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西街道是千年府城文化所在地,也是惠城區唯一沒有鄉村的街道,城市黨建的打造有其必然性和必須性。舉“黨建引領”之綱,張“基層治理”之目。為打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社區居民的“最后一公里”,結合惠城區“黨員回家、服務萬家”工程,橋西街道近千名“回家”服務的黨員凝聚合力,通過“四融合”(網格黨建參與精細化管理相融合、常態化活動與特色活動相融合、“普惠”服務與精準幫扶相融合、社區“獨奏”和社會“合唱”相融合)治理服務模式,以黃田崗社區黨委、綠湖新邨黨支部為試點,聯建聯動,強組織、解民憂、暖民心,探索城市社區“紅色服務+精細治理+暖民活動”治理新模式。
管理融在網格里
3個年久失修涼亭煥然一新
去年,橋西街道黨工委推出“紅家園 微服務”網格精細化治理,在優化網格的基礎上,將“黨員回家、服務萬家”機制深入實施到群眾家門口,探索升級社區網格化管理3.0模式。
綠湖新邨小區黨支部就將精細化治理網格員納入兼職委員,將“回家”報到黨員黨小組納入,并任組長為支部兼職委員,實現“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三級架構,還將紅色惠民驛站建在居民家門口。
“綠湖新邨有3個涼亭年久失修,頂部多處破損、立柱油漆脫落,我們平時在這里乘涼很不方便。這段時間通過紅色網格,黨員、物業和網格員多次實地溝通協調,破舊涼亭終于煥然一新。這雖然是小事,但是總得有人帶頭使勁去做才能成。”住在綠湖新邨的居民王瑞新邊說邊豎起大拇指,為這支惠民團隊點贊。
群眾關切無小事,網格治理更精準。綠湖新邨網格員、黨員樓棟長通過不定期巡查,及時掌握小區動態,將發現的電梯頻繁故障、鄰里矛盾糾紛和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上報物業及職能部門,緊密聯合矛盾調處志愿隊伍調查協調,積極推動“回家黨員”常態化參與治理行動,共同將服務群眾做細做實,織好有效網格。
服務融于需求中
分類分項開展特色志愿活動
黨建重服務,志愿暖居民。綠湖新邨“黨員回家、服務萬家”紅色驛站以精準服務居民為出發點,圍繞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學習實踐科學理論等內容,常態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同時,注重收集居民需求,分類分項開展特色志愿者活動。
正值暑假,黃田崗社區黨委、綠湖新邨“回家”服務的黨員、綠湖新邨宣傳志愿隊伍聯合職能機構,在綠湖新邨小區開展免費義診和中西藥文化知識普及、為老人愛心義剪、垃圾分類護環境、引導兒童走向戶外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使廣大居民積極參與、享受服務、樂在其中,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幫扶融到家門口
為特困群體送“愿”上門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工作,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推動“普惠”服務與精準幫扶相融合,黃田崗社區黨委、綠湖新邨黨支部組織黨員“回家”開展“點亮群眾微心愿”活動。“回家黨員”積極認領“微心愿”,走進特困群體家中送“愿”上門,實現黨員對群眾有效幫扶,切實把溫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讓社區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康同學是黃田崗社區低保戶,今年考上大學,“微心愿”是希望得到一個旅行箱。當“回家黨員”沈威將旅行箱贈與他時,康同學激動地說:“沒想到心愿那么快實現了。感謝叔叔送給我的旅行箱,我很開心。我會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學校和社會。”
群眾融進活動中
社區治理由“獨唱”變“大合唱”
“陳書記,最近小區要是有活動,你要在微信群通知大伙兒參加。”每次聽到居民劉湘婷懇切的語氣,綠湖新邨黨支部書記陳麗芬都十分開心,黨員“回家”活動切切實實為群眾謀福利,以惠民給力的行動在“圈粉”。
陳麗芬說:“自從報到黨員‘回家’以來,我們小區活動、服務和治理都上了一個新臺階。以前都是自個兒,現在是大伙兒!”
黨建聚合力,活動凝人心,共創大家園。黃田崗社區黨委、惠城區橋西街道社會組織聯合會聯合綠湖新邨物業管理公司,把開展“粽葉飄香迎端午,幸福和諧鄰里情”主題活動和“拒絕高空拋物,做守法文明人”拒絕高空拋物宣傳活動聯動起來,設計多元環節,帶動群眾參與互動,讓社區治理由“獨唱”變“大合唱”,杜絕“干部在干,群眾在看”的情況出現。
陳麗芬說,接下來將以城市黨建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將基層黨組織帶動作用與物業服務有機結合,創建平安幸福品質小區,提升居民幸福感,讓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畫好黨群同心圓。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李翔鶴 通訊員江秋婷 梁貝雯 黃乙迅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