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的一場大營救,讓惠州這幢客家圍屋被世人知曉…

      原標題:

        年內修繕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香港秘密大營救接轉站榴兆樓啟動修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記者日前獲悉,惠陽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香港秘密大營救接轉站——客家圍屋榴兆樓的修繕工程已經動工建設,預計年底可完成初步整體修繕工程。另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碧滟樓也將于近期進行修繕。

        

      榴兆樓修繕工程進展順利。

        榴兆樓因大營救被世人知曉

        榴兆樓是秋長茶園村老屋村民小組葉氏族人建于咸豐四年(1854年)的客家圍屋。圍屋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1482平方米,堂屋為三進,墻四周有精美壁畫,封檐板的雕刻栩栩如生。該樓為四處角樓,頂為鑊耳山墻,用于壓頂擋風,圍屋氣勢更顯不凡。

        因地處偏僻,200多年來,榴兆樓鮮有外人出入。81年前的一場大營救,讓這幢隱沒山間的客家圍屋被世人知曉。

        1941年,香港被日軍占領,滯留香港的許多知名愛國文化人和民主人士急需轉移到后方。經過考察,榴兆樓成為其中一條線路的接待站之一。這次香港秘密大營救中,有數百名文化人、民主人士和其他人士以榴兆樓為接轉站,順利撤往內地,包括茅盾、胡風、張友漁等文化名人。

        經歷香港秘密大營救事件后,榴兆樓又回歸平靜。20世紀八九十年代,居住在榴兆樓的人陸續外遷,直到2010年最后一戶居民遷離,這幢庇護葉氏族人200多年的圍屋此后再無人居住,僅作為家族祠堂使用。

        200多年的日曬雨淋,讓這幢傳統磚木結構的古建筑逐漸破敗。當地村民雖定期對其修補,但不是長久之計。2019年4月19日,榴兆樓正式列入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惠陽區對外招標,啟動修繕前期勘察工作。

        “修舊如舊”實現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

        今年惠陽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活化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完成碧滟樓、榴兆樓等歷史建筑的修繕工程,明確了榴兆樓修繕工程的目標和方向。

        “我在圍屋住了10多年,很有感情,看著它慢慢破敗,心里不是滋味。”茶園村村民葉春城的童年幾乎都在這幢圍屋內度過,得知圍屋正在修繕,他每天都過來看,盼著圍屋能早日修繕好。

        “經過前期細致勘察,在摸清楚榴兆樓存在的問題后,我們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圍屋進行整體修繕!闭诂F場查看施工進度的工程勘察設計項目有關負責人謝忠旗告訴記者,經排查,圍屋存在瓦面坍塌嚴重、部分墻體坍塌等現象。接下來將替換損壞的瓦面、木質構件,修復墻體和裂痕,并根據建筑布局,進行三合土地面施工,力求達到消除文物現存病患,保證文物真實性、完整性,確保圍屋“修舊如舊”。

        “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可初步完成整體修繕工作!被蓐枀^文廣旅體局文化遺產保護和資源開發股股長楊欣說,修繕后能保證文物本體堅固性,改善視覺效果,有效實現對文物保護、科學傳承以及今后的活化利用。

        一直以來,惠陽區以傳承傳統文化、賡續歷史文脈為目標,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多措并舉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和修繕工作力度,多渠道爭取資金,對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保護單位開展保護和修繕,統籌做好保護、管理、運用各項工作,讓文物“活起來”、讓文脈“傳下去”。

        今年內,惠陽還將對另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碧滟樓進行修繕,目前籌備工作已經完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黃尉宏

      編輯:溫燕暉
      上一篇:

      指導單位: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惠州市委網信辦 主辦單位:惠州日報社