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前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助力創辦黃埔軍校 大批共和國將帥人才從這里走出

        坐落在珠江江心的黃埔島,又名長洲島,是廣州東南方的門戶。近百年來,它守望珠江口,見證著中國人民追尋強國強軍之夢的歷史足跡。

        1924年6月16日,就在這座島上,孫中山先生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創辦的“陸軍軍官學校”(又稱“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此后,從黃埔掀起的革命怒潮迅速席卷全國,這片江心小島也因非比尋常的意義載入史冊。

        黃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產物和重要見證。周恩來、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陳賡、惲代英、熊雄、蔣先云、左權等著名共產黨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跡。中國共產黨人對辦好黃埔軍校、創建革命軍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在黃埔軍校開創的政治教育模式,對中國軍隊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熠熠將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天空。共和國大批將帥從這所“將帥的搖籃”走出,無數黃埔革命軍人以青春和生命譜寫的動人詩篇,更在紅色家書的傳誦里生生不息。

        江水悠悠,歲月留聲,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黃埔精神”,流淌在黃埔島的血脈之中,繼續守望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奮斗之路

        軍校首創政治教育模式

        三月的江面不時泛起煙波,四面環水的黃埔島依舊草木蔥蘢。悠悠的珠水默默流淌著,無聲訴說著革命歲月的崢嶸往事。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正門上,“陸軍軍官學校”六個楷書大字映入眼簾。當年,正門前方的碼頭是登島的唯一通道。方下碼頭,報考生抬頭便能看見門匾,堂堂高懸校門之上。

        1924年,為建立一支忠誠于革命的軍隊,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島上創辦黃埔軍校。一時間,大批有志青年不遠萬里投奔而來,“到黃埔去”成為全國革命者最流行的口號。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負責人樊雄告訴記者,其實,“陸軍軍官學校”才是黃埔軍校的正式名稱。雖然軍校后來三易校址、五改校名,但黃埔島的舊址早已深入人心,“黃埔軍校”的通稱也由此廣為流傳。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許多黃埔校友還記得,碼頭兩旁竹牌樓這副震撼人心的對聯,“革命者來”的橫批曾燃起多少黃埔軍人的報國熱情。

        黃埔軍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自創辦之初,張申府、葉劍英等中國共產黨人就積極投身辦學工作。李大釗、毛澤東、譚平山、董必武等也在全國各地發動青年前來報考。

        不同于舊式講武堂,黃埔軍校吸取了蘇聯紅軍的建軍經驗,實行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針。軍校設置黨代表直接參與領導軍校,并設立政治部實行政治教育。

        1924年11月,周恩來成為軍校政治部主任,創造性地制定了一套軍隊政治工作的理論和制度。隨著熊雄、惲代英、蕭楚女等一批“紅色教官”的加盟,軍校的精神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步入政治部辦公室,陳設修復如故。主任與教官相對而坐,教官們制定教學大綱、編撰教材,熱情討論革命信仰的場景,依然生動地浮現在人們面前。

        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一點也不枯燥。據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事務管理部宣傳教育負責人周瑤介紹,除理論知識授課外,軍校還采用政治演講會、政治討論會、政治問答箱等形式,提高學生們研究政治問題的觀察力。“當年,不少社會名流都會受邀前來軍校進行專題報告。”禮堂里曾回蕩著魯迅擲地有聲的演講,毛澤東、劉少奇、彭湃、何香凝等也在邀請之列。

        大革命期間,黃埔軍校及其分校出版的報紙刊物就多達20多種。為了在群眾中宣傳國民革命,軍校還在政治部組織下成立了“血花劇社”,向社會各界進行宣傳演出,有力促進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和普及。

        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開創的政治教育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毛澤東同志多年后指出:“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1927年以后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制度而加以發展的。”

        “將帥的搖籃”人才輩出

        參與黃埔軍校建校,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義的開拓與創新。這所革命的熔爐也為中共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其中,僅在廣州黃埔軍校本校工作、學習過的共產黨員中就有共和國元帥4位,共和國大將2位,共和國上將7位。“將帥的搖籃”名不虛傳。

        據資料估計,黃埔軍校本校前六期中共黨員不少于800人,約占1927年初廣東省黨員人數的十分之一,其中可辨認的有600余人。

        “中共黃埔特別支部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沒。”樊雄介紹說,為在教職員和學生中吸收共產黨員,壯大、發展黨的組織,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建立了秘密黨組織,增設中共黃埔黨團,受中共廣東區委領導。

        這些共產黨人不但是軍隊中的骨干,更是戰場上的先鋒。他們日后投身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用青春與生命為中國革命留下了光彩奪目的篇章。

        紀念館展廳里,懸掛著一幅正在太行山下策馬前行的軍人畫像。雖說戎馬倥傯,戴著眼鏡的將軍神態自若,自信的笑容里還帶著幾分書卷氣。他就是著名的共和國大將、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陳賡。

        陳賡軍事斗爭生涯將近40年,征戰足跡幾乎遍及中國軍隊到過的所有戰場。共和國成立后,他還參與到新中國的軍校建設之中,培養現代化的軍事人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奠基人之一。

        與陳賡同為“黃埔三杰”之一的蔣先云,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培養的將才。經中共湘區黨委推薦,他以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從入學到畢業,蔣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考試的第一名。

        在波譎云詭的大時代里,共產黨人也在考驗中不斷成長。孫中山逝世后,蔣介石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排擠共產黨人。他以官階為誘餌,再三勸說蔣先云脫離共產黨。“官可丟,頭可斷,而共產黨黨籍不可棄。”蔣先云如此表白自己對信仰的堅守。

        蔣先云在北伐戰爭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在距離校本部不遠的侖頭山上,坐落著為紀念參加北伐英勇犧牲的黃埔軍人而建的北伐紀念碑。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方尖碑東西兩側“捐軀救國”“為民犧牲”的字樣,分外引人注目。

        在300多位烈士的英名中,記者找到了獨立團第一營營長、黃埔一期學生曹淵的名字。“誓當以我熱血灌溉革命之花也。”北伐臨行前,曹淵將心聲留在了信函里,卻以鮮血和誓言譜寫黃埔精神。他在攻打武昌城的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4歲。

        “當我們說起‘將帥的搖籃’時,不要忘記黃埔師生中,還有許多尚在成長階段就犧牲在革命道路上的普通士兵。”樊雄補充道。

        “每一次戰役,無不有黃埔同學的血;每一個戰場,無不有黃埔同學的骨。”這些犧牲在戰場上的黃埔師生,雖然葬身異地,黃埔軍校卻永遠成為他們的安魂之處。共產黨人在戰爭年代的先進性,也將與他們光輝的名字一同永垂青史。

        紅色家書再現黃埔軍魂

        與南征北戰的黃埔師生一樣,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校本部也歷盡歲月滄桑。抗戰期間,校本部不幸遭受日軍飛機轟炸,夷為平地。直到1996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舊地基上斥資重建,軍校舊址重現了昔日風采。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除了見證革命征程的遺跡外,紀念館還有一筆沉甸甸的無形財富:黃埔軍人留下的紅色家書。

        從去年3月開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依托微信公眾號,推出“聲臨其境·革命的黃埔”欄目,由金牌講解員在云上為聽眾解讀黃埔家書。

        錚錚鐵骨亦柔情。惲代英《明志信》、盧德銘《行軍書》、袁國平《致侄信》……革命者對家國最真摯的愛,凝結在一封封的家書里。撥開歷史的塵封,家書里的聲音仍是如此鮮活感人。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陳毅安留給妻子的54封家書,見證著革命伴侶相濡以沫的愛情。1923年,他與18歲的李志強一見鐘情,定下終身。不久,陳毅安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考進黃埔軍校學習。

        分別的日子里,家書成為他與戀人聯系感情的唯一紐帶。“祖父的54封家書里,在黃埔軍校給祖母寫的就有19封。”陳毅安之孫陳正烈說。

        起初,戀人舍不得陳毅安上前線流血犧牲,希望他畢業后當一名教員。陳毅安卻耐心地開導她,給她講革命的道理:如果所有人都不想自己流血,只希望別人去流血,“那中國一定沒有烈士,革命也永遠不能成功”。

        在《與妻書》里,陳毅安不無興奮地向未婚妻分享道,他在黃埔軍校“同別人又發生戀愛了”。而這個“別人”就是列寧主義。“你若明了他的意義,恐怕你也要同他戀愛了”。

        在這位“戀人”的指引下,陳毅安參加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在井岡山創建根據地的斗爭中屢立戰功。“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中的名句,記錄下陳毅安黃洋界保衛戰的輝煌戰績。

        1930年7月,陳毅安告別新婚不久的妻子,回到戰場。遺憾的是,妻子再也沒有等到丈夫平安回來,只收到丈夫署名的一封“無字家書”——這是丈夫與她約定傳達死訊的消息:陳毅安已在同年8月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2002年,按照李志強生前的心愿,54封家書由陳毅安之子陳晃明悉數捐獻中國國家博物館。

        如今,在陳正烈的幫助下,54封家書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按原件原樣復制后,回到了它們在廣州的“家”。為迎接建黨百年,“陳毅安家書專題展覽”也將在今年夏天與公眾見面。

        “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于革命死得光榮。”這是彭德懷對陳毅安的評價,也是許多黃埔革命軍人一生的縮影。他們以身許家、以身許國、以身許黨的無聲誓詞,依舊回響在人們心里。

        蹲點手記

        跨越時空感悟

        革命先輩“清澈的愛”

        春,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內外早已春意盎然。當年在空襲中幸存的兩棵大榕樹,已屆兩百多歲高齡。它們依舊茁壯地矗立在軍校正門兩側,競發新枝。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個春天,00后戍邊烈士陳祥榕日記里寫下的心聲,感動了億萬國人。90多年前,懷揣著同樣“清澈的愛”,無數熱血青年在黃埔島聚首。走馬樓里,荷花池畔,處處見證著他們追尋救國救民真理的英姿。

        “從今天起,就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的樸實期許,烙印在每一位黃埔革命軍人的心中。

        他們沒有留下洋洋灑灑的千言萬語,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從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黃埔軍人留下的每一步足跡,伴隨著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

        書信是傳遞情感最好的載體。樊雄向記者介紹,紀念館近年來一直在致力征集、研究黃埔師生家書,并通過系列活動讓觀眾與英烈先賢,展開一場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2019年,黃埔軍校建校95周年紀念日恰逢父親節。“父輩的榮耀——黃埔師生家書演繹主題晚會”在紀念館的“軍校之夜”上演。周恩來、左權、袁國平等共產黨人的生動形象,在講解員的朗誦聲中活現眼前。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紀念館每年都會迎來大批青少年的來訪。記者注意到,校本部大院里不時都能看見中小學生的身影。聽著講解員的解說,他們的眼神里充滿著專注和好奇。

        少年強則國強。黃埔軍校軍事文化研學營是紀念館名聞遐邇的社教活動,場場爆滿。去年盛夏,研學營就通過網絡征集報名的形式,募集到90多位青少年學員參與。在教官的指導下,學員們將蓬松的被子,疊成了一方方小豆腐塊。研學營雖然只有一天,卻留下了孩子們稚氣、陽光而充滿汗水的笑臉。通過研學,他們對愛黨、愛國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年之計在于春。3月下旬,“回顧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系列活動將在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北伐紀念碑、海軍烈士陵園啟動。多位黨員先鋒模范和優秀團員、少先隊員,將來到中山紀念林一起播種綠色的希望。

        紀念不僅僅是為了回憶,更是為了繼承。播下去的是一顆種子,成長起來的將是參天大樹。守望家國的重任終將落在青少年的肩上,他們清澈的眼神里看到“黃埔精神”最好的傳承。

        圓夢故事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事務管理部宣傳教育負責人周瑤:

        以身作橋讓觀眾走近“黃埔精神”

        晨曦中,魚珠碼頭上行人寥寥,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事務管理部宣傳教育負責人周瑤,卻已早早地候在渡口,準備乘船前往長洲碼頭。

        “我們總打趣說,每次上個班,總要‘海陸空’都走一遍。”為了在游客到來之前上崗,周瑤在初入職的時候每天都要先從公交換地鐵,趕上8時45分的第一班渡輪。

        周瑤還記得,有次晚了幾分鐘沒趕上渡輪,只好坐小漁船過江。一葉扁舟在茫茫珠江隨波飄蕩,仿佛還有那么幾分山水里的詩情畫意。

        2015年,剛從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的周瑤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從此與軍校結下不解之緣。

        6年來,她一直服務在宣傳教育的第一線。而選擇紀念館,也意味著選擇了周而復始的忙碌工作。

        報考紀念館前,周瑤剛剛拒絕了互聯網公司的高薪聘請。放下名校“光環”,來到偏遠的黃埔島默默堅守,她的抉擇讓身邊人感到難以理解。

        “我是學社會學的,這里讓我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在周瑤看來,博物館講解員并非單純的“傳聲筒”,更是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橋梁。

        踏上陌生的工作崗位,周瑤依舊不離“學霸”本色。她以扎實的中英雙語講解贏得了觀眾的認可,還利用空余時間,寫作發表了《中國博物館觀眾研究方法的現狀與反思》等6篇學術論文,其中一篇還是在產假期間寫成。

        “學了7年社會學,寫慣了。閑下來就想:是不是該看看書、寫寫論文了?”她笑道。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讓周瑤看得更高更遠。她的講解也越來越有鮮明的個人風格。

        在2016年“廣州文博講解大賽”上,周瑤獲得了一等獎和最佳講解詞獎。但讓她印象最深刻的,還是4年前清遠某職業高中舉辦的宣講會,這是她首次將黃埔軍校的故事帶出黃埔島。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宣講會上,當周瑤讀到左權留下的最后一封絕筆信,臺下傳來了抽泣的聲音,淚水模糊了聽眾的眼睛。

        第一次走進紀念館時,黃埔軍校學生宿舍床上被薄如紙,床下行軍訓練簡陋的草鞋,周瑤至今歷歷在目。如今,她也立志將這份觸動傳達給觀眾。

        “雖然英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為國獻身的精神可以超越時光,感動當代觀眾。”擔當紅色文化講解員,讓周瑤的肩頭更多了一份告慰英靈的職責:“我想對他們說:祖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仇敏業 見習記者 孫羽嘉 通訊員 劉璐 羅群佳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