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蘆洲74歲老支書守護烈士墓60余年

        

      原標題:

        蘆洲74歲老支書守護烈士墓60余年

        “哪怕烈士墓遷走,我也會叫后人繼續祭掃,弘揚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在惠城區蘆洲鎮蘆村村一個青翠的小山坡上,安葬著一座烈士墓,墓碑上方是一個醒目的紅色五角星,碑上刻著“潘浪溪之墓”五個紅色大字。墓主人是1948年在與敵軍作戰時犧牲的戰士潘浪溪,犧牲時20余歲,被就地安葬在蘆村村老支書黃振威家的果園旁。

        經考證,潘浪溪烈士是廣州從化人,因多年來找不到烈士家屬,其墓地一直由黃振威和家人祭掃,其間隨同黃家的祖墳歷經兩次遷移、修葺,單獨立碑。黃振威從兒時起就崇拜烈士、祭掃烈士墓,如今已是74歲的老人,其60多年來堅持祭掃、管理烈士墓的事跡在當地傳為美談。

        清明節前夕,惠州日報記者隨同惠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徐述一行來到蘆洲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見到了這位令人敬佩的蘆村村老支書黃振威,聽他講述潘浪溪烈士墓的由來,并在老人的帶領下一起前往烈士墓祭掃,敬獻鮮花緬懷烈士。


      惠城區和蘆洲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黃振威老人一起合影。

        革命烈士事跡

        殲敵時受傷犧牲,被安葬在蘆村

        黃振威老人雖已是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鑠思路清晰,對潘浪溪烈士的事跡更是記憶猶新。

        黃振威說,聽其父輩講述,1948年粵贛湘邊縱隊一支部隊追擊敵人至博羅石壩時,與國民黨部相遇,并發生激烈戰斗。取得勝利后,當時年僅20多歲的戰士潘浪溪腹部受重傷。石壩與蘆村隔東江相望,由于部隊要繼續追擊敵人,途經蘆村村時,部隊派人用擔架將潘浪溪抬至當時的蘆村村農會,委托農會組織進行救治。不幸的是,因傷勢過重,潘浪溪第二天光榮犧牲。后由村農會買棺入殮,將烈士遺體安葬在蘆村東江邊黃振威家的果園旁。

        “我還記得,1956年我上小學時,清明節老師帶我們去祭拜潘浪溪烈士,跟我們講述了烈士的英勇事跡,加上我父親他們老一輩的口口相傳,印象很深,心里對烈士非常崇敬。”黃振威還清晰地記得,兒時所見的烈士墓用木牌立碑,其上刻有墨水字樣“潘浪溪之墓”,安葬地周圍還有多處黃家先祖的墓葬。

        自此,每年祭拜先祖時,黃振威便會帶著晚輩一起為烈士墓祭掃。由于墓地鄰近東江,1959年暴雨沖垮了土堤,烈士墓的墓碑被沖毀,黃振威家人想辦法將墳頭重新修好。


      黃振威向潘浪溪烈士敬獻鮮花。

        烈士墓經風雨

        隨黃家祖墳兩次遷移,修葺管理完好

        黃振威說,潘浪溪烈士墓隨其家族墓地一起經過了兩次遷移。1978年,村民響應政府號召開荒,當時黃家墓地所在的河灘也在開荒范圍。由于找不到潘浪溪烈士的后人,黃振威和家人在遷祖墳時,便將烈士遺骸重新收殮,與家族墓葬一起遷至山上。

        “當時我老婆還到處打聽潘浪溪烈士是哪里人,有沒有后人,但都沒打聽到。”黃振威回憶說,1992年重修家族墓地時,又連同烈士墓一起遷至現在的安葬地,重新修墓立碑。

        “革命烈士犧牲生命為我們創造了和平美好的生活,我們為他修墓立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這又算得了什么?”老人樸實的話語中透露的滿是對革命先輩的尊崇,這一份沉甸甸的心意令聽者肅然起敬。


      惠城區和蘆洲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黃振威老人一起向潘浪溪烈士敬獻鮮花。

        核實烈士身份

        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感謝黃振威老人一家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革命先輩為新中國成立而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跡,一直被后人銘記。

        2021年8月,惠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排查零散烈士墓時,蘆洲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張日紅等人從蘆村村干部了解到潘浪溪烈士墓,遂逐級上報。惠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高度重視,迅速調查核實烈士身份,并去現場勘察墓地和祭掃。

        經查閱惠州和周邊地區烈士名冊,了解粵贛湘邊縱隊歷史和相關戰斗歷程,發現廣州從化區有一名烈士潘浪溪與蘆村的潘浪溪烈士同名,后經從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確認,這兩名烈士是同一人。

        據悉,潘浪溪烈士沒有直系后代,但有一位80多歲高齡的弟媳,以及幾名侄子等健在。至此,烈士的身份得以明確。

        4月1日上午,在蘆洲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徐述代表惠城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對黃振威老人一家出資修葺、堅持祭掃烈士墓的行為深表感謝,表示接下來計劃將潘浪溪烈士墓遷移至蘆洲鎮富星革命烈士墓安葬,由政府集中管理、定期祭掃。

        “哪怕以后烈士墓遷走,我也會叫后人繼續祭掃,弘揚傳承紅色革命精神。”黃振威說。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朱金贊

      編輯:溫燕暉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