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門縣麻榨鎮東埔村邊的增江河中,有一個沖積島,名叫大派洲,也被當地人稱為“仙島”。雖然在中國的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只有150畝的小島,但這里卻是一個值得我們永遠敬仰的地方,因為,它曾經是葉劍英元帥與革命前輩張民達烈士進行地下革命活動并開墾耕種過的革命圣地。
據黨史部門考究,1921年冬國民革命軍師長張民達和時任國民革命軍軍官教導團團長的葉劍英,在警衛連連長廖雪安(麻榨鎮東埔村人)、軍需處處長廖球(麻榨鎮東埔村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麻榨鎮東埔村。當發現四面環水,鳳景秀麗、土地肥沃的大派洲島時,張民達和葉劍英當即將該島建為國民革命軍后勤補給基地,并在島內修建了一棟兩層磚木結構樓房和種下260棵荔枝等。為更好地掩護這一后勤補給革命基地,張民達、葉劍英將仙島后勤補給基地取名為“仙島公司”,葉劍英還親自在樓房門額上書寫了“南廬”二字。
“仙島”后勤補給基地建成后不久,張民達和葉劍英率領部隊繼續作戰,該后勤補給基地則交由廖球管理,其收入全部匯入組織用作革命經費。1925年2月,在擊敗陳炯明后休整期間,張民達、葉劍英二人還騎馬回島視察基地生產情況,并在“南廬”小住了一段時期。
在革命思想影響下,麻榨鎮全鎮人民革命積極性大大提高。在抗戰時期就建立了龍門縣第一個共產黨支部,發展共產黨員并開展武裝斗爭,為增(城)龍(門)從(化)博(羅)的東江縱隊第三支隊的武裝斗爭取得最后勝利作出了貢獻。麻榨鎮及東埔村被省市確認為革命老區。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