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31省份婚姻大數據”話題登上熱搜,內容顯示,據民政部數據,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813.1萬對。其中,廣東結婚人數最多,離婚對數位居全國第四。隨后,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2020年,廣東辦理結婚登記633341對,離婚登記222287對。2021年1月7日至2021年2月28日,全省辦理結婚登記102203對,離婚登記6595對。
另外,從民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813.1萬對。這是繼2019年跌破1000萬對大關后,再次跌破900萬大關。這也是2003年以來的新低,僅為最高峰2013年的60%。
結不結婚?為啥結婚?網友觀點大不同
@MommyRun_:把婚姻當成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人生歸宿,來了我接著,我們一起把日子過好,不來也沒關系,我們內心有愛,仍然充滿期待。
@凱爾可期子:雖然未婚但我的看法就是,很簡單,生活中沒有一直合得來的人,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沒有百分之百很合的人,即使關系現在很好,總會有一些磕磕絆絆。
@不空:這個數據,一方面表明人們不再被婚姻所束縛,不在被傳統觀念束縛,可以自己做選擇。另一方面,則說明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實忽視了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也會成為婚姻里的矛盾點。
@超級宇宙大踢腳:結婚率下降不是什么壞事,證明大家都在慎重認真的對待一段感情。
“我今年28歲了,和男朋友在一起3年,所以打算今年結婚吧。”廣州姑娘趙雅婷最近在籌備自己的婚禮,去年底,她敲定了家中一件大事后才下定了結婚的心。“我們買了房子。”在她看來,兩個人結婚,就是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物質保障是基礎。目前她和男友都有了穩定的工作,兩人共同面對經濟負擔或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對穩定感情更有幫助。“感情最可貴,但我們還是想把物質基礎打好再結婚,不然結婚生子負擔不了。”
另外,趙雅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結婚需要購買婚紗、婚禮用品,拍攝婚紗照、張羅宴席、請拍攝團隊、租賃結婚場地、請婚慶公司搭建舞臺還有給賓客的伴手禮等,七七八八算下來,假設邀請20桌賓客,僅結婚都要花費超過10萬元。“結婚的標準不一樣,有便宜的也有貴的,但說起結婚這個事情,我能聯想到的關鍵詞一定有‘花錢’”她說。
與趙雅婷的觀點不同,惠州男生張若愚覺得物質基礎對婚姻的穩定性影響不大。
“我29歲,身邊有同齡的同學已經離婚了。她們家庭條件蠻好,但和我一樣的想法,更注重內心的感受。”張若愚覺得,現在年輕人看中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不開心,經濟條件佳也影響不大。“當然全憑自己的感受來下決定的話,會比較沖動,沖動結婚、沖動離婚,可能對婚姻的長久性有影響。”他說。
此外,曾有學者在對廣東省婚姻家庭狀況進行研究時提出,當代年輕人已不再從孝道出發而去結婚,但仍然把結婚、繁衍后代作為一種社會職責,終身不結婚的人不多。
離婚原因各有不同 少不了觀念變化
在離婚對數方面,廣東位居全國第四,今年1月7日至2月28日,全省已有6595對夫妻辦理了離婚登記。
廣漂多年的朱先生在去年底與新婚僅1年的前妻離婚了。“我們是相親認識的,同一個地方來廣州奮斗。本來沒有太多感情基礎,但家里覺得合適,剛開始相處也不反感就結婚了。”兩人交往了半年后,雖然沒有太多火花,但也沒有矛盾,于是兩人選擇結婚。
日常的生活讓兩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逐步展現。在柴米油鹽的小事中,兩人發現一些觀念不符合。“我是比較期待自由自在的婚姻生活,有時候可能顧不上照顧家庭,我前妻是比較在意家庭粘合度的。”另外他們的興趣愛好也不太一致,在磨合了一年后,兩人和平離婚。
“我覺得現在人的觀念已經有很大改變,離婚不是什么丟臉或者不得了的大事,經濟方面大多各自獨立,所以離婚只是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吧。”朱先生說。
廣東國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陳一杏平時代理的離婚案件不少。在她看來,夫妻雙方離婚的主要的原因有四點,“第一點是跟婚外的出軌有關,夫妻其中有一方或者雙方都有可能出軌。”第二個原因是三觀不合,夫妻雙方在結婚之前,對于雙方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等缺乏了解,結婚后往往很難溝通,就漸行漸遠。“尤其是當婚姻當中出現一些大事的時候,因為他們各自家庭背景的不同,經濟基礎的不同,就會導致他們對大的事情有一個決策的分歧,導致感情破裂離婚。”她說。
第三個原因,陳一杏覺得是夫妻兩彼此經濟獨立,以前的婚姻雙方可能在經濟上會有一定依賴,但現在大部分的婚姻實際上是沒有經濟依賴。“所以離婚相對比以前而言,是比較常見的。”最后大家的觀念也受大環境的影響,以前在大部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認為離婚是不好的事情,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離婚沒有什么。陳一杏覺得:“這也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表現。”
實際上,隨著離婚率的逐步提高,各地在促進家庭幸福,挽救瀕臨破裂的婚姻方面也有嘗試。2014年,廣州市白云區民政局先行先試,引入社會工作者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2018年開始深化社會工作服務,在白云區婚姻登記處成立“家庭驛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瀕臨破碎的家庭提供專業輔導服務,包括離婚調解、法律援助、心理輔導、新婚指導等。
南方日報記者 關喜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