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說廣東2020|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推進,清遠連樟村的扶貧產業越發紅火,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南方日報記者 吳明 攝

        年度案例

        深圳助力毛南族整族脫貧

        “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并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

        殷殷期望、諄諄囑托如春風化雨沁入人們心田,八桂大地一片生機盎然。

        綠樹掩映,青磚白縫,一幢幢嶄新樓房依山而建。“現在的房子住起來很舒服,又安全。”站在兩層洋房的陽臺上,當地居民譚江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18年以前,譚江匯的房子還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破舊木屋,精準扶貧讓他住上了現在的兩層洋樓。

        譚江匯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出行爬坡上坎,石頭縫里種糧食”,曾是環江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6年,按照粵桂東西部扶貧協作安排,相隔千里的深圳市福田區與環江縣結為“對子”,攜手探索對口扶貧協作新路。脫貧攻堅以來,毛南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2019年底,環江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如今,走進環江的村村寨寨,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91歲的毛南族老人50多年不曾下山,易地搬遷的新居建好后,干部群眾將老人抬出大山,老人第一次坐上小汽車,有了第一張身份證;大山里教學點、師資、設備都比較薄弱,深圳陸續投入財政幫扶資金8000余萬元,援建幼兒園、小學等項目,改善72個毛南族聚居村的教育配套,解決了4500名學生就學問題,實現毛南族貧困學生零輟學。

        為助力毛南族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穩定增收,自2016年以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選定桑蠶、香豬、油茶等作為特色產業,累計向4083戶毛南族貧困戶發放3600萬元獎補資金和8600萬元小額信貸資金。

        深圳扶貧干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鄒春林介紹,在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的牽線搭橋下,2019年4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與深圳市華威世通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年產2000萬臺智能終端產品項目,一期已投資1.2億元,年實現產值2500萬元,招聘員工31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85人,全部達產后,可帶動就業3000人以上。

        “三年多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329.4萬元,實施幫扶項目30個、受益貧困村76個。”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說,未來,福田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助力廣西環江人民加速奔向美好新生活。

        嶺南荔枝逆境旺銷

        戴上草帽、拎著剪刀,茂名高州市東岸鎮禮垌村村民譚統華開始了一天的勞作。譚統華2020年有2000多棵荔枝樹掛果,產量約30萬斤,是種荔枝27年以來比較豐產的一年。

        “荔枝是比較早上市的水果品種,2020年是荔枝大年,卻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交通不暢、消費不旺,荔枝怎么賣?”起初,看到滿樹的荔枝,譚統華很難高興起來。

        在政府一系列助“荔”舉措的幫助下,他與相熟的采購商訂下合同,整園賣出,實現了增收。“政府工作‘做到家’,宣傳做得好,荔枝才賣出了好價錢。”荔枝行情高開穩走,譚統華干活更帶勁。

        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的種植面積、產量均居中國各省區市之首,占世界三分之一以上,擁有掛綠、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逾百個優良品種。

        面對挑戰,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4月7日,全省部署2020年“12221”荔枝市場營銷行動;4月20日,2020廣東荔枝“12221”市場營銷暨廣東國際網絡荔枝節啟動;5月20日,第四屆中國荔枝產業大會舉辦……一系列全省行動有序展開。

        廣東列出一張全省荔枝地圖,劃分荔枝營銷五個戰區,一系列細化措施層層落實:營銷啟動會、直播推介、產銷對接、認養定制、絲路行、北上活動……從過去“單打獨斗”到現在“并肩作戰”,整合資源下的荔枝營銷,聲勢更加浩大。

        “這個荔枝口感很好,飽滿多汁,酸甜度適中。”2020年5月10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完成了自己首場“直播帶貨”,累計168萬名觀眾在線“圍觀”,短短半小時內賣出2萬公斤荔枝。

        2020年以來,全省共推出包括網絡直通車、采購商會客室、網紅直播、產地直播在內的直播超過100場,專業采購商線上觀看達到200多萬人次,全網在線觀看人數超過3億人次,有效帶動荔枝銷售。

        2020年5月20日,世界首架荔枝主題飛機“廣東荔枝號”首航,“廣東荔枝”高鐵專列從廣州南站首發……一場場圍繞廣東荔枝的推介活動打響品牌,讓廣東荔枝享譽全球、深入人心。

        面對疫情挑戰,廣東從荔枝“小切口”推動產業大變化,做優做強廣東荔枝品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幅脫貧攻堅、富民興農的美“荔”圖景在廣東大地上展開。

        脫貧戶評上全國先進

        在清遠英德連樟村村民陸奕和家中,整齊排放著一座獎杯、一個獎牌和一本榮譽證書,陸奕和時常擦拭,以此激勵自己繼續勤勞奔康。

        去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陸奕和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感謝黨和國家的政策,讓我有機會依靠雙手脫貧奔小康。”陸奕和說。

        陸奕和曾是村中一名貧困戶,家中六口人,三個孩子還在上學,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父親又年邁體弱。陸奕和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勞動力,一邊要照顧家里人,一邊還要賺錢養家,僅靠種幾畝稻谷和打散工,根本無法應對,時常向親戚借錢過日子。這名中年的漢子也因為貧窮和家庭壓力逐漸變得內向、自卑。

        轉機始于2016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陸奕和也在思考,如何依靠國家政策,盡快擺脫貧困。在扶貧工作隊與鎮村干部的幫助下,他先后參加過養雞和種植麻竹筍、蔬菜、水果等培訓班,還成功考到電工證。這些經歷讓陸奕和開始對脫貧有了底氣。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遠連樟村時,走進陸奕和家,與他交談脫貧之計。“是總書記的溫暖關懷,讓我找到了脫貧方向,堅定了脫貧信心。”在這之后,陸奕和在脫貧奔康路上邁開了更大的步子。

        在扶貧政策幫助下,陸奕和通過財政貼息貸款,包下了60多畝竹山種植麻竹筍,與朋友合伙開益腎子育苗場,如今近3畝的園區內培育著超2萬株益腎子幼苗,長勢喜人,成為陸奕和又一致富“法寶”。

        在村委會推薦下,陸奕和還在連樟村鄉村振興學院當保安,每天工作8小時。下班之余,還得打理好自家承包的竹筍、益腎子育苗場,成為村中的“大忙人”。“勤勞才能致富。不好好干,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總書記。”陸奕和說。

        最讓陸奕和感到自豪的是,2019年,他的二女兒和小兒子都考上了大學。陸奕和說,眼下的首要目標是努力賺錢供老二老三讀完大學。他算了一筆賬:“現在有項目保底分紅,麻竹筍、腎益子產業,再加上保安工作,各項收入加起來年收入近15萬元。完全供得起小孩讀書。”這個曾經不茍言笑的漢子如今變得自信起來。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陳詠懷 李沁 謝慶裕 徐峰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