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樓形似碉堡,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建筑。這種塔樓矗立在鄉間,宣示著主人家的雄厚資財,也保衛著宗族子弟們的平安。在傳統印象里,廣東開平碉樓和四川藏區高碉最為人們熟知。其實,在惠州大亞灣區澳頭街道喧囂熱鬧的新澳大道一側,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村落媽廟村,也保存著一批以碉樓為代表的古建筑,有著客家圍屋、民國碉樓、漁家石頭屋等多種風格,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前往訪古拾趣。
媽廟村位于澳頭街道中心地帶,被高層建筑所包圍。村南面有小溪,北面有河流,如護城河般環繞拱衛著媽廟村。自古以來,大亞灣澳頭一帶的鹽業和漁業都十分發達,媽廟村有許多鹽倉,村民們依靠漁鹽之利完成了村落財富的原始積累。上世紀初,媽廟村中的大多數年輕人到香港“看世界”,再到南洋、舊金山等處謀生。到了三十年代,這些海外艱苦創業的村民開始衣錦還鄉,帶著金錢、建筑圖紙和時下流行的空間設計理念,在村里蓋洋樓搞裝修。于是,在媽廟村同一個時空內,羅馬式圓柱與中式青磚黛瓦共存,中西建筑文化交匯融合,一座座碉樓拔地而起,構成了令人贊嘆的古建筑風貌,更因此獲得“大亞灣畔的建筑博物館”的稱號。
如今,村內現存的碉樓、古民居大多無人居住,游客們大可輕松漫步在村中。映入眼簾的每一座碉樓,都見證著當年海外鄉賢衣錦還鄉的榮耀時刻,其中“竹林堂”“存廬樓”“李番鬼英”等建筑特點鮮明的碉樓是必打卡之地。
據了解,今年,大亞灣區正謀劃推動媽廟村省級典型村培育工作,重點做好媽廟村古建筑修復改造,挖掘海派客家文化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激發文化振興活力。村委會正綜合居民意見,計劃重新修繕改造建筑,以“修舊如舊”為原則,盡量還原建筑原本面貌,讓古建筑的魅力向更多人展現。
文/圖 東江時報記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