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廣東CPI同比上漲1.1% 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2%

        6月10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5月廣東物價指數顯示,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1%,環比持平。

        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23個百分點。專家認為,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加之進入夏季豬肉消費需求有所回落,豬肉價格下降9.9%,影響CPI下降約0.20個百分點。鮮菜、鮮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2.2%和1.4%。

        廣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方面,5月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需求穩定恢復,廣東工業品價格繼續上漲。從環比指數看,PPI上漲0.6%,漲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8%,漲幅與上月持平,影響總指數上漲約0.5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2%,漲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影響總指數上漲約0.06個百分點。

        此外,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國外市場訂單減少,紡織、服裝服飾及皮毛制鞋相關行業價格持續下降,降幅為2.1%。

        ■分析

        生豬價格連續19周下跌,影響幾何?

        6月10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加之進入夏季豬肉消費需求有所回落,5月廣東豬肉價格環比下降9.9%。

        豬肉價格下跌的背后,是生產端的持續恢復。以廣東為例,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生豬存欄量恢復到正常水平(2017年末)的88%。

        專家分析認為,過去由于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程度不高,入行門檻太低,導致“豬周期”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建議,養殖主體要理性對待市場價格波動,生產管理重點要轉移到降成本增效率上。

        豬肉市場供應充足

        “今天買了10斤五花肉,現在出來一次不易就買多些。”住在廣州東山署前路的謝姨最近減少了去市場買菜的頻率,每次買的生鮮肉菜量比平時多了二三倍,“花肉28元/斤,上兩個月買要35元/斤。”

        疫情防控背景下,更多居民選擇在線消費。在本來生活平臺上,6月1日到8日,本來生活網豬肉類商品在廣東省的銷售量環比增長77%,該平臺上豬肉類商品價格也在下調。多個品牌豬肉每斤價格直降5到10元。

        記者走訪發現,豬肉價格下跌,對消費端影響尚不明顯,市場供應充足、有序。

        廣東勝佳超市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家應說:“從5月底至目前,我們豬肉銷量增加30%以上,供應充足,物流也沒有受到影響。”

        廣州東川肉菜市場有8個豬肉檔口,品類豐富,供應量充足,下午時段還能買到新鮮脅骨、扇骨和排骨,前來選購的市民不少。“端午節快到了,買多些肉回家包粽子。”有市民說。

        豬肉價格下跌的背后,是豬肉生產端的逐步恢復。

        麥家應分析,目前豬肉價格走低是“豬周期”導致,今年養殖豬出欄多,市場供應量增大而需求相對減少。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分別為1893.6萬頭、190.5萬頭,同比增長36.3%、28.2%;全省生豬出欄837.7萬頭、同比增長26.7%,但與常年相比仍減少約10%。

        養殖散戶受沖擊

        專業網站搜豬網的數據顯示,兩年前的2019年6月10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在連漲8天后攀升至15.7元/公斤,兩年后的6月9日,這一價格跌到15.51元/公斤。

        兩年間,價格回歸起點,背后是生豬行業的新一輪產業調整,大企業的規模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

        來自陽春的生豬養殖戶張先生,目前在欄的約4000頭,其中與溫氏合作養殖的約3000頭。“這3000頭是與溫氏簽訂了合同的,市場的波動對我們影響不太大,很快就可以出欄。”他說。

        而另外1000頭是張先生自己養殖,目前有四五十頭豬早就符合出欄要求,但至今還“養在深閨”。“每頭豬都有四五百斤,體重過大,一直在等市場回暖才出欄。”張先生算了一筆賬,這四五十頭豬是自育自養,目前出欄也就能賣四五千元/頭,如果計入人工和仔豬、飼料等成本,頂多保本。

        朱增勇認為,面臨成本上漲和豬價回落雙重擠壓,自繁自養養殖戶盈利水平明顯回落至常態水平,“部分成本較高自繁自養養殖戶和外購仔豬養殖戶已經開始虧損”。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溫氏、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大型集團公司一季度業績下滑較大,但仍保持盈利。相對而言,中小規模養殖場受技術、防疫等因素影響,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生豬養殖綜合成本較高,目前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

        價格將向合理水平回歸

        豬肉價格后續走勢如何?

        記者發現,市場各方逐漸形成相對一致的判斷:隨著產能持續恢復,生豬和豬肉價格有望繼續向合理水平回歸。

        麥家應表示,目前豬肉價格已經見底,在維持一段時間低價后,將出現回彈。

        “6月份氣溫升高、豬肉消費處于淡季,壓欄大豬仍占一定比例,生豬和豬肉價格短期仍將會處于低谷,但進一步下跌空間不大。”朱增勇預計,隨著大豬市場消化以及商品豬出欄增幅放緩,7月份豬價將會止跌季節性回升,但僅屬季節性回升,反彈空間同樣有限。

        從短期來看,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的觀點與朱增勇相似。該中心預計下周全省主要農產品價格仍將以穩為主,端午節效應受疫情防控制約,對農產品價格刺激有限。

        在此背景下,大企業更多著眼于短期應對。

        “我們是養豬、屠宰、賣豬肉一條龍的產業鏈,而且做高端市場,相對單純的養豬企業稍好。公司利潤會攤薄、減少,但不會虧損。”陳生告訴記者,目前采取的緩解措施是賣豬崽、減少養殖量,要等到明年、后年才能視市場情況再調整。

        在盡量平滑“豬周期”價格波動的同時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一條越來越明晰的主線。

        6月9日印發的《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在原“豬糧比價”指標基礎上,增加“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預警指標。同時,區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和過度上漲兩種情形,設立三級預警區間,并依據政府豬肉儲備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設了常規儲備和臨時儲備。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該預案旨在價格過高時,將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擴張;價格過低時,將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為養殖場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

        “豬價節后回落也為養殖產業帶來一些啟示。”朱增勇分析說,養殖主體要理性對待市場價格波動,不要盲目擴產、壓欄和投機性育肥;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生產管理重點要轉移到降成本增效率上。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繼續圍繞小散養殖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型、粗放養殖向綠色科學養殖轉型、小型屠宰廠(場)向現代化屠宰企業轉型、調畜禽向調肉品轉型,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歐志葵 王彪

        策劃統籌:張志超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