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膽魄。
帶著這樣的血性,人民軍隊發出“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帶著這樣的膽魄,人民軍隊“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一路走來,在鐵血硝煙中愈戰愈勇,越打越強。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守衛和平,是軍人的職責。承平日久,也是對軍人的考驗。
演訓中,火箭軍某旅在發射場進行夜間火力突擊演練(資料照片,多重曝光)。新華社發(劉明松攝)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
統帥發出的“勝戰之問”振聾發聵。
“要扭住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戰斗力標準是什么、戰斗力現狀怎么看、戰斗力建設怎么辦……這場“戰斗力標準大討論”堪稱“軍事領域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全軍上下共議戰斗力,凝聚起練精兵、謀打贏的高度共識:
——能打仗、打勝仗始終是這支軍隊的強軍之要。戰斗力是唯一的根本的標準。
——面對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必須刮骨療毒、壯士斷腕。
2015年末,伴著一場瑞雪,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動員令響鼓重槌,傳檄萬里。
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神州大地,上演著和平年代大規模的部隊移防換防、轉隸,上演著影響深遠的大調整、大融合。舊番號光榮走進軍史館,新公章印出鮮紅履痕,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改革,讓一切戰斗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創新,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
2018年新年伊始,中央軍委隆重舉行開訓動員大會,習主席一身戎裝登上主會場校閱臺,向全軍發布訓令:
“全軍各級要強化練兵備戰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從指揮員到戰斗員、從機關到基層、從部隊到院校,全軍上下聞令而動、遵令而行,深入推進實戰實訓、聯戰聯訓,加強檢驗性、對抗性訓練,加強應急應戰訓練,廣泛開展以崗位練兵排序、綜合檢驗拉動、體系作戰演練為主要抓手的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大江南北的座座演兵場,戰鼓催征、硝煙四起、鐵甲奔涌、戰艦馳騁、戰鷹呼嘯,一幅氣勢恢宏的新時代大練兵畫卷正在波瀾壯闊地展開。
這是一次未知海域、未知態勢、未知空情的飛行——中國空軍某部飛行員劉銳與戰友駕駛轟-6K戰機,飛向西太平洋遠海訓練。
他們克服種種干擾,到達指定空域。海天一色,沒有任何參照物。劉銳把手持導航儀放到前窗玻璃上,拍下一張照片。“中國空軍第一次在這個經緯度上存在。”
前出西太、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繞島巡航,幾年間,中國空軍持續開展多次遠海遠洋訓練,在練兵備戰中不斷飛出新航跡。
重大軍事斗爭實踐背后,是戰略能力的提升,是戰略態勢的演變。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新時代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
崛起之中國,需要放眼世界的戰略目光;今日之軍隊,需要胸懷天下的戰略考量。
從北國邊陲到南國海疆,從西部高原到東海之濱,新時代的軍事訓練呈現出振奮人心的壯闊場景——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某型輪式裝甲輸送車進行車載煙幕實彈射擊訓練(2021年1月4日攝)。新華社發(張毛攝)
鐵流滾滾,陸軍多支精銳部隊輪番鏖戰;巨艦犁波,海軍多支編隊互為對手多維對抗;云海蒼茫,空軍戰鷹雷霆突擊;深山密林,火箭軍一枚枚新型導彈劍指蒼穹……
扭住強軍之要,鍛造精兵勁旅。在黨的領導下,人民軍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不忘初心,造福興利——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湖北告急!武漢危急!人民需要人民軍隊!
武漢火神山醫院里,34名一線抗疫人員舉起了拳頭:“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短暫的火線入黨宣誓儀式結束后,人民軍醫穿上防護服,堅定地走進了“紅區”。
最后一批回撤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向火神山醫院敬禮告別(2020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自誕生之日起,人民軍隊就始終把自己的使命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秋收起義中,起義部隊沒有繼續使用國民革命軍的稱謂,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公開宣示自己是一支代表人民利益的武裝力量。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是人民軍隊的神圣職責。
1944年9月,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以《為人民服務》為題,發表了對全黨全軍影響深遠的演講。
“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為人民服務”5個字,始終鐫刻在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的心中。
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每當危難來臨,人民子弟兵不忘初心,一次次逆行出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解放軍某部派出多批直升機來到地震重災區汶川縣映秀鎮,及時搶運傷員(2008年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90多年來,這支軍隊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堅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90多年來,這支軍隊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90多年來,這支軍隊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翻開人民軍隊的歷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
在慶祝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強調指出:“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
“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進入新時期,人民軍隊始終將“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當成檢驗革命軍人是否真正踐行宗旨的“試金石”。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人民子弟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視駐地為故鄉、視群眾如親人,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精準扶貧行動,成為脫貧攻堅特殊戰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統計,全軍共定點幫扶4100個貧困村、29.3萬貧困戶、92.4萬貧困群眾;援建113所貧困縣縣級醫院、156所“八一愛民學校”、1544所小學和幼兒園;結對幫建3468個貧困村黨支部、貧困村衛生室1458所,推薦5100余名優秀退役軍人擔任“兵支書”“兵委員”。
習主席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強調:“全黨同志都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戰爭形態深刻演變,但人民戰爭的偉力來自于人民的偉大力量的真理沒有變,軍民魚水情不斷續寫新的時代篇章。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軍隊時刻把人民放在心頭,永遠做人民子弟兵,有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
作風優良,永葆本色——我軍要強起來,作風必須過硬
井岡山茨坪西南面荊竹山,有一塊長3米、寬2米的“雷打石”。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進入井岡山。上山前,他站在這塊大石上,鄭重宣布了三條紀律:行動聽指揮;打土豪的款子要歸公;不拿農民一個紅薯。
這,就是人民軍隊“三大紀律”的雛形。
一直以來,人民軍隊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紀律嚴明是黨領導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人民軍隊歷來以作風優良、紀律嚴明著稱于世。老紅軍劉月生生前曾回憶,長征途中,糧食只能分散給官兵攜帶,但每天只能吃定量分配的個人分量。那么艱難,紅軍戰士寧愿餓死,也不會偷吃身上背的糧食。
90多年來,人民軍隊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很重要的就在于始終保持了老紅軍的傳統、老八路的作風。
進入新時代,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能否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成為了重大而現實的課題。
2021年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大會開始前的飛行慶祝表演(2021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高潔 攝
“我軍要強起來,作風必須過硬,否則就容易垮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主席將作風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緊抓不放。
“要把改進作風工作引向深入,貫徹到軍隊建設和管理每個環節,真正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夯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習主席對加強作風建設、保持人民軍隊長期形成的良好形象高度關注、念茲在茲。
重樹作風形象,強力正風反腐,有效解決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突出問題——正風肅紀反腐之路上,留下了一道道“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歷史記憶,也留下了“永遠在路上”的深沉思索。
紀檢、巡視、審計——三把“利劍”高懸,劍鋒所指、震懾常在,正風反腐標本兼治、精準發力,監督執紀問責的“螺絲”越擰越緊,歪風邪氣無處隱匿,潛規陋習難以遁形,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壓實不敢腐的底線、劃明不能腐的紅線、筑牢不想腐的高壓線——“三條線”并舉,聚線成網、多維發力,懲治的震懾力、制度的約束力、教育的引導力高度統一,構建起管長遠、治根本的正風反腐大格局。
作風改到深處,最有效的是法治,最管用的是制度。人民軍隊建設各個領域的法規制度密集出臺,特別是圍繞依法治官、依法治權這個關鍵,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作風就是形象,紀律顯示力量。只有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才能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正是由于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覺悟基礎上的革命紀律,人民軍隊始終是高度團結統一的戰斗集體,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這既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心靈守望,更是一場不忘初心的行動接力。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書寫了一支雄師勁旅不斷取得輝煌勝利、建立偉大歷史功勛的輝煌篇章。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已深深印在廣大官兵心中:“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