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全省文物考古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上播放了廣東省文物考古工作成果宣傳片,廣州市、潮州市、中山大學、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領隊代表等單位和個人進行典型經驗交流發言。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地級以上市。省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省主會場會議。
會議指出,要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政治高度、用大歷史觀看待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文物考古工作的具體行動中,為推進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建設、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會議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文物考古工作作為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偉大事業抓緊抓實,系統梳理嶺南文化脈絡,加強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推動歷史文化遺產“延年益壽”;要強化歷史擔當,講好歷史故事、彰顯文明之光,擦亮廣東歷史文化的“金名片”,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積極推動嶺南文化走出去;要加強組織領導,為文物考古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傳承好、保護好、發揚好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更好地展示嶺南文化的燦爛成就和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奮力開創廣東文物考古工作新輝煌。
填補歷史研究空白
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廣東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全省核定公布的2.5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如同一本沉甸甸的書卷,訴說著嶺南這片土地曾經的滄桑與輝煌。
被歲月塵封的嶺南文脈得以逐步還原,離不開一批活躍在田間地頭南粵考古人的共同努力。過去十年,一批“重量級”考古發現先后面世,不斷改寫人們對嶺南文化譜系源流、發展與傳播的認知。
“與其他省份相比,廣東的考古發現具有涉及年代最全、遺址類型最豐富、作業方式最多樣的特點。地上考古與水下考古工作齊頭并進則是廣東考古最大的亮點!睆V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說。
被評為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郁南磨刀山遺址,就是廣東目前確認年代最早的人類文化遺存。它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將廣東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由距今13萬年左右提前至數十萬年前,是嶺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英德青塘遺址項目獲評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現場發現了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以及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古人類化石,成為“破譯”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交流的關鍵線索。
廣東是中國水下考古的發源地和見證者。作為世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經典案例,“南海Ⅰ號”沉船無疑是廣東水下考古的“明星”。項目共發掘出土文物約18萬件,創全國單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入選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海Ⅰ號”發現及打撈發掘工作前后歷經30余年,見證我國水下考古學科領域從無到有、再到成熟壯大的發展歷程。作為國內首個洞室水下考古調查測繪項目,南海石燕巖古代采石場遺址的調查與測繪,則為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新的技術經驗。
從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英德巖山寨遺址,到獅雄山秦漢建筑遺址、肇慶古城墻遺址,嶺南先民生活細節的點點滴滴顯露端倪;海上絲綢之路為廣東留下的吉光片羽,也在臺山大洲灣遺址、惠東三官坑窯址的發掘中得到進一步還原。
打造廣東考古品牌
廣東考古收獲的累累碩果,離不開對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的高度重視。廣東省文物考古隊伍也在過去十年不斷壯大,機構不斷健全,制度不斷完善。原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在今年3月正式更名為“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人才隊伍進一步得到擴充。
廣東還積極推動“考古前置”工作:早在交通、水利、能源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前期調查勘探階段,考古工作者就主動介入,及時有效地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近十年來,省考古院配合基本建設主持完成的文物考古項目就達到500余項。
目前,廣東全省已建構文物建筑勘查設計、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研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街區、村鎮)保護、革命文物保護四大專業力量。省考古院還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共建廣東省科技考古基地等一批科研基地。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考古學專業教授、副院長鄭君雷強調,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考古學的社會服務功能日益受到重視?脊虐l現之后,如何活化利用豐富的嶺南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廣東文物工作者也用自己的創新探索回答這一課題。
自2016年以來,“復活”的南粵古驛道,正在建設成為一條城鄉互動的“金絲帶”。集線性歷史文化遺產挖掘和保育活化于一體的“南粵古驛道模式”,也為旅游模式創新、人居環境改善、沿線村莊產業復興與發展等的破題帶來深遠啟示。
2021年度廣東省文物保護工程典型案例也在日前正式“放榜”。在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修繕工程中,“最小干預”的理念得到全面貫徹,有效保證其核心價值的延續。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黃堃媛 關雨晴
統籌 畢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