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三月,漫步于商鋪林立的越華路上,鱗次櫛比的樓房之間,一條青磚小巷映入眼簾。巷道盡頭是一座百年祠堂——楊家祠,不少游人循著“楊匏安舊居陳列館”指示牌尋覓而來。
上世紀20年代初,在廣東共產黨早期組織、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后,由于缺乏活動場所,黨團的許多會議都在楊家祠舉行,楊家祠成為一個重要的紅色活動據點。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的理論家和革命活動家楊匏安在此撰寫了大量文章,成為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第一人。1923年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時,楊家祠是這次會議的籌備聯絡處。
這座藏身在密密匝匝居民樓中的祠堂,經歷百年風雨,直至2019年進行搶救性修繕和史料發掘,這段不平凡的紅色歷史才得以浮出水面。
奮斗之路
華南地區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在鮮紅的旗幟掩映下,楊家祠在居民樓間尤為顯眼。記者穿過巷道而來,看到不少游客在門口排起長隊,冒雨參加“廣東文化旅游護照”的打卡活動。
楊家祠又名“泗儒書院”,是珠海北山楊氏家族在廣州設立的宗族祠,也是楊氏子弟到廣州讀書應試的居所,昔日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兩進祠堂。
一百年前,華南的紅色星火從這里照亮,一位位風云人物從這里汲取力量、奔赴更廣闊的天地。
如今,得益于南粵古驛道岐澳古道的修繕,這座位于廣州老城區的古老祠堂又久違地進入公眾視野。在省文物主管部門牽頭下,6名專家組成的文物資料小組,展開大量的史料征集工作,尋覓楊匏安和其他早期中共領導人在此活動的印記。
“1918年至1927年間,楊匏安扎根廣州為革命事業奮斗,楊家祠就是其主要的住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黎淑瑩介紹,五四運動后,楊匏安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追隨者。在此之前,他曾東渡日本求學。
初到廣州時,楊匏安來到私立時敏中學擔任教務長,同時受邀為《廣東中華新報》的專欄作家。1919年7月12日起,他開始在《廣東中華新報》的《通俗大學校》專欄上發表介紹世界各種思想流派的《世界學說》。其中篇幅最長、最有影響的《馬克斯(后譯“馬克思”)主義》一文是華南地區最早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楊匏安贊揚馬克思的《資本論》是“社會主義圣典”,公開指出“現在之社會狀態,實勞動者奮起革命,以求改造之時期也”。
“從史料來看,楊匏安是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他撰寫的大量文章正是在楊家祠完成的。”黎淑瑩說。
為復原這一重要發現,相關設計單位在修復東廂閣樓時,特意設計了一個楊匏安挑燈工作的場景。沿著木質樓梯拾級而上,可以看到狹小的閣樓內布置樸素,窗邊擺放著一張古舊書桌,上面是一盞煤油燈和一摞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仿佛提筆的作者還未曾離開。
“這個場景建立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用一盞常亮的油燈寓意楊匏安雖已不在,但他創造的價值仍在燃燒和傳遞。”設計師李巍如是說。
小小祠堂曾是重要的紅色活動據點
行至楊家祠一樓展廳深處,一個1米深的梯形空間躍然眼前。這是廣州美術學院中國南粵古驛道研究中心的陳麗瑜、鐘鼎等6名研究員,花了數月時間設計的一個虛擬視覺空間。觀眾只需用手機掃碼或是戴上VR眼鏡,就能360度觀賞當年祠堂的完整舊貌。
楊匏安長子楊文達清楚記得,楊家祠原本有前后兩座,廂房里有小閣樓,各自有精巧的樓梯上下連通。遺憾的是,由于歷史變遷,如今楊家祠的后座部分已不復存在。通過影像的方式還原全貌,令楊家后人備感親切和激動。
文物建筑需要搶救性修繕,這段歷史同樣需要悉心“打撈”。在陳列館多名專家的奔走努力下,關于楊家祠的一段段記憶,經過楊匏安后人的講述,顯得愈發豐滿生動。原來,這座祠堂還曾是“中共廣東區委活動場所”“黃埔軍校招生時應考的中共黨員報到處”“省港罷工委員會給罷工工人發放各界捐款處”……
小小的祠堂,曾吸引眾多名人前來。1920年12月,陳獨秀來到廣州,即到楊家祠探訪楊匏安,請楊章甫擔任他演講時的粵語翻譯。1921年春,他與譚平山等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并擔任書記,也多次到訪楊家祠。
文物資料征集小組還發現,中共廣東支部及中共廣東區委建立初期,主要在楊家祠活動。當時,鼎鼎大名的“管東渠”(廣東區諧音)群英薈萃,陳獨秀、譚平山、周恩來、陳延年、林伯渠、阮嘯仙、鄧穎超等經常在此開會研究工作。
這處隱秘的據點,更一度成為黨團組織活動的重要場所。據考證,1921年春,楊匏安和族叔楊章甫在楊家祠后座開辦了“注音字母教導團”。課堂教的是注音字母,而注音的內容卻是進步的文章、書刊。
楊匏安堂姑楊淑珍回憶說:“楊家祠曾掛上‘國語講習所’的招牌,教師都是黨內的同志。實質上,‘國語講習所’是掩護活動的招牌,上課地點在后座,有時也在前座。”
到了大革命時期,區委機關遷址文明路辦公,楊家祠仍是黨的重要活動據點。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籌備工作就是在此完成的。在此期間,中共三大代表瞿秋白還曾在楊家祠居住并教唱《國際歌》。
“1925年春,中共廣東區委成立了第一個地方監察機構,楊匏安當選為監察委員會委員,成為黨的歷史上第一批黨內監察干部之一。”黎淑瑩介紹,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楊匏安身居國民黨要職,很多親戚朋友上門求差。但是,楊匏安堅持任人唯賢,不肯徇私濫任,不收受任何禮金禮品,不為親朋故舊說情,一直保持著廉潔樸素的作風。
“當時,他一個月的薪金有300多大洋,足以買田、買地。但他把絕大部分錢都交給黨作活動經費,只留下極少部分作為家用。”楊匏安的四子楊文偉回憶說。周恩來也曾評價道:“楊匏安為官清廉,一絲不茍,稱得上是模范。”
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精神血脈
時光流轉,如今一批批青少年紛至沓來,成為楊家祠最有活力的一道風景線。向楊匏安烈士雕像敬禮獻花、聆聽互動講解、自導自演情景短劇……越來越多青少年走進革命史跡點,在生動有趣的研學活動中,由淺入深地了解革命先輩楊匏安的不朽事跡。
在陳列館出口處的留言板上,大家寫下感言:“家門口的紅色記憶”“青春的底色是愛國”“作為一名中國人很驕傲”……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雖簡短卻有力。
黎淑瑩介紹,陳列館正在重點打造“點燃理想之光”紅色文化研學活動之“品讀楊匏安”,創新教學模式,讓更多孩子沉浸式感受革命情懷。自去年8月首期推出以來,每期名額都十分搶手。“許多家長都說,這個時間花得值!”黎淑瑩說。
百年祠堂重獲新生,成為廣州一處熱門紅色文化傳承打卡地。據統計,自2019年4月30日正式開放以來,楊家祠累計吸引6.5萬人次參觀,舉辦的各類線上、線下活動吸引超過680萬人次參加,入選了“游粵印記·廣東文旅護照”首批“網紅”打卡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要領取一本精美的靛藍“文旅護照”,需要完成一份活動答題卡,而答案正隱藏在陳列館的展板上。在僅130多平方米的陳列館里,遍布著許多互動觀展裝置,其中有一幅動態電子地圖,標記了楊匏安在廣州的主要活動軌跡。游客點擊圖標,便可以放大介紹圖文,看到當年革命史跡今天的樣貌,還能追尋楊匏安足跡,重溫百年前廣州的風云變幻。
2020年,楊家祠把展館搬到“云端”。打開全景網上展館導覽系統,觀眾可通過手機自由控制場景角度,放大細節,獲得逼真的虛擬參觀體驗。
關于楊匏安生平和革命史跡的學術研究,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館長朱海仁介紹,館方正籌劃推出《楊匏安口述史》,推動系統研究華南地區革命史,此外還將加大對楊匏安海外經歷的研究,力爭填補這一部分的研究空白。
蹲點手記
“繡花功夫”微改造 紅色遺址“活”起來
記者蹲點采訪時,偶遇一個從珠海來楊家祠參觀的游客團,年逾80歲的陳培學是其中一員。這位老人在祠堂內走走停停,不時拿出手機拍攝。“我是一名編劇,正在撰寫關于楊匏安同志的紀實片腳本。”陳培學告訴記者,展館保留了許多珍貴史料,這些都是難得的創作素材。
近年來,市民游客慕名前來。得益于“繡花功夫”般的修繕保護,楊家祠精致的街巷環境提供了極好的休閑去處,也為周邊區域營造了景觀,注入了活力,留下了記憶。
事實上,當文保和修復專家最初找到楊家祠時,其保存狀況堪憂,多根橫梁和檁條已被白蟻蛀空,岌岌可危,需要依靠墻上一張破舊的“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牌匾才能辨認其具體位置。為還原楊家祠的歷史面貌,專家組從縣志里找到了楊家祠的平面圖,根據回憶錄的相關內容、建筑本體內的改建痕跡,結合廣府祠堂的特色,以“繡花功夫”還原舊貌。
如今,在楊家祠門頭,“東坡笠屐”和“雁塔題名”兩幅壁畫在經過微粒子噴射技術修復后顯出真容,畫上題字清晰可見。相比于很多古老壁畫無法證實出處,或者大多以父母為題材而言,楊家祠的壁畫不僅出處明確,且題材都與學業相關,展示了這座清代祠堂獨特的藝術價值。
記者走訪中還發現,楊家祠門前的小道上,鋪筑了36塊花崗巖條石。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告訴記者,這批斑駁的青石板曾經就埋藏于此,2019年初被發掘保護。據推斷,這批花崗巖條石正是清末民初楊家祠始建時鋪筑的,不僅是楊家祠的實物遺存,更見證了當年楊匏安等革命先輩的歷史足跡。對此,修繕團隊不斷調整這批條石的擺放位置、高度和縫隙朝向,將其安置到原位,讓每一個來楊家祠的游客都能踏上這“歷史的步道”。
從項目啟動到修繕完工,微改造團隊“修舊如舊”,在細微處修補、延續著楊家祠的歷史記憶。正如這項龐大又細致的修繕工程,紅色史跡的活化不僅要遵循“不改變原狀”的修繕原則,還應看重這個建筑中的人物、事件等歷史信息,讓后代能實實在在地接觸與感受先輩們精神的深刻時代魅力,從而將其發揚光大。
圓夢故事
楊匏安之孫楊崗:
“忠孝廉節”家風代代相傳
在珠海北山的楊氏大宗祠正廳,懸掛著“忠、孝、廉、節”四字牌匾。在楊匏安之孫楊崗看來,這四個字正是楊氏家風的概括,也是楊匏安品格的寫照。
通過楊家祠這一平臺,楊氏家風傳遞給了更多人。2019年4月30日楊家祠開館時,楊崗首次踏入全新修繕的百年祠堂。回憶起當時情形,他仍感到激動:“我曾在1992年到訪楊家祠,如今祠堂已經煥然一新,展示著爺爺的英勇事跡、家風故事,既親切又意義深遠。”
楊崗也參與到楊氏家風的講述中。去年清明節期間,在楊匏安舊居陳列館舉辦的“祭英烈云祭掃主題活動”上,他代替其年屆九十的父親楊文偉連線,分享了其父的經歷與囑托。楊氏家風的故事,通過網絡直播,吸引了超過640萬人次觀看和參與網上祭掃活動。
“在家人眼中,楊匏安是一位踏實低調、克己奉公的長輩,也是一名有理想、有堅定信仰的共產黨員。”楊崗分享道。楊氏家風雖然沒有特別詳盡的筆墨記載,但在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得以傳承。
楊匏安犧牲后,他的家人們延續革命火種,義無反顧走上了革命道路。長子由周恩來送去參加革命工作,參加朝鮮義勇軍;二兒子于1938年在武漢找到周恩來,隨后去了延安;三兒子也被黨組織送去延安參加革命;最小的兒子則先在香港的地下黨電臺工作,為黨搜集、傳遞情報,后又回到內地參加了東江縱隊。
楊崗小時候不知道爺爺是位革命烈士,因為父母從未刻意提及,最后是讀小學時被鄰居告知。“當時既驚訝,又感到非常自豪。”他說。
在楊崗講述的家風故事中,有一件令許多人印象深刻。1979年,他妹妹在北京考上了大學,想要一輛自行車。“那時候物資缺乏,采購須憑票證。我父親楊文偉所在部隊的公社剛好可以提供自行車票。但他堅決不要,還告誡我們不能拿公家的東西。”楊崗回憶道。
其父的清正廉潔,正秉承了楊匏安的作風。對爺爺的事跡了解愈多,楊崗更生敬佩之情。省港大罷工期間,楊匏安管理大量錢財,卻從未發生挪用貪占行為。有一天,他的孩子在存放過罷工捐款的麻袋里撿到兩枚硬幣,他發現后讓他們立刻送回省港罷工委員會,并嚴肅地告誡家人:“這是公家的錢,一分一文都不能要!”
信仰的力量代代相傳。楊崗希望,借楊家祠這一平臺,讓楊氏家風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讓“忠孝廉節”的精神風范永不褪色。
南方日報記者 黃堃媛 徐子茗 李文軒
通訊員 段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