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穩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繼續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改革發展取得新的成績。”在22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說。
2020年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14%
近期,金融管理部門針對螞蟻集團等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出臺了規范性措施,開展清理整頓。對此,梁濤表示,這些措施與支持民營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完全是一致的,不會影響相關企業的正常業務發展。銀保監會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地與包括被約談企業在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變、力度不減。
“金融監管部門一直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引導金融機構為民營經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梁濤說,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應該客觀分析,既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跟民營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有一定關系。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制度舉措,對不同情況民營企業融資分類施策。
比如:對主業突出的、財務穩健的、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營企業,要求銀行機構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大幅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積極發展科技保險,持續改進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支持創新無形資產的質押融資產品。對依法合規展業,能承擔科技創新責任的民營企業、民營互聯網平臺企業,支持銀行保險機構一如既往地與其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合作,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更好支持實體經濟。對市場有前景、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符合普惠型小微企業標準的民營小微企業,延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引導銀行加大“首貸戶”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將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50萬億元,同比增長14%,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8.1個百分點。
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風險抵御能力增強
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總負債2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主要經營和風險指標處于合理區間,截至2020年末,不良貸款余額3.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816億元;不良貸款率1.92%,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
“目前來看,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狀況比我們年初預估的要好很多,風險總體可控。”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說,主要原因是銀行保險機構把服務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體經濟發展好了,銀行保險機構風險自然就小;如果實體經濟發展不好的話,風險自然就會增大。去年初針對民營、小微企業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政策,為企業渡過難關爭取了時間,也促使銀行保險機構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增強自身經營管理,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過去一年,銀行業采取多種方式處置存量不良資產,嚴格排查高風險機構。前瞻性地對一些重點領域采取預防風險的措施,比如房地產貸款、影子銀行等。同時通過發行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工具補充了商業銀行資本1.34萬億元,銀行業新提取撥備1.9萬億元,同比多提取1139億元,增強了銀行業風險防御能力。
初步統計,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下降1.8%。2020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4.7%;目前,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2.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0.5%。
以中小機構為重點,加強公司治理改革和監管
近年來,銀保監會高度重視銀行保險機構的公司治理改革和監管。銀保監會首次完成了覆蓋全部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公司治理評估,這次參加評估的機構為1792家。總體來看,評級的結果主要集中在B級(較好)和C級(合格)水平,這兩個級別合計1400家,機構數量占比78.12%,被評為D級也就是較弱的機構209家,占比11.66%,被評為E級也就是差的機構182家,占比10.16%。
據介紹,銀保監會以中小機構為重點,嚴厲整治資本不實、股權代持、股東直接干預公司經營和通過不當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的違法違規行為,排查4600家法人機構,查處股權違規問題3000多個,分兩批次向社會公開了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的47家銀行保險機構股東名單,穩妥開展了高風險機構違規股東股權清理,有序清退問題股東。今年,銀保監會將抓緊出臺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大股東行為監管、關聯交易管理、薪酬扣回、董事監事履職評價等監管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