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各縣(區)抓住教育整頓契機以實際行動踐行執法為民
重特色重成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啟動以來,我市各縣(區)把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作為政法隊伍作風建設的新開端,以強烈的責任擔當謀劃推進,堅持開門整頓,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訴求,牢固樹立政法干警為民理念,著眼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基礎的工作抓起,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踐行執法為民。各級政法部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履職能力建設、紀律作風建設,在努力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的同時,錘煉政法干警的為民服務意識,拉近政法干警與群眾的距離,對黨絕對忠誠,對群眾魚水情深深入內心。廣大政法干警結合各自工作職責,主動進企業、進村居、進學校、進單位,向群眾學習、向群眾求教、向群眾問策,走訪服務對象、特殊群體、困難群眾,聽取對政法工作的呼聲期盼、意見建議。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制約嚴格公正執法的堵點、影響政法隊伍建設的難點,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打破傳統觀念、傳統思維和傳統方式,集中發力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政法機關的新變化新氣象。
惠城區
推行“網格共商”一站式解決群眾愁難事
惠城區政法各單位始終將人民群眾的關切作為切入點,堅持立足職能,結合該區實際,深入開展“行走惠城,為民辦事”活動,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攻堅推進化解一批矛盾糾紛,解決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把教育整頓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
惠城區委政法委推行“網格共商”,疏通社會治理“堵點”,一站式解決群眾愁難事,提高群眾滿意度;提高掛點社區服務能力,對掛點社區建設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
惠城區公安分局建立“電詐預警勸阻制度”,成立“電詐預警勸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結合“出警巡邏即宣傳”主題,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反詐活動;深入開展“護校安園”行動,推進校園安防設施建設。
惠城區檢察院深入開展公益訴訟,全面推開“河長+檢察長”的協作機制,積極探索實踐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扎實開展“斷卡”專項行動、“無詐”專項行動,依法從嚴、從快辦理電信網絡詐騙刑事案件。
惠城區法院加大民生案件辦理力度,強化勞動工資、交通事故人身損害等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嚴厲打擊被執行人惡意逃避和抗拒執行行為,同時立足行政審判職能,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
惠城區司法局建立健全區、鎮(街)、村(居)、村民小組(社區)四級人民調解工作網絡,推動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專項活動,組織人民調解員培訓,實施“行政復議+調解”,高效化解行政爭議。
惠陽區
全面推廣“掌上警務室”“微服務”等高效工作模式
惠陽區公安分局深入開展搭建警民連心橋活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依托“一村(居)一警”工作機制,轉換角度多方面考慮,轉化服務模式,推動民生警務改革工作向縱深發展。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廣“掌上警務室”“微服務”等高效工作模式,在全區各個村(居),為駐村(居)警力創建的警民聯系微信群設置了機器人村警“陽陽”群助手服務。截至目前,為群眾解答疑惑289331次。
惠陽區檢察院牽頭與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團區委、區婦聯共同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臨界預防協作機制,構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共同體。推動“一體化”簡案快辦,提高辦案效率——牽頭與惠陽區人民法院、惠陽區公安分局、惠陽區司法局有效推動簡案快辦,加快辦案時速,促進社會矛盾糾紛高效化解。
惠陽區人民法院前置“訴前聯調”,把矛盾化解在訴前,截至目前,進入聯調案件1358件,占民商事總收案件數40%;出臺18條司法意見服務保障“六穩六保”,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從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機制、深化完善司法服務功能兩個方面梳理出6條措施,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訴訟環境和公開透明的營商環境。
惠陽區司法和信訪局依托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行政復議窗口,開展行政復議宣傳、咨詢和受理工作;組織各司法所和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做好矛盾糾紛預測預警預防工作,對重點人、重點事、重點上訪對象進行重點排查;將調解貫穿行政復議案件的始終,將行政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當地,切實解決行政糾紛,維護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
惠東縣
一系列措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惠東縣政法各單位聚焦群眾身邊事,推出了一系列“我為群眾辦實事”措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
該縣以教育整頓為契機,著力完善民生領域執法司法。縣委政法委專項制定了《2021年惠東縣夏季校園及周邊環境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建立織牢聯動網絡,健全長效機制,建設惠東平安校園。
針對群眾對“辦事難”的反映,縣公安局戶政辦證大廳和基層派出所推行延長服務時間制度,方便群眾辦證。縣司法和信訪局推出“最多跑一次”公證服務,群眾辦理結婚公證、曾用名、有(無)違法犯罪記錄公證等業務時,一次即可完成辦理。縣法院推出離婚案件送達調解書時一并送達生效證明措施,減少了當事人多次往返法院的困擾。縣檢察院專門制作了《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文書樣式,方便有關當事人參考撰寫。
對惡意欠薪事件,縣法院和縣檢察院都采取零容忍態度,縣法院對17名工人被欠薪事件,一天內高效發出支付令,堅定維護了工人權益;縣檢察院開展維護農民工權益專項行動,對本轄區拖欠勞動報酬的情況進行調查,對符合支持起訴條件的23件案件給予支持起訴。
縣公安局針對目前詐騙學生案件高發情況,積極開展“反詐騙進校園”活動,并依托“一村(居)一警”工作平臺,組織開展各類警校互動活動,提高學生防詐騙能力。
博羅縣
發揮“六治”作用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
博羅縣緊緊抓住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契機,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教育整頓的重點工作之一,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立足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具有博羅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縣委政法委充分發揮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美治“六治”作用,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努力把博羅建設成為本固基強、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博羅縣公安局在戶政、出入境、車管所、刑偵、治安、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集中推出27項便民利民措施,其中包括優化創新窗口服務方式、提供“綠色通道”便利服務、實現戶政全業務“全市通辦”、開展“上門辦”及周六延時服務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
縣司法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作用,進一步增強化解矛盾糾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引導當事人以更多方式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增強基層群眾的法治意識、滿足基層群眾的法治需求。
縣檢察院常態化開展領導包案下訪,解決群眾訴求;檢察官送法上門,對案件當事人開展釋法說理;以公開聽證方式開展司法救助,化解社會矛盾;開展公開聽證檢察宣傳周活動。
縣法院共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5場次,宣傳了禁毒、防范“校園貸”等內容,用法治力量護佑青少年健康成長;共舉辦《民法典》系列宣講活動4場次,護航群眾美好生活。
龍門縣
重點化解涉及民生利益和群眾合法訴求矛盾糾紛
龍門縣委政法委引導鄉鎮搭建鎮級矛盾糾紛化解平臺,重點化解涉及民生利益和群眾合法訴求的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78宗,成功調解164宗,調解成功率達92.13%。
龍門縣公安局在村居建立“一村(居)一黨小組”105個,有效打通各級組織共建共治網絡,深入開展為民服務暖心行動,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69件,化解矛盾糾紛77起。
龍門縣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從群眾期盼的身邊事入手,推進飲用水源地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揚塵治理、英烈保護等工作。2021年1月至5月,共受理行政公益訴訟線索80條,立案48件,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2份,民事公益訴訟線索受理4條,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件,同比有較大幅度上升。
龍門縣法院在本院專設訴前聯調工作室,推動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同時以永漢法庭訴源治理、人民調解、司法確認“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為品牌,以點帶面,深入推進訴源治理,發揮多元主體作用,聯合交警部門、派出所、婦聯等單位辦理訴前聯調案件572件,達成調解128件,調解成功率22.37%。
龍門縣司法局積極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宣傳、宣講活動,讓群眾充分了解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的要求,為接下來群眾正確申請行政復議和行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糾錯提供思想基礎;結合法治社會建設和法治政府考核,以“八五”普法開局為契機,扎實開展普法宣傳系列活動。
大亞灣區
結合工作職能強化政法服務能力
大亞灣區委政法委結合政法工作職能,強化政法服務能力,聚焦送法進基層、“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建設、“網格化”志愿服務、基層矛盾多元化解等內容,深入開展“六進·六送·六創”“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籌劃辦好“法治文化基層行”、借助基層矛盾化解專項行動“學史力行·情暖萬家”解民憂辦實事、服務零距離、清潔家園扮靚美麗鄉村(社區)等特色活動。
大亞灣區公安局著力提升辦證窗口服務能力,對符合規定的區內居住證辦理(申報居住登記項目及變更更正登記項目)、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項目及換領、補領項目)實行全區通辦,切實打破業務辦理的“區域壁壘”,全面實現街道內完成業務辦理,擴大了“家門口業務辦理”的覆蓋范圍。
大亞灣區檢察院與區婦聯緊密聯系,建立了“法育未來,灣檢同行”共建點,開展一系列送法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活動,積極向廣大群眾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預防企業違法使用童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共同為婦女、兒童提供更全面、更綜合、更有效的司法保障。
大亞灣區法院針對物業糾紛,建立非訴聯動調解機制。通過走訪小區、物業公司、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小區業主、物業公司意見建議,與區房產局召開聯席會議商討物業糾紛非訴聯動調解和訴調對接工作機制,探討源頭治理方案,充分發揮調解機制在解決物業糾紛中的優勢和作用。
大亞灣區司法局每天安排執業律師等公共法律服務人員到政務服務中心為辦事群眾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在政務服務中心周一到周六均有執業律師值班,平均每天服務10多名群眾。每周安排執業律師等公共法律服務人員到法院、房管、勞動、交警等重點部門,及時幫助群眾化解勞動爭議、物業房產、交通事故等典型性糾紛。
仲愷區
推進城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仲愷區積極推進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搭平臺、整資源、強服務等方式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建成了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人民調解、公證辦理、法律援助申請、司法鑒定指引等服務項目。群眾可以到所在轄區的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或者仲愷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實體平臺申請公共法律服務;也可通過熱線電話、網絡、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手段尋求法律服務,實現了“打造覆蓋城鄉的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的總體目標。
2018年至今,全區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797宗,調解成功770宗,辦理公證4658宗,開展法治宣傳1857次,提供法律咨詢8764宗,受理其他事項1388宗,充分發揮了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職能作用。
惠州日報記者付巨晗 特約通訊員趙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