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2024一季度就業大數據洞察報告》。報告顯示,全棧技術和物流運營成為一季度獵聘全平臺新發職位增長最快的兩個三級職能,增長率高達60%及以上。同時,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相關職位同比增長321.70%,一季度招聘平均年薪為40.87萬元。
全棧技術職位增長率超60%居首
從一季度獵聘全平臺新發職位增長數據來看,全棧技術和物流運營成為增長最快的兩個三級職能,增長率高達60%及以上。在增長居前的TOP10職能中,與對外貿易相關的職能占據了四席,分別是海外市場、海外銷售、跨境電商運營和海外運營,同比增長率在36.99%至51.18%之間,位列第五至第八位。同時,視頻編輯職能以26.25%的增長率躋身至第十位。
從TOP10職能的招聘平均年薪來看,海外市場職能的薪資最高,達到了26.1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全國文旅熱持續蔓延,成為各地宣傳自己的流量密碼。獵聘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旅游行業新發職位同比增長25.72%,招聘平均年薪為15.01萬元。
在旅游行業新發職位的職能分布TOP10中,旅游顧問、行程管理/計調位居前二,占比5.31%、3.20%。銷售經理/主管占比位居第三,較去年同期躍升了11個名次。新媒體運營占比緊隨其后,上升了三個名次。
新能源汽車平均招聘年薪超27萬元
近期,新能源汽車成為話題焦點。在招聘市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新發職位穩中有升,平均年薪高達27.43萬元,而同期汽車整體行業的招聘平均年薪為23.26萬元。同時,新能源汽車招聘對學歷的要求普遍高于汽車行業,一季度前者本科學歷及以上的職位比例高達76.55%,而整體汽車行業這一占比為67.31%。
從新能源汽車熱招職能TOP5來看,最能代表該行業特點的職能之一——智能網聯工程師位居第五,薪資最高,為44.82萬元。新能源汽車TOP5熱招職能的薪資均高出汽車行業同等職能,其中薪資差別最大的是智能網聯工程師,前者比后者高35.14%;其次是汽車銷售,前者(23.71萬元)比后者(19.51萬元)高出21.48%。
在新能源汽車新發職位城市分布TOP10方面,上海、深圳、重慶位居前三,占比為22.70%、12.93%、10.95%。蘇州、合肥位居第四、第五,占比6.20%、4.94%。
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以及優渥的薪資待遇,吸引了大量求職者涌入。一季度投遞該行業的人次同比上升34.56%,同期投遞汽車行業和全行業的人次同比為29.64%、12.80%。
AIGC+成為趨勢,人才需求同比增長321.70%
報告顯示,2024年一季度,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相關職位同比增長321.70%,呈現急劇增長態勢。同時,投遞該領域的人次水漲船高,同比增長946.84%。
AIGC相關職位的招聘薪資也非常可觀,一季度招聘平均年薪為40.87萬元。在不同的年薪段中,50萬元以上的職位占比最多,為27.22%;其次是20萬元-30萬元,占比20.03%。各個年薪段的AIGC相關職位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50萬元以上的職位增幅最多,為511.65%。
今年一季度在AIGC相關職位行業分布TOP10中,互聯網行業以25.30%的占比居首;計算機軟件緊隨其后,為15.03%。
從AIGC新發職位的職能分布TOP20來看,技術類職能占據主導地位,其中算法工程師以19.30%的比例高居榜首,產品經理和自然語言處理位居第二、第三。在薪資方面,自然語言處理專家、圖像算法工程師和架構師排名前三,年薪均超過50萬元;而算法工程師和深度學習位居第四、第五,均超48萬元。
從AIGC相關職位的城市分布TOP10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占比為25.66%、19.21%、13.19%。從AIGC相關職位的同比增長率來看,北京的增長率最高,達403.86%,而深圳和杭州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增長率為352.76%和346.72%。
集成電路居新發應屆生職位行業之首
報告顯示,一季度新發應屆生職位行業分布TOP10中,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排名第一,占比8.76%;機械/設備、互聯網以4.74%的占比并列第二;計算機軟件、新能源排名第四至第五。從這TOP10行業的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來看,電子/半導體/集成電路以19萬元領先。
從應屆生職位的職能分布TOP1O來看,管培生穩坐榜首。算法工程師等技術類職能占據了三個席位,人力資源等通用類職能也同樣占據三席。從招聘平均年薪來看,算法工程師以29.04萬元位居第一。
在城市就業機會方面,一季度新發應屆生職位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分布最為密集,占比分別為36.96%、33.20%。與去年同期相比,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對應屆生的需求占比略有減少,分別下滑了2.67個和0.7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二三線及四線以下城市的應屆生職位占比均有所上升,其中二三線城市尤為顯著,上升了3.14個百分點。
從應屆生職位的同比變化來看,一線城市降幅較大,下跌了7.33%;新一線城市也略有下滑。而二三線城市對應屆生的需求卻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3.78%。
南方+記者 楊溢子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