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羅浮山會議的歷史意義和影響再評析
博羅縣社科聯“紅色羅浮”項目課題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廣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廣東地方黨史是中共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共產黨人在廣東這片熱土上英勇奮斗的光輝紀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賡續紅色血脈、激揚我們發揚斗爭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教科書”,為我們鼓舞斗志、砥礪品格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養和文化支撐。
1945年7月召開的羅浮山會議是廣東黨組織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的會議。《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第一卷1921-1949)》指出:“羅浮山會議是廣東黨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產黨東江地方史》評價說:“這次會議,是廣東黨組織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會議在中共‘七大’團結勝利精神指引下,全面總結了抗戰初期廣東黨組織恢復和重建以來的斗爭經驗與教訓,克服了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上存在的一些不良傾向,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斗爭任務與方向,增強了團結,為迅速打開新的斗爭局面,建立強大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會議決定撤銷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和東江軍政委員會,成立中共廣東區委員會(以下簡稱“廣東區黨委”),統一領導廣東地區的黨組織、抗日民主政權和軍事工作,這對于解放華南事業具有“非常偉大的意義和作用”。
全民族抗戰時期,縱橫馳騁、浴血奮戰的東江縱隊,是開辟華南敵后戰場和堅持華南抗戰的人民抗日武裝主力部隊之一。今年12月是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人們對東縱的認識多是關于其孤懸敵后、艱苦卓絕的抗戰活動、戰績等,但對1945年7月,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簡稱“廣東省臨委”)、東江軍政委員會召開的羅浮山會議還鮮有了解或了解不多。羅浮山會議被寫入《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第一卷1921-1949)》《中國共產黨東江地方史》等權威史書,但對羅浮山會議的歷史地位和影響的評價僅有寥寥數語。在建黨百年的歷史背景下,認真梳理羅浮山會議的歷史脈絡和評價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影響,對于科學認識和準確、客觀評價羅浮山會議在廣東地方黨史上的重要地位、歷史影響和價值意義,進而深入挖掘、升華、豐富廣東地方黨史的紅色歷史文化內涵和底蘊,賡續紅色血脈,對廣東建設文化強省,激勵人們發揚斗爭精神、奮發有為、砥礪前行,具有重要的黨史價值、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羅浮山會議的歷史脈絡
(一)羅浮山會議前東江縱隊的誕生發展與廣東地方黨組織領導機構的演變
廣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之下,黨的組織一度遭到嚴重破壞。1936年抗戰前夕,黨的組織活動又重新發展起來。西安事變后,因黨鮮明的抗日主張和政策,黨在各救亡團體中起到領導作用,黨組織也得到迅速發展。“七七事變”后,黨中央派張文彬到廣東成立了廣東省委。1938年,廣東省委派曾生到惠陽成立了惠陽縣工委,著手組織武裝。這支武裝通過不斷襲擊敵人,連續取得勝利,逐漸形成了惠東寶抗日武裝。1938年10月,日軍從大亞灣登陸,侵占東江下游各縣及廣州后,中共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受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委派,在惠陽縣坪山(今屬深圳市)地區組織人民抗日武裝。同年,在惠陽縣周田村成立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39年1月1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及寶安、增城中共組織領導的人民武裝在東莞縣苦草洞整編,成立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1942年1月,根據中共南方工委的決定,在陽臺山根據地白石龍村成立廣東軍政委員會,并將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改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東江縱隊前身)。根據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先后從香港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胡繩、夏衍等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共800余人;營救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印度等國際友人103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這一歷史壯舉,名震中外,被茅盾譽為“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羅浮山沖虛觀。 資料圖片
1943年12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改編為東江縱隊。1944年7月,黨中央作出了鞏固華北、華中,發展華南的戰略部署,決定在華南建立一個堅強的戰略根據地,使華北、華中、華南三大敵后戰場相互呼應,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1945年初,東江縱隊進入羅浮山,2月,東江縱隊擴編,共9200余人。
1945年5月,東江縱隊挺進羅浮山,開辟羅浮山抗日根據地,司令部設在沖虛觀。
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進行大小戰斗1400余次,殲滅日偽軍6000余人,建立了總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0萬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有2500余名指戰員犧牲。東江縱隊獨立發展壯大為擁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裝力量,其開辟的華南敵后戰場成為“敵后三大戰場”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八路軍、新四軍并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二)羅浮山會議的基本情況
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頹敗之勢逐漸顯現。在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后,黨中央決定成立廣東區黨委,統一領導廣東的武裝斗爭,并要求東江縱隊派部隊北上,中央派部隊南下,在粵北贛南一帶會合,建立五嶺根據地。為了貫徹黨的七大精神和黨中央要求東縱派部隊北上會合的指示,中共廣東省臨委于1945年7月6日-22日,在羅浮山沖虛觀召開干部擴大會議,即羅浮山會議。會議由廣東省臨委書記、東江軍政委員會主任尹林平主持,參加人員有曾生、王作堯、楊康華、黃康、林鏘云、饒彰風、梁威林、譚天度、謝鶴籌、杜襟南等30多人。
羅浮山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和研究貫徹黨的七大決議和黨中央六月十六日的指示,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教訓,部署進軍粵北、開辟五嶺根據地以及成立新的統一的廣東黨組織的領導機關等。會議分為7個議程,內容涵蓋政治、軍事、戰略、組織、根據地建設發展等方面。
會議根據中共中央(1945)3月6日指示精神,將廣東省臨委及東江軍政委員會合并成立中共廣東區委員會,統一領導廣東地區的黨組織、抗日民主政權和軍事工作。
會議決定由東江縱隊司令部負責研究指導全省軍事工作,東江縱隊政治部負責指導全省軍隊的政治工作;成立與健全各地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江南、后東、西江、北江地委,中區與南路合并;江北地區暫由區黨委直接領導,等條件成熟時成立地委;建立進退有據的戰略基地,擴大解放區,擴大主力軍,派出主力部隊迅速北上,打開始興、南雄、仁化、曲江、樂昌、乳源的局面,準備協同配合南下支隊開辟五嶺根據地;大力發展黨員,鞏固民主政權,積極領導人民自發武裝斗爭,發展華南民主運動,爭取中間勢力,孤立反動勢力等。7月22日,尹林平作了《為創造強大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而斗爭》的總結報告,提出了廣東黨組織在解放區、敵占區、國統區的工作任務,號召全體黨員發揚民主精神,改變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依靠人民群眾,加強團結,同心協力,建立進退有據的戰略根據地。
新成立的廣東區黨委管轄東江、粵北、粵中、西江、廣州、香港、閩西南、潮梅、南路地區的黨組織,并負責指導瓊崖特委的工作。區黨委機關設在羅浮山。廣東區黨委成立后,加強了對各地黨組織的領導,建立、健全了各地黨組織的領導機構。
羅浮山會議是廣東黨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達到空前的團結與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羅浮山會議的意義和影響
羅浮山會議明確了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的方向,為廣東和華南革命斗爭的更大勝利奠定了政治、軍事、組織、戰略堅實基礎。
(一)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七大精神的重要地方會議
黨的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極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羅浮山會議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學習貫徹黨的七大精神,將七大精神學習作為重要議題。極大激勵了東縱的各級黨員干部與軍隊指戰員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團結一致,為華南抗戰奪取最后勝利而英勇奮斗。黨的七大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羅浮山會議過程貫徹了黨的優良作風,發揚了黨內民主,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團結黨員干部和群眾奠定了政治基礎。
(二)確定了黨在華南開展民主運動的政治路線
羅浮山會議的一個重要功績是確定了華南區域黨組織的政治路線,即“大力發展黨員,擴大主力軍,鞏固民主政權,積極領導人民群眾自發性的武裝斗爭,發展華南民主運動,爭取中間勢力,孤立反動勢力”。會議還就這一政治路線的具體落實明確區分了解放區、敵占區、國統區的政治工作任務。任務的區分,為東縱的政治工作明晰了具體目標,也為華南革命斗爭的勝利和民主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三)發揚民主、增進團結、凝聚力量的重要會議
羅浮山會議充滿了民主、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曾深情地回憶當時會議所受到的教育。會議發揚了黨中央提倡的黨內民主精神,大家在這次會議上都坦誠地表露心跡。與會人員都體會到,發揚黨內民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干部,是做好工作,團結全黨,團結群眾的最重要和最好的方法。經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消除了誤會與隔膜,互相諒解,更加團結了。羅浮山會議總結了經驗,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方向,使會議開成了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為奪取廣東和華南革命斗爭的更大勝利奠定了基礎。
(四)為奪取華南革命斗爭的新勝利奠定了軍事基礎
羅浮山會議在軍事上確立了東江縱隊司令部負責研究指導全省的軍事工作,確定了擴大主力軍的軍事任務。羅浮山會議之前,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區域是以惠東寶為中心的東江流域,是與瓊崖縱隊、珠江縱隊、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韓江(潮汕、梅汕)縱隊等一起活躍于華南抗日戰爭上的勁旅。東縱政委尹林平代表廣東省臨委在會議作的《目前形勢與斗爭任務》報告中提到,當前的工作任務包含擴大軍隊,鞏固現有軍隊,提高戰斗力,準備建立主力軍,普遍組織民兵游擊隊,開展對敵戰爭。從羅浮山會議后東縱北進的后續發展,東縱主力一部轉移到粵北后,在粵贛湘邊站穩了腳跟,為壯大人民武裝軍事力量奠定了基礎。在軍事上,羅浮山會議推動了東江縱隊由東江流域的地方武裝到華南區域軍事力量的轉變。
(五)推動了根據地由東江區域向湘粵贛邊戰略拓展
羅浮山會議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貫徹黨中央指示,將華南戰略根據地從以東江為中心轉移到以湘粵贛邊為中心,建立東聯閩粵贛,西聯粵桂湘的進退有據的戰略根據地。會議部署了將東縱主力分三批北進。會后,東江縱隊和珠江縱隊都迅速做好北上出發前的準備。在抗戰即將勝利之際,中央軍委于8月11日還電令廣東區黨委要以最大主力用極大速度向北發展。為統一指揮北上部隊行動和粵贛邊區地方黨組織及部隊的領導,東縱成立由林鏘云、王作堯負責的粵北前進指揮部(“粵北指揮部”),成立由楊康華任書記的粵北黨政軍委會。從后續東縱北撤的結果來看,東縱完成了中央的指示與羅浮山會議定下的北撤決議。華南區域的根據地中心實現了由東江流域向湘粵贛邊的轉移。
(六)黨在華南打開戰略新局面的轉折點
羅浮山會議的任務是確立東縱主力分批北上與八路軍南下支隊配合,實現開辟湘粵贛邊根據地的戰略部署。東江縱隊先后分三批人北上,最后一批于8月15日從博羅橫河出發,8月26日到達始興縣清化地區的隘子與風度大隊會合。同一天,南下支隊抵達南雄的北鄉,兩地之間相距一日路程。而八路軍南下支隊進入南雄后,因找不到中共地方組織和東江縱隊接應人員,東縱北上部隊又在幾十里以外的地方,故也未能與中共廣東區黨組織取得電訊聯系,南北會師沒有實現。南下支隊即奉令往贛南撤退。加之,時局形勢急劇變化,日本投降后,國民黨軍大批涌向東江解放區,合圍態勢正在形成,企圖消滅東江縱隊。由于當時通訊手段落后及粵北黨組織活動薄弱、缺乏情報支持等原因,沒能與八路軍南下支隊聯系上,但東縱事實上成功地實現了一部戰略轉移。羅浮山會議后東江縱隊的使命,從原先的抗擊日軍,至北撤湘粵贛邊擴大解放區、擴大主力軍,發展華南民主運動,抗擊外敵,并制止內戰。
(七)在廣東地方黨組織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羅浮山會議主要任務之一是成立廣東區黨委,統一領導廣東地區的黨組織、抗日民主政權和軍事工作。羅浮山會議決定成立與健全各地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江南、后東、西江、北江地委,中區與南路合并,江北地區暫由區黨委直接領導,待條件成熟時成立地委。會議確定成立的廣東區黨委是抗戰后期黨領導的區域最廣、黨員人數最多的地方黨組織之一。這為會議后東縱貫徹黨中央的指示建立五嶺戰略根據地,使我軍在南方有一個堅強的黨政組織支撐,也為解放戰爭乃至新中國的成立,華南地區的黨政組織建設奠定了強有力的組織基礎。
羅浮山會議后東縱的戰略北移
以羅浮山會議為標志,前期是東縱在本地發展壯大,后期是向北發展,北進后繼續發展成粵贛湘邊縱隊。后來,東縱雖沒有聯絡上南下部隊,但到粵北后逐漸站穩腳跟。在粵北的仁化、南雄、始興、和平、連平和江西省的大庾、信豐、龍南、定南、虔南以及湖南省的汝城等十多個縣,獨立自主地建立了進退有據的戰略性根據地——粵贛湘邊根據地,也為以后解放戰爭中粵贛湘邊縱隊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1946年6月,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東江縱隊主力北撤山東煙臺,1947年8月以東縱北撤部隊為基礎組建了兩廣縱隊。留下的部分武裝骨干在原地繼續堅持斗爭,發展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為解放大軍進軍廣州、解放廣東鋪平道路。1949年9月,粵贛湘邊縱隊迎接解放大軍南下,與兩廣縱隊匯合,為解放廣東全境作出重要貢獻。
羅浮山會議勝利閉幕后,羅浮山會議產生的廣東區委及東縱領導人,或隨人民解放軍南北征戰,為人民軍隊和國防事業貢獻力量,或先后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或擔負國家交通部門及外事僑務工作有關領導,或耕耘在南粵教育文化戰線擔任領導職務等。他們從南粵的戰火中成長成熟起來,為人民軍隊和國防事業建設、為廣東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文化事業建設、外事僑務和統一戰線工作作出了新的貢獻。
羅浮山會議是廣東黨的建設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它以貫徹落實黨的七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確定了黨在華南的政治、軍事、組織路線和根據地建設策略,為開創華南革命事業新局面奠定了堅實的政治、軍事基礎,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統一領導機構和組織保障而永載史冊。
課題組成員:趙碧波 陳耀洪 邱宇林 鄧仕勇 曾慶香 陳驍鵬 羅銳 周海濤
本文系2023年博羅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紅色羅浮——以羅浮山會議(1945)為主線以紀實文學形式較系統梳理表現羅浮山紅色文化故事(事件與脈絡、人物與故事、價值與意義)”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