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六論認真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努力開創惠州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惠州日報評論員
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出專門部署,強調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拎衣要拎衣領子,牽牛要牽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離不開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尤其離不開經濟體制改革這個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用的關鍵招數。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惠州發展,專門出臺文件,支持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我們要堅決扛起歷史使命,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持續完善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優化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更好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確保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就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一視同仁支持各類企業規范協同發展,推動國企民企互促共進。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支持國有企業更好擔當作為,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進一步完善現代公司治理,提高主業意識、增強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下大力氣提升專業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做大規模、做強技術、做優品牌,建設更多一流企業;健全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機制,落實各項惠企政策,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困難;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
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就要狠抓開源節流,把有限財力用在“刀刃”上,集中財力辦大事保民生。要落實好中央及省各項財稅改革舉措,確保能迅速接得住;做好項目謀劃,爭取更多項目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等支持范圍;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事求是辦好民生實事;發揮金融穩企業作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制造業力度;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更好服務保障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力發展耐心資本,用好用活產業基金,助力精準招商和優質企業發展。
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就要強化人才支撐。?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扎實推進“十萬人才大招引”專項行動,加強與高校院所對接合作,柔性引進更多一流科研團隊和高端人才;完善科研任務“揭榜掛帥”制度,健全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打通人才交流通道;加快高企培育,培育壯大更多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一流企業留人;加快兩個“大科學裝置”、東江實驗室等建設,以一流科研平臺聚集更多創新資源和高端人才;發揮惠州比較優勢,支持民營企業人才招引,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厚植人力資本優勢。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切實用好用活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只手”,努力打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市場體系,不斷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筑牢惠州經濟行穩致遠堅實根基,塑造惠州高質量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