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后人阮欽彤

      原標題:
      對話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后人阮欽彤
      將老一輩革命精神更好地發揚傳承下去

        阮欽彤。

        惠陽,是一片紅色沃土。在那個革命星火播撒全國的年代,一位巾幗女英雄,用31歲的年輕生命,在惠陽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就是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日前,記者跟隨惠陽區委黨史辦的工作人員赴廣州,對話高恬波的后人阮欽彤,回顧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了解她在革命路上,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付出的不懈努力。

        獲贊北伐軍救護隊“女將軍”

        “高奶奶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緬懷的親人!闭f起高恬波,滿頭白發、面容和藹可親的老人阮欽彤眼中滿含深情,雖然沒有見過高恬波,但從小就聽父母說起,她和爺爺阮嘯仙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事跡。

        高恬波,1898年生于當時的廣東省惠陽縣,曾入讀廣州婦孺產科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積極投身于反帝愛國運動。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高恬波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干事,成為婦女部長何香凝的得力助手。1924年7月,高恬波參加彭湃主持的廣州第一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束后,她擔任農民運動特派員,奔走于廣東花縣、順德、中山等地農村,撒播革命火種,開展農民運動。1925年冬,為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何香凝、鄧穎超等人發起組織“軍人家屬婦女救護員傳習所”,培訓北伐救護人員,高恬波親自到該所講授包扎技術。

        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高恬波擔任救護隊隊長,帶領女救護隊員隨軍北伐。8月26日,北伐軍第四軍6個團猛攻汀泗橋時,軍閥吳佩孚借有利地形負隅頑抗,使北伐軍造成重大傷亡。8月26日,葉挺獨立團發動總攻,救護隊隨獨立團先鋒隊追擊,高恬波在搶救一位傷員時不幸左腿中彈,昏倒在地上,蘇醒過來后包扎好傷口,一步一步把傷員背回我方陣地。高恬波輾轉湘、鄂、贛3省之間,行程萬里。她的事跡在北伐軍中廣為流傳,官兵們稱贊她是北伐軍救護隊的“女將軍”。

        壯烈犧牲年僅31歲

        大革命失敗后,高恬波按照黨的要求轉移到農村堅持革命。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她回到廣州,組織領導婦女救護傷員。廣州起義失敗后,她被黨派到江西省委,除了做婦女工作外,還兼任秘密交通、會計、庶務等工作,來往于南昌、贛州等地。

        1929年12月,由于叛徒出賣,高恬波不幸被反動派逮捕。在獄中無論是巧言誘惑還是嚴刑拷打,她都始終橫眉冷對、守口如瓶,以錚錚鐵骨書寫赤誠初心,最終在敵人的殘酷折磨下壯烈犧牲,年僅31歲。她的革命伴侶中共歷史上第一位“審計長”、“廣東農民運動四大領袖之一”、第三屆廣州農講所主任——阮嘯仙聽到噩耗后,揮筆寫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以表達對最親密戰友、愛人的深切悼念。

        阮嘯仙于1935年3月在指揮部隊突圍時壯烈犧牲,終年37歲。這對“紅色伴侶”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的忠誠,用年輕的生命守護著共產主義信仰,他們的精神終將化作不朽的豐碑矗立在人民的心中。

        1930年1月11日,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第69期發表了《悼念我們的女戰士高恬波同志》一文,高度評價了高恬波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紅色家風永流傳

        “雖然未見過高奶奶,對于她生平的點滴事跡也只能通過父母的回憶和史料記載了解,但我們始終把她和爺爺的事跡作為榜樣,教導子孫要時刻牢記先輩們為了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精神。”阮欽彤是一名普通工人退休。懂事起,他就始終記著自己身上流淌著烈士的血脈,時刻銘記著高恬波、阮嘯仙“勤儉忠厚、淡泊名利”的遺志以及父親“自力更生”的囑托,立志要像高恬波、阮嘯仙那樣做一個信念堅定、忠誠擔當、勇于奉獻的人!跋M麄兊氖论E和精神能鼓勵更多人,將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更好地發揚傳承下去!

        “兒子很好地繼承了他們的遺志,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學習、刻苦工作,多次受到上級表彰。”講起兒子,阮欽彤眼神中充滿了驕傲。他的兒子繼承了阮嘯仙曾經的事業,是一名光榮的國家審計人。

        “我們傳承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比顨J彤說,那是一顆愛黨愛國愛家的赤誠之心、是為人正直的人格魅力、是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是先輩用一生光輝歲月鑄就的紅色家風。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顏海資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