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松口鎮大黃村金柚產業園生產包裝現場。通訊員供圖
青山滴翠,與古樸的客家圍屋相映成趣。潮州市饒平縣東山鎮東明村,素有“青梅之鄉”“竹編之鄉”之稱,通過建設連片竹園、青梅園,活化圍樓風貌,打造“青梅竹馬”特色鄉村景觀,培育文旅融合創意產業,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逐步走上致富路。
這個廣東鄉村振興的樣本,也濃縮了民主監督的力量。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擺在優先位置。
2020年11至12月,省政協成立了由主席任組長、副主席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11個調研組分赴20個地級以上市開展全覆蓋調研,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這是省政協連續第三年就“決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協商式民主監督。
這樣創新的“體檢”“透視”和建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加速度。
三年來,委員們欣喜地看到,全省廣大農村不僅增顏值有“面子”,而且添氣質有“里子”,農民充滿干勁,越來越有奔頭,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夯實了基礎。
凝聚合力
三級政協聯動持續發力
每年花開時節,位于從化城郊街的西和萬花風情小鎮人潮涌動。從多年前的偏僻小村,到如今以“花卉產業、品質民宿、文化藝術、親子體驗”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景區,西和村演繹了巨變。民宿經營者吳大姐坦言,自己是西和媳婦,雖然夫妻倆在市區買了房,但在村里產業發展起來后,便回到家鄉創業長居下來,市區的房子反而成了“度假房”。
“留住了青山綠水也守住了金山銀山!”在現場調研時,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干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點贊道。他說,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大、聯農帶農緊密的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效率,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在對2018、2019年鄉村振興民主監督“回頭看”的基礎上,聚焦脫貧攻堅產業化長效機制和富民興村產業發展情況,2020年,省政協再度開展協商式民主監督。11個調研組,從廣州出發,奔赴20個地級以上市,先后走訪37個縣(市、區)98個自然村,與各級職能部門、鎮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談交流,觀村情、聽民意、查癥結,共同研究對策建議。
自2018年開始,這一協商式民主監督的生動景象,就在南粵大地定期上演。省市縣三級政協聯動,住粵全國、省、市、縣四級政協委員,省直部門負責人和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帶著“尺子”和“卷子”把脈鄉村——這項在全國頗具創新意義的探索,凝聚成了加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與前兩年相比,在2020年的調研中,委員們感受最深的是農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農村人居環境真正靚起來;感受最大的是農民收入增加了,貧困戶搬進新樓房;感受最多的是農民精神面貌發生喜人轉變,自我發展意識大大提高。
湛江市水庫移民村石角鎮木馬村,通過發展荔枝種植和鄉村生態旅游,由昔日貧困村、上訪村轉變為小康村、示范村,所有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茂名市探索“龍頭引領、前店后廠”產業合作機制,建成“萬訊七子”超市近300個,創出茂名扶貧萬訊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激發動力
構建共謀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省政協民主監督調研組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日益多變復雜的情況下,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全力以赴保供給、攻脫貧、促振興,鞏固發展了農業農村持續向好勢頭,為“十三五”畫上圓滿句號,使其成為農民收入增加最多的時期,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
“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三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各地各部門特別是基層組織和廣大農民創造的經驗彌足珍貴,值得“十四五”時期不斷堅持、復制推廣。
在距云浮市區約一個小時車程的新興縣天堂鎮朱所村,這里的居家養老服務站成了周邊老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這里好呀,能吃飯,能玩,還有醫生。”每天,83歲的盤伯都約著老朋友來服務站。
“我們整合了土地資源,把村內部分符合危房改造條件的老人家的用地置換出來,建設了朱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再把他們搬遷進來。”服務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不僅有效破解了農村特困老人、留守老人、高齡老人居家養老的現實痛點,還在推進鄉風文明、慈善參與、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民是鄉村建設的主體。始終堅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是激發內生動力,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振興等靠要問題的關鍵所在。
不少地方積極探索構建激發農民內生動力機制,讓農民的事情自己協商辦理,形成共謀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湛江遂溪縣打破“大鍋飯”,實行“先做先獎,做好多獎”的獎補方式,激發群眾積極建設“四小園”;河源龍窩鎮官田村建立積分制產業分紅激勵機制,實行貧困戶參與務工生產和鄉村建設與分紅金額掛鉤,收效明顯。
全面實施高水平鄉村振興,迫切需要破解體制機制上的難點堵點。始終堅持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來源。
梅州市松口鎮大黃村積極探索“黨組織+專業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通過規模化種植、精細化包裝、深度加工和多渠道“帶貨”的全流程產業化經營,帶動周邊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成為遠近聞名的金柚產業“億元村”。
“借助金柚產業的發展,村民除了擴大種植規模增加收入,還可以在產業園區里就業,負責對柚果清洗、包裝等一系列工作。這樣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也提升了項目的收益。”省政協委員曾璇對此深有感觸。
保持定力
久久為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不只是農村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政協應該參與其中,通過監督調研發現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助推廣東鄉村振興發展。”省政協委員、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日遠如是說。
在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CEO劉偉看來,政協委員都是來自社會各個領域的優秀代表人物,專業水平高。通過參加民主監督調研活動,可以為有關部門做決策提供更加專業、獨到的見解和意見。
三年來,共有約500人次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參加民主監督調研,有的委員連續三年一次不落。各市反映,省政協民主監督工作既是監督指導,也是鼓舞鼓勁,有效推動了當地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各職能部門也在參與中掌握基層問題、在協商中解決實際困難。
隨著一個個貧困村由后隊變前隊,廣東美麗鄉村建設一年比一年成效顯著,如期出色完成了決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硬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光彩,為全面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了基礎。
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
省政協民主監督調研組表示,當前我省最大的短板仍是農村,最大的潛力和空間也是農村。面向“十四五”,仍需要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抓重點、抓要害、抓關鍵、抓落實。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和農村人居環境反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觀察
協商式民主監督的力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創造和重要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三年來,聚焦“推進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落實”這一中心工作,省政協持續開展大規模、多層次、全覆蓋的協商式民主監督。這既是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我省政協組織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一次新嘗試新探索。
從沿海到山區,從田間地頭到特色園區……三級政協聯動開展民主監督,督出了聲勢,督出了實效,切實拓展了民主監督的廣度和深度,為廣東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了磅礴的政協力量。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廣東協商式民主監督依然大有可為。
南方日報記者 胡良光 通訊員 張佳屏 吳明宇 鄭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