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東“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大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廣東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上的關鍵一環。近年來,省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在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上下功夫,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抓手,不斷創新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新方法,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獲先進表彰的創新經驗,為“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貢獻力量。
堅持全省“一盤棋”推動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納入發展規劃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廣東始終堅持高位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為此,省委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要求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廣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任務,作為“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上的關鍵一環,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平安廣東建設同步謀劃、同步推進、一并考核。
省委成立由省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框架下統一協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等。目前,全省21個試點地區均成立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平安建設與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凡兵,制必先定。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走向深入,必先完善制度設計。
近年來,省政府制定了關于全省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的文件,省委平安廣東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套制定了廣東省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任務分工,全面系統謀劃部署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全省上下“一盤棋”,迅速形成工作合力。廣東專門出臺工作指引,明確要求各地要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納入市級“十四五”規劃,市委主要領導要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
繪好工作路線圖,我省先后制定系列配套性文件,既細化中央部署,又突出廣東特色,為各地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評估標準;省委政法委印發關于省委政法委領導定點聯系指導廣東省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機制,加快提升我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整體水平;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民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等單位牽頭任組長,省直各有關單位參與,組成5個分片聯系指導小組,定期對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片區的試點工作開展專項督導調研。
法者,治之端也。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廣東堅持發揮法治保障作用,推進制定《法治廣東建設第三個五年規劃》《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通過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理領域執法司法等,努力營造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今年1月1日起,《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省首部關于平安建設的省級地方性法規,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平安建設提供更有權威、更可操作、更具針對性的制度保障。
推廣10項改革重點任務
催生一批社會治理創新品牌項目
此前,深圳光明區某公司因經營困難,拖欠一批工人工資。事發后,光明區第一時間成立群眾訴求服務工作專班,順利促使勞資雙方達成調解……通過建立“五個一”矛盾化解機制,該區總結出“一站式”解決群眾訴求的“光明經驗”。
近年來,像這樣的社會治理創新項目在廣東各地不斷涌現。去年,我省確定“推廣光明經驗全面開展‘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等10項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強化市域社會治理領域綜合性、基礎性、系統性改革創新,催生一批試點品牌。
在加快構建市域社會治理平臺方面,廣東建立省、市、縣三級協同聯動機制,全面構建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綜合網格為單元、以政法力量為主導、以大數據為支撐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平臺。同時,專門制訂指導意見,加強對各級綜治中心的統一規劃、整體實施,大力推進綜合網格建設,對各類社會治理事項“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在全省各地,科技賦能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層出不窮:聚焦“大平安”理念,廣東以省域治理現代化為牽引,依托“一網統管”建設體系,加快推進“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建設,推動現代科技與平安建設深度融合,初步實現“一個平臺管平安”。
關心關注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更好構建和諧社會。2020年,我省制定《關于在全省基層綜治中心建設社會心理服務站(室)的指導意見》;2021年,“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建設納入省委、省政府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目前全省鄉鎮(街道)覆蓋率已達100%,村(社區)覆蓋率達98.7%。
自“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室)推開后,在推動完善社會治理中大展身手,各地依托“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站大力開展社會心理服務,極大紓解疫情給市民心理健康帶來的消極影響。
完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廣東也加快推動鎮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前,全省已建立綜合治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委員會、綜合行政執法委員會等統一指揮協同治理平臺,配齊配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深入推進鎮街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打造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指揮平臺。此外還通過制定鄉鎮街道權責清單,全面厘清上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與鄉鎮街道的權責邊界。
當前,市域社會治理對象多樣、任務繁重。奮進新征程,廣東將以防范化解影響安全穩定的重大風險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早日形成。
蹲點記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首創“物業城市”模式 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
走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荷塘社區石山村,鮮花綠植裝扮村居街角,光影長廊燈光掩映,文化繪墻創意十足……昔日的“城中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吸引游客紛至沓來。這得益于橫琴創新開展“物業城市”社會治理新模式。如今,橫琴9個自然村全部實現物業小區式管理,垃圾分類、網格巡查、牛皮癬清理等社會服務均實現100%覆蓋。
2018年,橫琴首創“物業城市”社會治理新模式,推動社會治理由“政府全包”向政府、企業、社會三駕馬車“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轉變。該模式突出社會企業、社會組織作用,以服務為宗旨,在服務中管理,由澳門街坊總會橫琴辦事處、橫琴公共秩序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提供老年康復、幼兒托管、老年飯堂等服務。
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完善提升,離不開科技賦能。記者了解到,目前“物業城市”APP平臺深度嵌入AI、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初步實現對公共空間和公共資源的智能化識別、定位和管理,社會治理工作閉環基本形成。
在用戶層面,“物業城市”APP實現了咨詢、上報、服務、辦事、督辦等“五個一鍵”功能,對接養老、門禁、勞動保障等多維公共服務系統。此外,還開發了“民生微實事”“城市日常問題上報處理”“志愿活動報名參與”等功能。通過“物業城市”APP“一鍵上報”功能,無論是公共設施報修還是舉報噪音擾民,市民都能輕松上報,并得到高效處理。
截至今年3月底,“物業城市”APP有注冊用戶38.9萬余名、志愿者1315名,專業服務機構10個,企業173家;“一鍵上報”板塊共受理案件92308宗,其中城市服務運營公司處理82465宗,市民處理3494宗,政府部門兜底處理9691宗,一個市民、志愿者、普通商戶、社會組織、城市服務商、政府協同的社會治理“新生態圈”已然形成。
為營造和諧有序的生活環境,“物業城市”模式還積極探索運用人民調解機制,設立“橙子調解工作室”,吸納法律、物業管理等人才,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初始狀態。
如今,“物業城市”社會治理新模式已走出橫琴,被全國多個城市成功復制。
南方日報記者 祁雷 孟健 通訊員 粵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