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四論認真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努力開創惠州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四論認真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努力開創惠州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惠州日報評論員

        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就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專門部署,強調要建立健全新產業、新技術跟蹤研究和落地轉化機制,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新的支柱。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所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創造的新賽道、新機遇涌現,一批代表新產業新模式的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經濟總量已突破6000億元,正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惠州,能否搶占產業變革的先機,能否盡早跨入廣東省GDP萬億城市之列,一個關鍵就要看能否做好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出新的支柱、新的動能。

        眼下,人工智能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搶占人工智能產業制高點。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成立工作專班系統謀劃、跟進落實;加快惠東綠色智算中心建設,對接大灣區市場,構建以人工智能算力為主的綠色算力集群;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在生產制造、教育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深度應用,建設一批數字化標桿企業,積極發展培育工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

        低空經濟是一片新藍海。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加快發展低空經濟;葜莸涂战洕a業配套較為完善,可利用空域廣闊。要聚焦低空飛行器整機和傳感器、電池、攝像頭等零部件研發制造,培育壯大一批先進制造企業;著力發展低空經濟生產性服務業,建設一批工藝設計、適配適航、系統驗證等中試平臺,帶動低空設備租售、飛行服務、數字交易等發展;支持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大力發展低空交通物流、旅游體驗、植保、救援等業態,打造“天空智城”。

        惠州是海洋大市,向海圖新、向海圖強,打造海洋強市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大力發展藍色經濟。要積極探索深海資源開采利用,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等產業,高水平發展臨海工業;規范沙灘、岸線、海島、海域管理,高水平發展濱海旅游業;推動惠州港由產業港向產業港、貿易港并重轉型,加快發展大宗商品貿易、保稅物流、保稅加油等業務;全鏈條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推進漁業種源保護和產業化應用,打造大灣區漁業種質創新高地。

        新質生產力代表著生產力質的躍遷,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時代新征程上,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機遇,前瞻性地及早謀劃布局,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競爭力,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我們定能為開創惠州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筑牢堅實基礎、提供有效支撐。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