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惠州不少同學曬出自己的暑假特色作業

        運動打卡、閱讀打卡、做家務、參加社會實踐……暑假已經過半,不少同學曬出了自己的暑假特色作業,真是各有各的精彩。今年暑假是“雙減”政策實行后的第一個暑假,惠州市各學校為孩子們設計了豐富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類作業,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養。

        

      惠州市旺升學校張曉靜同學暑假參加職業體驗志愿服務活動。 由個人提供

        當家作主,學習管理家庭開支

        “買菜一共花了14元,我給了20元,還要找我6元。”暑假期間,惠州市惠城區德威江譽誠小學宴丞譯同學在媽媽陪同下,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菜,挑選豆角、西紅柿等,并與賣菜阿姨計算菜價、付錢找零。宴丞譯說,去菜市場或超市買菜、調查菜價,并統計一周家里的菜金,是他暑假特色作業中的一部分。

        惠州市惠城區德威江譽誠小學為各年級學生設計了閱讀、運動、勞動、練字、數感等暑假綜合實踐特色作業。該校教務處負責人陳保儀告訴記者,學校設計特色暑假作業以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為目標,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探究活動中理解掌握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識。“以數學為例,生活化的實踐作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興趣及鍛煉分析、全面思考的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創新能力。”陳保儀說,學生在完成實踐作業前,需分析具體實際問題,做好相關準備,以順利完成任務。

        惠州市富民小學五年級的暑假特色作業之一是嘗試當家一周,學習管理家庭開支。“很有意思,既能鍛煉孩子的理財能力,讓她更了解錢是什么,還能通過家里的支出,了解錢來之不易,學會勤儉節約。”該校學生家長張穎非說,孩子馬上要上六年級了,學校針對各個年級設計了不同的暑假作業,很有針對性。五年級的作業包括了“我是能干小幫手”“我是安全宣傳員”“我是小小書法家”“我在觀影中成長”……內容很充實,孩子可以愉快地完成。

        勞動做家務,參加志愿服務

        暑假期間,各學校還給學生設計暑假勞動實踐作業。惠州市麥地小學嚴永怡和嚴恒怡同學是一對雙胞胎。這個暑假,他們每天幫父母做飯,洗米煮飯、洗菜、打雞蛋、切魚、炒菜、洗鍋……甚是熟練。清蒸鱸魚、蒸蝦、蒸雞蛋、炒青菜,一道道菜看起來非常有胃口。此外,他們每天還會去父母的店幫忙,跟著父母“上一天班”,整理貨架、打包廢舊紙皮箱。

        惠州市麥地小學五年級語文老師詹莎琪告訴記者,為了豐富同學們的假期生活,鍛煉大家的勞動實踐能力,該校德育處、教導處特別設計了豐富的假期勞動實踐活動,比如“陪父母上一天班”“學做一道家常菜”“去紅色基地打卡”“參加公益活動”等。“希望同學們從書本、大自然、家庭、社會中尋找真實、健康、文明、能干的自己,相信這個假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除了每天運動、做家務外,惠州市第十小學潘杰彥和潘杰鋮同學、惠州市旺升學校張曉靜同學暑假期間還參加了志愿服務活動,走進工廠體驗父母辛苦的一天。他們在工廠體驗包裝梳子,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越做越熟練,動作越來越快。“一個上午下來,手很酸痛,也體會到賺錢的辛苦。”張曉靜說。

        此外,我市不少學校的學生還選擇去圖書館、景區內參加志愿活動獻愛心。惠城區三棟鎮中心小學一(5)班趙秭涵同學當起了小小志愿者,在紅花湖參加志愿活動,維護景區秩序。她在路邊手拿“下車推行,注意安全”的小旗子,提醒騎行路過的人們注意安全。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學四(7)班和二(7)班的賴錦嵐、賴錦泰兩姐弟去惠州慈云圖書館做志愿者,充實暑假生活。

        運動畫畫唱歌,生活豐富多彩

        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惠陽區淡水石橋小學許沐森同學制定暑期運動計劃,每日1分鐘跳繩(3組)、原地深蹲跳30秒(3組)、開合跳30個(2組)以及跑步等。每天在小區里都能看到他運動的身影。博羅縣羅陽城郊中心學校林詩榕同學在暑假期間堅持每天跳繩。

        除了體育鍛煉外,各校還給孩子們設計了多彩藝術類實踐作業。惠州市麥地小學黃嘉婧同學說,學校為三年級的同學布置了“畫畫小能手”和“小小歌唱家”的特色作業,畫一幅日記畫、拍一張“惠州·美”的照片,學會一兩支舞蹈或器樂曲,在下學期開學之際參加學校的“麥芽小舞臺”展示才藝。惠州市水北小學余環珊同學在看視頻了解了昆蟲形象特征后,畫出一幅幅繪畫作品;還參加了科普打卡活動,進行“魔法氣球”的小實驗。

        惠州市第十六小學家長葉春容告訴記者,今年孩子的暑假作業多了許多實踐類和生活類的內容。比如每天堅持運動1個小時;每周學會做一道菜,每天干家務活;每天朗讀10分鐘,閱讀半小時。

        惠州日報記者涂堅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